有親,昨晚開啟了新加坡自由行。問我有什么建議的,當我知道她將入住新加坡實龍崗路一帶的酒店時,我說,去小印度玩玩吧,我已寫過小文(異域風情之小印度)。她說,已在行程的計劃里。那么多走幾步,到武吉士一帶去感受別樣的風情吧。
朋友你若是住得稍遠些,可以在武吉士地鐵站下車。
新加坡雖然很小,卻也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國家。甘榜格南街,是以生長在沼澤地周圍的樹木Gelam樹命名的。每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誕辰在這里舉行街頭慶?;顒?,來自島國各地的伊斯蘭教徒齊集,十分隆重,這里還是新加坡穆斯林的聚居區。
著名的蘇丹回教堂,建于18世紀初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
我不是教徒,但是喜歡仰望那金黃色的巨大圓頂,圓頂上星月直刺云霄。高聳的宣禮塔,塔頂尖尖朝上,屋檐都是一排排直指藍天的尖峰,還有很多小塔和小涼亭。
我也喜歡看祈禱堂,感受那份肅穆和虔誠。進入內部需要脫鞋,如果著裝不宜,那么在門口套上他們民族的服飾,即可進入。
有時間段才開放的,所以看不到教徒在做禱告。寬敞的主殿,有鮮麗的地毯,卻沒有神像,聽說回教徒只拜圣城麥加的方向。
我和老公嘀咕著,那紅色的墻面是否新近又重刷的?特別的艷。雖是故地重游,卻也是滿心的喜歡。
挺拔的格楠樹,彩色的建筑,阿拉伯街兩邊還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服飾店、眾多的咖啡館、古董商店,隨便逛逛也很愜意。若喜歡血拼的,波斯地毯、阿拉伯香精,是否有你感到值得的?
通常到了這里,人們還會去一條小巷-哈芝巷。
真的是一條小巷,不長,卻很文藝。歐式小房子,店鋪主要以服裝和餐廳為主,很有特色。除去閑逛外,建筑的創意涂鴉和墻繪,使得人們很是喜歡在此拍照。
好多的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創意街區,貌似我們也到達過幾處。聽說,這條小巷曾經只是一條空蕩的老舊街道而已,是新加坡本土設計師和年輕創業者的進駐才使這條舊巷重獲新生。
朋友,你若對馬來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緊鄰蘇丹回教堂的馬來傳統文化館去看看。那年我們是看過馬來傳統文化館再看清真寺,但今年我們去的那日,不知何故文化館沒有開放。
眾所周知,華人占了新加坡的絕大多數,牛車水是新加坡華人移民最早聚集的地方?,F在的牛車水盡管紅燈高掛,滿眼方塊字,很有中國味,卻早已變成了繁華的商業街。想帶手信,在那里定然不會讓你失望。那天,我們一家四口在牛車水大廈吃過貓山王榴櫣后,又在那用過午餐。你若想上平價米其林品質的餐廳,上那兒即可找到。
隔幾天,我們倆又去了牛車水。驚喜的發現,那個巴剎(菜場),蔬菜種類多,黃鱔、海鰻、牛蛙,能做中國菜的,在其他巴剎都不曾見到,畢竟是牛車水!
新加坡更多的景點在我們前五次行程記錄過,所以只是把這次走過(大多是重游)的地方作一小結。歷時一個月的新加坡之行已經結束,我們從新加坡去了越南,年前回到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