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理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投資行為,購買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的客戶需承擔投資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購買一只理財產品,便意味著愿意承擔相應的風險。理財產品的相關風險主要包括:
(二)信用風險
理財產品的投資如果與某個企業或機構的信用相關,比如購買企業發行的債券、投資企業信托貸款等,理財產品就需要承擔企業相應的信用風險,如果這個企業發生違約、破產等情況,理財產品投資會蒙受損失。
(三)流動性風險
某些理財產品期限較長或投資于難于及時變現的金融產品,在理財產品存續期間,投資者在急用資金時可能面臨無法提前贖回理財資金的風險或面臨按照不利的市場價格變現所致的虧損風險。為了能夠減小流動性風險的影響,投資者可以進行資產配置,將一部分閑置資金投資于隨時可以贖回的高流動性產品,以免用錢時不能夠及時贖回。此外,需要關注的是,現金管理類產品有巨額贖回的條款限制,一旦客戶集中贖回達到一定比例,銀行有權利拒絕或延期處理。
案例:李先生2009年1月購買某款一年期銀行理財產品50萬元,沒有仔細了解說明書中的“存續期不可贖回條款”,在6月份突然急需用錢,才知道這款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是不一樣的,中途資金不能被取出,這種情況下的風險便是流動性風險。
(四)通貨膨脹風險
由于理財產品收益是以貨幣的形式來支付的,在通貨膨脹時期,貨幣的購買力下降,理財產品到期后的實際收益下降,這將給理財產品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損失的大小與投資期內通貨膨脹的程度有關。
(五)政策風險
受金融監管政策以及理財市場相關法規政策影響,理財產品的投資、償還等可能不能正常進行,這將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甚至理財產品本金損失。
(六)操作管理風險
銀行是理財產品的受托人,其管理、處分理財產品資金的水平,以及其是否勤勉盡職,直接影響理財產品投資的理財收益的實現。
(七)信息傳遞風險
商業銀行將根據理財產品說明書的約定,向投資者發布理財產品的信息公告,如估值、產品到期收益率等。若因通訊故障、系統故障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投資者無法及時了解理財產品信息,這可能影響理財產品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從而影響理財產品收益的實現。
(八)不可抗力風險
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將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可能影響理財產品的受理、投資、償還等的正常進行,甚至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甚至本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