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文字/香襲書卷
當日歷翻到了七月,一年的一半就已經過去了。下半年從七月的第一天開始,炎熱的夏日里,讀一本好書是最愜意的事情。一本好書就如一粒種子,在我們目光定格的一瞬間,就種在了我們的心田。
有一次,路過懸崖峭壁的公路,抬頭看山體上的植物,有蔥蘢的大樹,有石縫里長出的野草。與身邊的友人說:“這些小草很神奇,在石縫里都能爬出來長成一種景觀”。朋友說:“我們在課本中讀過的《種子的力量》,就是對生命力的描寫。”
“你見過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嗎?它為著向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命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如何狹,它總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里鉆,它的芽往上面挺,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果也被掀翻,一粒種子力量之大如此。
沒有一個人將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確世界無比。這種力是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量就要顯現,上面的石塊絲毫不足以阻擋它,因為這是一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標不止的力。
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的種子絕不會悲觀,嘆氣,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煉。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帶著斗志而來的草才是堅毅的草,也只有這種草,才可以對那些在玻璃棚中養育的盆花笑。”
一粒種子是渺小的,而它長出的植物卻美麗了世界。一本書或者對于我們漫長的歲月不算什么,但是那些通過書本種植與心間的種子,在未來的生命歷程中,就會如小草一樣,漫山遍野的生長,滋養我們的生命。
習慣在隨手能觸及的地方放上一本書,或許只是短暫的幾分鐘,文字都會在時間的縫隙里潛入。炎熱的午后,是慵懶的。農民們也會歇晌,工人們也會放高溫假,孩子們更是在七月的暑期里快樂的成長。而此時,最適合一本書陪伴夏日的漫長。
喜歡讀一些散文體的文字,在某一個午后遇到王開嶺的一篇散文《爬滿心墻的薔薇》,他說:“多年來,我已習慣于將《金薔薇》擱在枕邊,就像孩子總是把最愛的糖果安排得觸手可以才行。睡覺前隨意翻開某頁,無論內心曾多么浮躁,悶熱,這時你都會安靜下來,連室內的空氣都變得像書中森林里的那樣:流暢,清澈,濕潤,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薄荷的靜,霧的漣漪,綠的香味。。。,它有益于你的精神,你的呼吸,你的肺,有益于身心健康。”
如果,我們用書本在心靈的空間種植各種花香綠意,那么四季的風景里都有別樣的美麗。在我們遇到困惑的時候,也會因為這些神秘的精神領地,而讓自己通透豁達。世界如錦心如梭,有一個什么樣的心境就會織就什么樣的人生。貧瘠的心靈會荒蕪很多天地,豐盈的精神會創造出許多不同的高度。
七月里,剛才還晴空萬里的天氣,瞬間就烏云密布。人生的際遇也會像這變幻莫測的天氣,時有順意,時有逆境。能讓我們在人世間風雨不驚的走完全程,也許七月下午這一本書,會帶給我們哪怕是一點點小小的驚喜。
有人問什么時候開始最合適,答案是此時。那就從現在開始,讀一本好書,種一粒種子,讓我們的心墻上開滿薔薇,讓我們有能力如破土而出的種子。只要充滿力量,就會綠意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