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柒柒
疫情發生到現在,我們國內的情況漸漸好轉。在這場突發事件當中,醫護工作者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內心充滿感激的同時,想借此機會跟大家聊聊。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疫情沒有爆發時,各大網絡平臺爆出一則,關于北京醫生被患者家屬砍傷的新聞。當時這條新聞被爆出來之后,熱度持續不減。
讓我想起
當初,在市醫院實習。我們護理部主任跟代教老師告訴我們:“面對患者,一定要保持微笑,這是我們護士最基本的禮儀。跟患者講話,要有禮貌。不要頂撞,或者呵斥。”可能是擔心我們做出格的事情,還講了個故事說:“前不久,急診科室一護士正在配液體,門外突然闖進一個病人家屬。罵罵咧咧的朝著她的腿就踹了過去,護士當場腓骨骨折。調查之后,才知道,原來那個家屬患者,因為自己媳婦兒生病,感到焦慮。診室沒看到醫生,就問護士。可醫生護士都去查房,就留下這一個值班的。她剛好在忙,沒聽到對方喊人。于是,這病人家屬急眼了,沖動下做了不理智的事情。”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跟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溝通。
其實,當時我挺為這位護士感到不平的。
我當過護士。所以,我知道護士是很忙的。除去單間,每一個病房至少要住3到6個人。一個班:值班護士,倒班護士,正常班護士,加起來也不過6個人。可如果病房滿員,一個科室要住幾十個病人。也就是說,每個護士要護理3-10個病人,甚至更多。且,每個護士都有不同的職責。有的專門負責量體溫,接送病人;有的專門負責遵醫囑做治療;有的負責輸液,配液體。上班后,幫別人把床單被套換完之后,就開始挨著病房輸液。往往扎完第一部液體,先開始的病人就要換第二部液體了。還有的患者,中間要做別的治療。護士,一旦上班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尤其是上午,工作量真的超級大。如果不用心,很容易出了紕漏。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你們的本職工作。對此,我不否認。”但我想說的是:患者可不可以對醫護人員多一些理解跟包容呢?你喊了一次,她沒有聽到。那你就再喊一次。我相信,只要你肯,對方總能聽到你的訴求。何苦要用這么極端的方式?
當然,這些負面的消息只代表著少數人。
通過這次新冠,無論是從新聞,快手,還是抖音以及各網絡平臺。目前為止,我看到的都是一些好的,正能量的,令人感動的事情。
也希望,醫患關系能借這一次的事件有所改善。我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醫患和諧相處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