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父親·羊·我

濟寧文學

「濟寧作家原創作品 文學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父親·羊·我


作者:陳 宇


每次回老家,總少不了帶著孩子在家鄉的山上湖邊游逛。告訴他這里是我當年爬樹捉蟬的地方,那里是我下河游泳捉魚的地方,這里曾經有一棵高大的刺槐樹,那里有一片荷香四溢的荷花塘……孩子津津有味地聽著,眼神里充滿了無限的向往。三十多年過去了,這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風貌,在我心里只留下模糊的影像,淡淡的回憶……

孩子玩累了,坐在山上一棵樹下的石板上。這里能看見煙波浩渺的微山湖,能看見星羅棋布的村莊,還能看見藍藍的天,白白的云……孩子靜靜地坐在那里欣賞,一臉享受的模樣。忽然,孩子指著天上的云,歡快地對我說:“爸爸,你看那一朵朵的云,像不像一群群的羊呀?”我抬起頭,凝望著天空。真的,云或聚或散,像一群,像幾只,老羊,小羊,或立,或臥,或低頭吃草,或昂頭急奔……哦,羊,白羊,你勾起了我難以割舍的牧羊情喲……

買  羊

促使父親下定決心買羊的念頭,是在看到鄰居得意洋洋拿著賣羊的二百多塊錢在別人面前炫耀的時候。

二百多塊錢,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農村不能說是巨款,那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我記得那時我們村里有人在外面打工,干很重的活一個月還掙不了一百塊錢呢,你說一下子賣羊得那么多錢能沒有誘惑力嗎?

我家是我們村里出了名的窮戶。父親行二,大爺和叔叔早已分家獨住,癱瘓在床的爺爺一直由我們照顧。父親是有名的孝子,照顧爺爺無微不至,幾乎有的錢都給爺爺看病了。直到爺爺奶奶過世,我家最后也就落得下三間草屋。隨后村里實行了包產到戶的政策,我們一家七口人才分到了不到二畝的田地,每年種地連吃的都不夠。幸而后來微山湖水上運輸業發展起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村背后有山,面前是湖,還有一個不大的港口。村里把山劃給每家每戶,憑著開山鑿石,我們家才勉勉強強吃得上飯。可伴隨著我們姐弟五人的年齡越來越大,不說吃飯的問題,單一個上學的學費就讓父母傷透了腦筋。漸漸地姐姐哥哥先后輟學,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來補貼家用。但盡管如此,我們家也沒見有多大的改觀,仍舊時時入不敷出。

父親對姐姐哥哥的輟學是痛苦的,我見他的眼光里常有難言的悲戚。父親沒有文化。爺爺倒是粗通文字,但也是種種原因沒有教會父親認字。也許是一輩子的愧疚吧,爺爺總是告誡父親不能再讓孩子們當“睜眼瞎”了,無論如何后代也要出幾個文化人。眼看著孩子們一個個無法上學,爺爺的遺愿也要化作泡影,你說父親的內心能不痛苦嗎?所以當有人再提起“上學有什么用?還不如讓他們下來都干活”時,待人溫和的父親竟然和人爭執得面紅耳赤。我清楚的記得那一年我上初二,因為學費交不上,我流露出不想上學的想法,被父親第一次拿著棍子狠狠揍了一頓……興許,有文化,才能出人頭地,才會有出息,在他心里是劃等號的,至于老人什么遺愿不遺愿的,似乎并不重要。父親那個時代受過不少人的白眼,樸素的爭口氣的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當他敏銳地嗅察到羊能賣錢,能在關鍵時刻解決學費危機的時候,就下定了決心買幾只羊來喂。

但就像有人說的一樣,理想是美感的,現實卻是骨感的。買羊,父親也經歷了痛苦的過程。畢竟,買幾只羊的成本是不低的。吃飯已然都是精打細算,買羊的“閑錢”不知從何而來。除了再節衣縮食,父親只能拼命開山賣石頭。盡管如此,也未見得存下幾個錢。好在父親是個樂觀的人。他說,幾個買不起,我們可以先買一只母羊,慢慢讓它生小羊,一次下兩三個,幾年就能成一群了。這時他的眼里閃爍著喜悅的光芒,沉浸在自己設想的美妙憧憬里。看到這一幕,總能讓我想起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故事。但父親這次沒再猶豫,這一年的春天,他決定了去買羊。

不知道為什么,父親沒有買鄰居家的羊。或許是嫌貴,或許是覺得認識的人講價磨不開面子,或許是覺得羊的品種不好……反正這一年是父親帶著我到臨鎮一年一度的大廟會上買的羊。

記得那一天比較熱,我穿了一件白色的確良褂子跟著父親就出門了。已是農歷的四月初八,正是要收麥子的季節。趕會的人特別多,用摩肩接踵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我那時已經十歲,跟隨父親幾乎也要拽著他的衣服在人群里擠來擠去,生怕一個不小心把父親跟丟了。好不容易擠到專賣牲口的地方,累地我已是張口氣喘。父親沒有停歇,仔細搜尋自己中意的目標。我對買賣不感興趣,只是機械地跟著他一步步向前走,眼睛不時搜索著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父親停住了腳,站在了一個老人和三只羊前。

從來沒見過這么漂亮的山羊吔!我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贊嘆。清一色的白毛,沒有一根雜色的,感覺像緞子一樣,摸起來肯定滑溜溜的。兩個大眼,長長的睫毛,還有聳立的山羊角,飄逸的山羊胡……更奇特的是每只羊的下頜兩邊各長有一個下垂的肉疙瘩,隨著頭的擺動這兩個肉瘤飄來蕩去,別提多美妙了!

父親顯然也被它們吸引住了,干脆蹲下來和賣羊的老頭攀談起來。原來這三只羊是娘仨,老母羊肚子微微隆起已懷孕,兩只小羊也有四五個月大,一公一母。本來父親非常鐘意老母羊,但一問價格至少要一百多,只好打消了念頭,轉而和老頭討論起小母羊的價格來。也不知道父親和老頭糾纏了多久,反正我都看出老頭已經很不耐煩了,也才終于商定了價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父親模著那只小母羊,眼神里盡是慈祥。也許是母女離別的悲情,老母羊和小羊一直“咩咩”哀鳴,弄得我心里也莫名地哀傷起來。父親趕緊牽起羊,拉著我一起擠進擁擠的人流。雖然看不到老羊了,但它的悲鳴仍在耳邊縈繞……

走出好大一段路父親才停下來。這次趕會的目的除了買羊以外,還要順帶捎些農具等一應雜物。父親為了買羊耗費了大量時間,其它東西一點還沒購置,帶著我再牽著羊顯然已是累贅。父親讓我牽著羊,告訴我一直往前走,到前面人少的十字路口等他,他買好東西就去和我們會合。我眨巴眨巴眼,一臉的不情愿。來趕會我還沒逛呢,還沒撈到看有獅子老虎的馬戲團呢,還沒碰碰運氣套一套圈呢,還沒嘗一口涼嗖嗖的老冰棍兒呢,還……父親看出了我臉上的神色,笑著答應給我買好吃的,還有我愛看的小人書。這一下我高興了,狠命地點點頭,拉起羊向目的地走去。

時候已是正午,太陽這會兒特別刺眼。人更多了,這時候我才體會到什么叫“人潮洶涌”。根本就看不到前方到底有什么,更不知道前方有多遠,我只是拼了命地在人縫中鉆來鉆去,有時候人過去了,羊卻擠在了后邊,差一點拴羊的繩子就脫手了。我嚇了一跳,萬一把羊擠丟了,把父親的希望擠沒了,他還打不死我?怎么辦呢?正當我一籌莫展時,忽然發現人群中一個小孩兒騎在大人的肩上從眼前飄然擠過,哦,這是個好辦法!我一拍腦袋,來不及細想(根本就忘了穿白褂子的事了),一哈腰就把小羊抱在了懷里。這下你跑不了了吧!我暗暗得意。

不知道是因為自己的聰明打動了自己,還是父親的許諾帶來的動力,抱上了羊我身上瞬間充滿了能量。忘了劈頭蓋臉的汗了,也忘了口干舌燥的渴了,更忘了疲憊不堪的腿了,反正此時的我正像在河里游泳的健將,一個猛子扎進人流,用左右雙肩撥開橫在眼前的人群,晃開膀子左沖右突,橫沖直撞地向前方奔去。嘈雜的耳邊不時傳來陣陣訓斥聲,還有婦女的尖叫聲,小孩的哭鬧聲。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因為我。但也顧不了那么多了,我就覺得什么也阻擋不了我前進的腳步,就知道一往無前地向前方沖去……

不知道為什么,此時懷中的小羊一聲也不叫了,身子緊緊地貼著我一動不動,只有頭擺來擺去,鼻子里呼出的氣熱乎乎的,噴到我臉上癢酥酥的。大熱天抱著一件活的羊皮襖在大街的人流中沒命狂奔,嗓子眼都冒煙了,白褂子也早濕透了,估計這輩子也就這一次經歷。小羊雖然不重,但十歲的體力,燥熱的天氣,時時的饑渴,渾身的酸痛,我自己都詫異自己是怎樣一路殺出重圍,一腚坐在十字路口的楊樹底下牛似的喘粗氣的……

放  羊

羊買回來了,在家里享受到了至高無上的待遇。住的,是父親在堂屋西山的空地上撘的一個羊棚,上面不僅蓋了一層厚厚的麥秸,還又專門買了一塊雨花布苫上,說是防雨又保溫。吃的呢,不僅有割來的鮮嫩的青草,還有剩菜剩飯什么的家里的雞再也啄不上幾口,甚至還時不時地調劑喂上幾次“高檔”的飼料——麥麩。我猜想我家的雞這時一定羨慕嫉妒恨得要死。還有呢,父親偶爾讓我們放羊的時候一定不要牽著羊拽著它走,要跟在后面順著它走,說是怕勒到它的脖子傷了它……父親為了羊可是煞費苦心,照顧它幾乎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連我們做孩子的都有些嫉妒了。

在我們的悉心照料下,小羊漸漸忘掉了失去親人遠離家園的痛苦,慢慢地適應了新家的生活,而且還經常和我們追逐打鬧,頂角嬉戲,漸漸地和我們融為了一體。很快一年就過去了,正像父親想象的一樣,小母羊也成了媽媽,為我們帶來了兩只活潑可愛的小羊羔。

隨著羊口的增加,小羊也慢慢長大,它們日益增長的食量與家里飼料的短缺形成尖銳的矛盾,再完全靠在家里飼養就變得力不從心。怎么辦呢?這樣,需要每天出外放羊的工作就提上了日程。父親、哥哥姐姐各有各的活要干,母親還要操持家務,于是乎放羊的重任就落在我和兩個弟弟肩上。但是兩個弟弟年齡還小,上山下湖地去放羊大人也不放心。自然而然,我就成了放羊重任的不二人選。從此,我就有了人生的第一個官職——放羊倌,也在家庭中有了自己的重要位置。除了上好學,照管好羊是我另外最要緊的一件工作。

初擔重任,內心不免忐忑。怎樣處理好上學與放羊之間的矛盾這個難題就擺在了我的面前,著實讓我費了一番腦子。那時我正上小學,星期六、星期天沒問題,最怕的是周一到周五,有空的時間也就下午三點半放學以后,作業少還好說,萬一作業多就麻煩了。好在我小時候夠勤奮,在學習上很是認真努力,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也并沒有太難。平時的作業一般情況下在學校就能完成了,實在完成不了晚上再加會兒班也沒什么問題(那時候家里也沒電視什么的,分不了心)。然后放了學就去放羊,在放羊的間隙捎帶著割草,羊吃飽了我也割滿了一大籃子草,足夠它們明天一上午吃的。這樣的生活,一直伴隨著我度過了整個小學階段。

其實照顧羊是很辛苦的,每天幾乎過得都很緊張。上一天學本來就挺累的,然后放了學就去放羊,跟著羊再跑幾個小時,一直到天黑才能回到家吃飯(我們這里的習慣是吃兩頓飯,下午三四點是吃晚飯的時候),要再有作業……但不知道為什么現在想起來那些年的時光卻總是快樂的。也許有一份事做,心里有個牽掛,能給家里分憂解難,就會真的感覺快樂幸福吧。試想一想,每天上完課,第一個搶先跨出教室,一溜小跑奔回家,書包一放,咕咚咕咚灌上一氣涼水,順手拿起一個饅頭,挎上籃子,著急忙慌地趕著羊出門……不必說別的,就是腦補腦補這一副畫面也別提多有一番情趣了,更不用說放羊時還有太多的趣味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我們這個地方環境不錯,背山面水。山不高,但樹木叢生,荒草也蔥蘢;水不深,但水面廣闊,岸邊水草也豐美:這些都是適合放羊的好條件。我們家住在村子的中央,上山下湖的距離差不多,都不太遠,去哪里放羊完全看我的心情。當然了,季節的不同,草的榮枯也影響選擇路線的不同。還有呢,就是埋藏在我心里的一些小秘密也促使我選擇去哪里放羊。羊是不會在乎去哪里吃草的,在意的可能是牧羊人。

每天放羊幾乎形成了固定路線,羊也養成了習慣。出了門,只要讓它們往右轉,它們就知道下湖,往左轉,就知道上山。根本就不用我吆喝,它們就自覺前行,一直到達目的地,別提多懂事了。(后來我們哥幾個沒法再放羊的時候,父母也沒空放它們,有時候羊自己頂開門,順著熟悉的路線出去自我放牧,吃飽了就回來,別提多神奇了。但缺乏了我們的監督,羊有時候啃了人家的莊稼,被人家找上門來,便少不了父母的訓斥甚至踢打,它們還委屈地“咩咩”直叫,想起來可笑又心酸。)

到達了目的地,羊們自由自在地吃草,我就提著籃子到處割草。湖邊水草茂盛,一籃子很快就能割好,到山上就困難些,成片的嫩草并不好找,有時還需要爬樹折些槐樹葉補充。干完了這些基本就沒事做了,那時也沒有學習的想法,腦子里只想著怎么玩來打發無聊的時光。在湖邊,最喜歡夏天放羊,因為可以下河游泳,還可以摸魚抓蝦,甚至可以掐荷花打蓮蓬;在山上,喜歡夏秋季節,因為可以爬樹捉蟬,還可以采刺莓摘野車厘,更是可以擼酸棗解饞。有時口渴了,也拔過人家的水蘿卜解渴;餓了,也“偷“扒過人家紅薯烤著吃……(自然,村里人淳樸,小孩子干這些是不算”偷“的)不僅這些,而且放羊還練就了我一身的好本領。每天跟著羊不停地跋山涉水,大大鍛煉了我的腳力耐力(小學參加運動會跑個1500米一點也不費力);爬樹更是不在話下,什么槐樹梧桐樹,鞋一脫,哧溜哧溜往上爬,比猴子還利索;為了防止羊亂跑,還練就了一個精準投擲小石塊的絕活,30米20米的,朝著目標一砸一個準兒(要生在古代,那可是一個合格的好士兵);在湖邊打水漂,一片小石頭我能給它打出一二十個水花來……當然了,很多的事情是不能跟父母說的,怕他們知道了又免不了一頓責罵,要不怎么說好多都屬于我的小秘密呢。有時候玩累了,就躺在湖邊的草地上,或者山上樹下的石板上歇息。沐著風,吹著自在的口哨,悠然地看著天上飄過的白云,天邊飛過的小鳥……總之,那時的放羊生活帶給我無窮無盡的樂趣,給我貧苦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一絲絲的甜意,至今都令我回味無窮。

可惜后來我上初中了,到離家十里的鄰村上學,每天還要住校。再也不能和羊們朝夕相伴了,再也不能日日與它們嬉戲玩鬧了,再也不能天天爬山玩水了……唯有周六周日才能和它們相聚,有時學習緊張了周日還要補課,我們變得聚少離多。每當回到家看到羊興奮地圍著我“咩咩“地叫,內心總有莫名的傷感。好在弟弟們也已經長大,接過我放羊的交接棒,繼續我從前的工作,照顧羊們一茬又一茬地順利成長。

賣  羊

時間一天天過去,在我們精心呵護下,羊漸漸地由一只到三只又到六只八只,逐漸形成了一個人丁興旺的大家庭,真的成一群羊了!每每站到羊圈前,盯著眼前這一只只歡蹦亂跳、逐漸膘肥體壯的羊們,父親的眉眼便綻開了花。但羊們又怎能想到,這卻是它們“悲劇”的開始,畢竟父親養它們的目的并不是給我們找活干讓我們找樂子的,他并沒有忘了喂羊的初衷。

這一天終于來了。又到了該交學費的時節,也是當時這一代父輩最難熬的一段歲月。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當時的農村還普遍貧窮落后。那個時候我們村里還很少有出外謀生的,要么守著家里的一畝三分地,要么就是開開山賣賣石頭、石子賺點錢,能買得起拖拉機、水泥船跑運輸的那得是有錢的人家。一般的家庭都有四五個孩子,掙的錢能夠得上一家老小吃喝等基本開銷就不錯了,其它再有開支就會捉襟見肘。而那時小學的學費一學期至少是七八十元了,初中一二百塊錢,高中怎么著也要三五百,更不要說還有上學的其它花銷。所以,家里要是不寬裕再有幾個學生上學真的可以“傾家蕩產”了。你說集中起來交一筆不菲的學費能不讓大人們頭疼欲裂、痛苦不已么?要不那時的孩子輟學的特別多,不是不愿上,而是真的負擔不起。我和三弟都有過學費交不上不愿去上學,然后在家里呆了幾個月補交上去了才能繼續求學的經歷。我最痛苦的回憶就是每次交學費時父親的唉聲嘆氣聲,然后看見他走東家串西家,把東拼西湊出來的學費遞到我們手里的情形。想起來,那時要不好好讀書真的是天理難容!而今年,父親卻一改往日的頹喪,兩眼灼灼,透出自信的光芒。很明顯,因為有了依托。

該來的終會來到,我們的命運都會改變。這一天風和日麗,陽光燦爛。父親把高聲吆喝的買羊販子招進家門,開始買賣交易。買羊的大都是附近村莊的賣肉屠戶,也有一些專做販羊生意的外地人。父親往往不愿賣給我們當地的屠戶,一方面在價格上他們總是斤斤計較,另一方面可能父親也不愿意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羊被送上斷頭臺吧。所以他更愿意把羊賣給外地人,眼不見為凈,多少減輕一點賣羊的愧疚。交易開始,買羊的兩只手抓起羊一掂,再用手往羊身上一摸,放下,然后就和父親開始談價格。他們都是老手,幾斤幾兩肥瘦輕重在這一掂一摸之間早就了然于胸,大約值多少錢該給多少他們更心知肚明。羊的行情一般大家都知道,再加上他們是外地人,所以價格也不敢壓太低,往往給出一個價格,父親再加上一些基本也就成交了,沒有太多的爭執。這個七十,那個八十,那個八十五……羊販子一邊點羊,一邊點鈔票,一共五只羊,三百八十五塊錢。父親接過錢,數了數,轉身交給站在一旁的我,然后不再言語,默默地幫助羊販子往車上裝羊。

顯然,羊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要離開這個家,知道要離開自己的親人父母,知道自己要踏上未知的旅程。但他們不愿意離開呀,所以只有掙扎,只有退縮,只有嘶鳴,甚至老母羊奮不顧身地不停去頂羊販子,試圖阻止他去抓自己的孩子。但一切都是徒勞的,羊的命運該就如此。看到這一切,我的淚禁不住唰唰直流。朝夕相處了幾載,我早已把它們當做了自己的親人,有誰又能忍受得了親人的生離死別呢?這時感覺天上的太陽也已黯淡失色,陰云聚攏。我再也看不下去,踉踉蹌蹌跑進屋去,趴在床上嚎啕大哭起來,耳邊始終縈繞著羊們凄厲的叫聲……

賣羊后的最初幾日,老羊似乎更老了,沒有精神,吃食也少,時不時低聲哀鳴。兩只小羊也少了往日的歡躍,默默地守候在老羊身旁。我們一家人也很沉默,不敢弄出太大的聲響,生怕驚擾了這脆弱的母子仨,能做的唯有把最好的食料喂給它們。

但一切都過去了,命運就是這樣,不賣羊我們就無法繼續學業,不賣羊我們就無法補貼家用,羊的使命就是犧牲自己幫助我們。羊走了,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但這一幕遠沒有結束,這樣的“悲劇”還會繼續上演。每隔一段時間父親還會在需要的時候賣掉幾只羊,甚至老羊。但我再也沒有在賣羊的時候站在跟前過,第一次已經讓我刻骨銘心,我再也不忍心看到那一幕在眼前重現。

失  羊

第一次賣羊后,羊群的規模就很少超過七八只了,更多的時候是三五只,有時甚至更少。父親除了為我們積攢學費,有時其它應急時也賣上一兩只。再后來我上了高中,兩個弟弟也都上了初中,已經很難騰出來時間放羊了。另外進入九十年代,人們的生活漸漸好起來,我家的經濟狀況也有了改善,三間草屋也變成了瓦房,羊已不再是必需的收入來源了。所以,羊的地位在家庭中變得不再那么重要,羊少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每次回家,看到稀拉的幾個羊,總是有些莫名的傷感。母羊換了幾茬了,我已經記不起最初老羊的模樣,因為它們長得幾乎沒有什么不一樣。一樣的倒是它們繼續守候著這個貧窮的家,繼續默默地做著力所能及的貢獻。有一次聽父親說一夜大暴雨羊棚塌了,一只羊也在事故中不幸被砸死了。父親說時有些嚅囁,說完了還嘆息了許久,我自然也免不了陣陣唏噓。這時我才猛地發現,父親的腰有些佝僂了,頭發也有些花白了。哥哥姐姐這時都已經成家,對家庭的幫助有限了。四弟最終也沒有完成學業,選擇出外打工了,家里,就剩下父母苦苦支撐。一只羊可能賣不了多少錢,但多少可以補貼些點家用。羊死了,又淋了一夜的雨,天又熱,人也不敢吃,只有拉出去埋了。你說,父親能不心疼么?

后來我就上大學了,回家的次數更少了。父親得了一場大病,動了手術,出院后好像整個人垮了一樣,始終感覺病歪歪的,再也干不了重活了。每次我回去,看到父親勉強擠出的笑意,心里總是酸酸的。一向爭強好勝的父親此時好像也服了軟,不再逞強地干這干那,種好家里的兩塊地,喂好家里的兩只羊就知足了。生活雖然清苦,但最讓父親欣慰的是我和三弟都考上了大學,這是他在村里人面前炫耀的最大資本呀!這時我再看家里的兩只羊似乎也老了許多,走路慢吞吞的,只是時時依偎著……

再后來我們都工作了,都在外面有了自己的家庭。也許是工作的繁忙,也許是孩子的纏身,也許的原因種種,我們回家的次數并不多。每次回家的時候,父母的眼里都是興奮的神情,忙前忙后地張羅,好像我們都是客人一樣。尤其過年,全家上下十幾口人聚在一起,大人聊天,小孩兒嬉鬧,人聲鼎沸,其樂融融。這時的父親滿臉的笑意,默默地坐在八仙桌旁,點燃一支煙,靜靜地看著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我感覺父親像睡著了一樣,好大一會兒都沒點動靜。

一次回家的時候我習慣性地踱到羊圈旁,忽然發現沒有了熟悉的羊叫聲,羊圈也拆了,里面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柴草。我忙問母親羊呢?母親幽幽回答道:“讓你爹都賣了,說是怕你們回來嫌味大!”我不由得一驚。我們一年才回家幾趟呀,再說也沒誰說味不味的,就這樣把相處十幾年的羊賣掉,他不心疼呀?母親嘆了一口氣,說“不賣也不行呀,放羊他都追不上了,啃了人家的莊稼人家又不愿意。再說我還得給你們看孩子,就他一個人在家連他自己都伺候不好怎么再管羊?”我沉默了。是啊,父親不是不愿意留下羊,實在是身不由己呀!十幾年來,羊承載了父親多少殷切的希望,和我們家一起歷經風雨,飽經風霜,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用自己卑微的生命共同撐起了這個家,早已和我們同呼吸共命運,成為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可是當我們經濟條件變好,生活蒸蒸日上之時卻讓它們退出了家庭的舞臺,豈不可悲可嘆!我又怎能不愧疚哀傷呢……

又幾年父親過世了,還是因為老病。他走的時候很安詳,沒有留下什么遺憾。按村里人的說法父親這輩子算值了,一個窮家破院娶了四個兒媳婦,孩子們個個過得很好而且團結和睦還很孝順,這在農村是非常難得的,他還有什么閉不上眼的?

父親走了,羊也在我的記憶中漸漸模糊了,屬于他們的時代結束了!有時我就在想,父母何嘗不是我們生命中的那只羊呢?他們一輩子默默無聞,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挑吃喝,不避風雨,無私奉獻。甚至當他們老去,孩子們離開了自己,也從不索求,處之淡然。這就是我們父母,為了生活,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一味付出,不圖回報!

太陽漸漸西斜了。母親打來電話說飯快做好了,要我們馬上回家吃飯。我拉起戀戀不舍的兒子邁步下山。這時再抬起頭,發現近處的一團云看上去正像一只小羊羔跪在媽媽跟前吃奶,而遠處的云慢慢變淡了,矇眬中好像又看到父親佝僂的背影,趕著一群羊走向天邊的夕陽……



作者簡介:

陳宇,男,濟寧市微山縣兩城鎮人,1998年起從教于兩城鎮一中至今。熱愛文學創作,偶有作品發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跪乳之羊
羊是如何侵略狼的
【龍江作協】賀艷玲︱一只羊的生命
孟秀華:琴聲
民間故事:屠夫當著羊崽面宰殺母羊,當夜羊崽托夢:殺得好
李玲文||我家養羊四十年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水市| 修武县| 太仆寺旗| 永城市| 安徽省| 丰原市| 兰溪市| 阳春市| 青龙| 陕西省| 宝鸡市| 原阳县| 德庆县| 叙永县| 桦川县| 吴堡县| 如东县| 西乡县| 洛宁县| 西城区| 怀化市| 房山区| 泾阳县| 林口县| 兰溪市| 长武县| 湖南省| 岳普湖县| 饶平县| 应用必备| 黄石市| 柯坪县| 靖安县| 壤塘县| 板桥市| 连江县| 蕉岭县| 洞口县| 龙门县| 太康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