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是我們來到深圳的第三天,頭天游覽了蓮花山公園,這天又去了一次,主要是參觀深圳經濟特區紀念園。
為迎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深圳市在蓮花山公園東南角內建立一個深圳經濟特區紀念園,于2010年8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供市民了解特區歷史、開展文化活動。該紀念園采取“園中園”的建設模式,成為蓮花山公園內的一個新景點。園中以三面石壁上嵌著鑄銅浮雕的情景圖像來展現深圳改革開放重大事件,圍著三面石壁是象征著改革開放30年的30株小葉榕。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周年紀念園
紀念園內2010年9月6日胡錦濤手植樹
紀念園內三面弧形的厚重石墻上鑲嵌著鑄銅的浮雕,分別以《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走向復興》為主題,將深圳改革開放30年的重大事件在浮雕上呈現出來。
主題浮雕墻將深圳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重要人物群體、歷史事件、城市建筑等,通過具象寫實的雕塑手法表達出來,揭示出重要的“時”“事”“人”背后的深圳精神。
深圳從蛇口最初的小漁村、龍崗的客家圍屋慢慢開始建設……
1987年12月1日,深圳舉行首次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
“拓荒牛”下,各行各業的人們正在忙碌地工作……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是整個紀念園里唯一的口號。
深圳羅湖口岸,連接香港和內陸的“第一口岸”,也是深圳的對外窗口。
為深圳的建設和安寧保駕護航的人民軍隊、人民警察。
成立于1990年6月的深圳市義工聯合會,是中國內陸第一個義工團體。
沿著歷史的軸線,深圳開始了自己的文化建設。
文化發展了,運動的熱情不減,自行車、滑板、跑步、郊游……
市民體育健身運動多種多樣,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
蛇口港、國貿大廈、地王大廈、深發展等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展示深圳2003年春夏抗擊“非典”和大學生畢業時的場景。
深圳旅游業隨著城市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創匯基地。
深圳政府高度重視少年兒童教育,實施“深圳兒童健康成長計劃”,并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予以保障。
|信|江|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