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昨天真實故事的可點這里:我登錄了我媽的賬號,3天后,她和我爸的婚姻徹底死了。
跟著我,一起來看今天的故事:
01
我總記得1996年夏天的那個黃昏。
我和我姐放學回家時,發(fā)現(xiàn)飯桌上放了一大袋蘋果。
當時家里窮得叮當響,一年也吃不了幾次水果。
可想而知,我和姐姐有多高興。
可媽媽看著姐姐,欲言又止。
后來是爸爸開了口。他說,這是王伯伯送來的,他家兒子想娶萍萍。
我的心咯噔一下。
姐姐把手里的蘋果一扔,哭著說,我不嫁,你們誰吃了蘋果誰去嫁。
那一年,我姐15歲,我14歲。
02
我叫姜燕,我姐叫姜萍。
1981年,我姐出生在河南三門峽市的一個小村莊。
隔年,我來到這個世界。
三年后,我妹出生了。
接連生了三個孩子,不用猜也知道,家里想要男孩。
1988年,我弟終于來了。
爺爺奶奶得償如愿,卻也因此交了巨額罰款。
本就貧困的家更是捉襟見肘,只能勉強填飽肚子。
所以我們小時候總是盼過年,因為過年的時候,飯桌上才會有葷腥。
而我們姐弟四個從小到大,幾乎沒穿過新衣服,都是穿親戚送的,我媽縫縫補補又三年。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作為家里的長女,我姐把父母的辛苦都看在眼里,比同齡人要早熟一些。
除了搶著幫媽媽干活,她總跟我和弟弟妹妹說要努力要拼搏,以后要讓爸媽過上好日子。
而她自己從小就愛讀書。
除了心疼爸媽,這可能要從我爸媽的婚姻說起。
我爸讀了高中,在鄉(xiāng)政府給書記做秘書。而我媽目不識丁。
據(jù)說爸爸之前自己談了一個,但奶奶不同意,做主讓他娶了我媽。七八十年代,小山村里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爸不能反抗,只能接受。
他在辦公室做體面的工作,而我媽整日忙碌于田間瑣事。
我爸在我媽面前多少有點優(yōu)越感吧。
我姐漸漸也就認定了女孩子一定要讀書。
不止是為了走出山村,也為了在婚姻里有更多的話語權。
03
其實我姐從小就是個美女。
我不記得在哪看過一句話說,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美女是美而不自知的。
我瞬間覺得說的就是我姐。
她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是那種在人群中,與眾不同過目不忘的的清麗。
很多人夸她好看,她自己卻從不把容貌當回事,一門心思地埋頭學習。
記憶里,我姐從沒睡過懶覺,每天早晨五點多,她就起床背書。
晨曦伴著語文課文和英語單詞出現(xiàn),光明由薄弱變得強烈。
放學回來,除了幫媽媽做家務,其余時間她都在看書學習。
學累了,她也不出去玩,趴在那練字。
日復一日,練出了一手好字,工整娟秀,人見人夸。
她還特別自律,每天堅持鍛煉身體。
我記得中學時,家里和學校十幾分鐘的路程,我們都騎自行車往返,只有姐姐堅持步行。
她說多走路,身體好。
她是我們三個姐妹里最高的,身高165cm,身材勻稱,而且臉上的氣色特別好。
這樣漂亮的姑娘自然不缺人追,但姐姐總是笑著婉言拒絕。
老師們都很喜歡我姐。覺得她乖巧懂事,學習又用功。
有認識的老師看到我和妹妹還有弟弟,都會說,向你姐學習啊。
但也有親戚說,你姐是死讀書,那么拼命,成績也還是一般啊。
是的,我姐很努力,但必須承認有些人并沒有考試的天賦,我姐的成績只是中等水平。
所以總有一些親戚和鄰居,煽風點火說我姐不是讀書的料,就是死讀書的書呆子。
04
在那個年代的農村,還沒有九年義務教育。
很多同齡人讀到初中,就輟學出去打工。
特別是女孩子。
大人們都認為女孩是潑出去的水。要么嫁人,換一筆豐富的彩禮。要么外出打工,幫家里賺錢。
總之沒必要讀書了。
我姐長得漂亮,很多人來家里提親。
有鎮(zhèn)上的,也有縣城的。有幾個家里條件真不賴。
我爸剛開始一直拒絕。
可隨著我們漸漸長大,家里負擔越來越重,學費和生活費都拿不出來的時候,我爸多少有些動搖了。
因為拿不出學費,我爸只好去親戚家借錢。
親戚沒少勸我爸,說負擔這么重,別讓三個女兒讀書了。女孩子早晚都要嫁人,讀書也是白讀。
借錢自然要看人臉色,我爸心里不舒服。而且聽得多了,他也有點被同化了。
一天,王伯伯家兒子無意間看見我姐,很是喜歡,就讓他爸送了袋蘋果來試探口風,他想要娶我姐。
我爸覺得王伯伯知根知底,家境也殷實,就收了蘋果。
可我姐,怎么會同意!
她才十五歲,還有很多夢想沒有實現(xiàn)。
她跺著腳說,誰吃了人家的蘋果誰去嫁。
我爸忍不住笑了。
他心里還是很疼我姐的,也不舍得我姐這么早嫁人。
再加上,我媽求情,我爸只好打消了讓我姐輟學的念頭。
他把蘋果折算成錢給了王伯伯,婉言謝絕了這門親事。
05
其實我姐不僅不想嫁人,她還有很多遠大的志向。
那個年代,流行讀中專。中考時,很多同學都選擇了中專。
但姐姐不肯去,她堅持讀高中。
她說她要讀完高中讀大學,走出這個小山村。
所以吃再多苦,她都心甘情愿。
高中時,學校規(guī)定不能穿拖鞋。
可家里窮得根本買不起鞋。怎么辦呢,姐姐就穿了一條很長的褲子,蓋住鞋子和腳,這樣別人就看不出她穿的是拖鞋了。
為了省錢,她每周去學校的時候,都是從家里帶饅頭和咸菜。
因為營養(yǎng)不良,一直很瘦弱。
說起來,那時日子真的挺苦的。
為了供我們讀書,我媽除了忙地里的活,還在學校門口擺了個小攤,賣雪糕和一些零食。
我爸也在工作之外,見縫插針地想辦法賺錢。
交學費時,我們常常拿的是五毛、一塊的零錢,厚厚的一摞。
我姐每次都會躲在房間里悄悄的哭。
她總跟我們說要爭氣,要走出大山,要回報爸媽。
其實我和妹妹看到同齡人出去打工,然后可以自己買漂亮的衣服鞋子時,真的很羨慕。
甚至也有想過輟學的。
然而我和妹妹剛跟家里表達了一下這樣的意思,爸媽還沒開口,我姐就把我們叫到房間里苦口婆媳相勸。
她也就比我大一歲,不知怎么就成熟那么多。
她說,如果不讀書,以后的路會很難。吃不了讀書的苦,以后一輩子可能就生活在底層。
我們最終聽了勸。
在她的帶領下,我,三妹還有最小的弟弟,在讀書這件事上,都不敢怠慢。
06
然而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
必須承認,我們家4個孩子,都不太聰明。
別人輕易學會的東西,我們都要費很大力氣。
即便姐姐那么努力那么全力以赴,成績也只是中等水平。
第一年高考,姐姐只過了大專分數(shù)線,被錄取到三門峽一個不知名的專科。
我爸不放心,提前去看了看學校。
回來后,他說,根本不像個大學,只有幾間破房子,別去了。
他態(tài)度很堅決,姐姐拗不過他,只好選擇了復讀。
可第二年高考,姐姐還是只過了大專分數(shù)線。
而且因為志愿沒填好,沒收到任何一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姐姐很難過,哭得稀里嘩啦。
我爸多少也有些灰心,他說,我知道你盡力了,考不上也沒辦法,出去打工也一樣。
我姐一聽這話,哭得更厲害了。
她說,再給我一次機會吧。如果這次還不行,我就放棄。
我媽看得掉眼淚,她說,孩子愿意讀,就讓她讀好了。家里沒錢,我討飯也要供她。
我媽骨子里對知識是有敬仰的吧。
她吃過沒文化的苦,總希望我們能出人頭地。
我姐的堅定,我媽的支持,終是讓我爸心軟妥協(xié)了。
他說,再復讀一年,如果還考不上,就不能再讀了。
我姐再次走進了高三的課堂。
壓力可想而知。
她越來越沉默,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
學習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家也一直抱著書。
偶爾看幾眼電視,看的也是看英文版的《羅馬假日》,悄悄跟著學英語。
07
都說功夫不負有心人。
然而很遺憾,第三年高考,我姐仍然還只是考了個大專。
這一次,她認命了。
報志愿時,她選了安徽一所??圃盒5囊暪鈱W專業(yè)。
那是2001年,第一屆視光學專業(yè)開始全國招生。
大學期間,她依舊很努力,絲毫沒有松懈。
上課時間,她在學習。別人玩的時候,她在看書。
寒暑假回來,她仍然不忘研究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對吃的玩的完全不感興趣。
有次我們姐妹在被窩里聊天。我問她,姐,你天天學習不累嗎?
她說,現(xiàn)在辛苦,是為了以后不辛苦啊。
村里的夜很黑,可我覺得身邊的姐姐閃閃發(fā)亮。
也因為她這個榜樣,我和弟妹也很努力。
即便成績不理想,我和妹妹還是讀了中專,而弟弟讀了大學。
08
而事實證明,讀書這件事,是真的會讓路越走越寬的。
2004年,姐姐畢業(yè)了。
她以專業(yè)前十的成績順利進入一家外企。
更幸運的是,這家外企和合肥一家知名醫(yī)院有合作,可以作為技術支持外派到醫(yī)院。
我姐很開心,也和爸媽說了這個好消息。
可中間出了點小意外。
有同學告訴我姐,我姐可能去不了醫(yī)院了,名額被班主任的親戚頂替了。
姐姐很難過,但還是堅持去圖書館看書學習。
有天看著看著,忍不住哭了。
圖書館管理員問她怎么了,她就說了事情的原委。
姐姐大學期間常去看書學習,管理員認識她,也一直很喜歡她。
她安慰姐姐,說別擔心了,一定不會有問題的。
最后,姐姐如愿去了醫(yī)院實習。
事后姐姐才知道,那個管理員是學校校長的家屬。
她和校長說了情況,及時制止了不公平現(xiàn)象。
有人說,我姐是傻人有傻福。
可我更愿意相信是越努力,才會越幸運。
當你足夠好的時候,全世界都會幫忙。
09
這之后,我姐的人生仿佛開了掛。
剛實習的時候,我姐每天第一個去醫(yī)院,最后一個離開。
臟活累活都爭著干。
一塊實習的同學都覺得她傻,說努力也是白費力氣。
因為已經(jīng)有人提前透露消息,說那年只留男生,女生不管表現(xiàn)如何,都不會留下來。
可是,只要是金子,誰舍得丟掉呢。
實習結束,我姐因為實在表現(xiàn)太出色,被破例留在了醫(yī)院。
得知這個消息時,家里人都很高興。我姐卻很平靜。
她沒有覺得自己是端上了鐵飯碗,從此可以高枕無憂。而是要更加努力,不辜負大家的厚望。
也真的就全力以赴,從不懈怠,很快成了科室的業(yè)務骨干。
我姐在考試上沒什么天賦,但當她把那種努力拼搏的精神用在鉆研業(yè)務上,終究是有了回報。
10
是姐姐工作的第三年,科室的主任升了職,要選新的主任。
我勸姐姐試試。
可姐姐說,我肯定沒可能的,資歷太淺了。
從資歷上來說,我姐確實還太年輕。但她怎么也沒想到,科室里所有人都把票投給了她。
她成功當選了眼科主任,也是醫(yī)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
不止是因為她業(yè)務能力強,還因為她謙卑有禮,和大家相處得很好。
她總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p>
所以即便她的業(yè)務能力好,也從不驕傲。虛心和同事請教,同事有任何問題,她也會熱情幫忙。
就這樣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在業(yè)界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2008年,我姐所在的外企公司成功上市。
她是第一批員工,分了一些股份。
再后來,外企老板看我姐踏實努力,就讓她從醫(yī)院離職。
然后和我姐合伙開了一家眼鏡店。
憑著我姐的名氣和之前積攢的人氣,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第二年,又開了分店,后來分店遍布全國。
姐姐轉身做了老板,很快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
11
是的,我姐成了人生贏家。
不止是事業(yè),還有愛情。
姐夫和姐姐是高中同學,兩人高中時就暗生情愫,但到了大學才真正談起了戀愛。
姐夫家里很窮,但和我姐一樣,也是那種特別努力上進的人。
高考,他考的是本科,學的英語專業(yè)。畢業(yè)前,過了英語專八。
這些年,世界有很多風云變幻,但他們的感情從未動搖。
姐夫晚姐姐一年畢業(yè),畢業(yè)后兩人就開始商量婚事。
爸爸起初是不同意的。他嫌姐夫家里條件差,比我家還差,怕姐姐跟著吃苦。
但是我姐很堅定,爸爸也只好妥協(xié)了。
那時候,真的很窮啊。
結婚沒有房子沒有彩禮,有的只是兩顆熾熱的心,和一份熾熱的愛情。
姐姐婚后很快懷孕,生完孩子連尿不濕都買不起。
但他們從未吵過架。
后來我姐的事業(yè)越來越好,姐夫辭職幫忙,專心照顧兩個孩子。
是的,姐姐和姐夫婚后有了一兒一女。
姐夫把他們培養(yǎng)得很好,性格健全,成績優(yōu)異。
有人說,哪有男人照顧孩子的?姐夫總是笑笑說,我老婆那么辛苦,我照顧孩子怎么了?
我作證,姐夫很愛他家姜醫(yī)生。一個男人為了家愿意犧牲自己的事業(yè),不是愛又是什么呢?
而姐姐和姐夫今年在合肥,買了大平層,身價千萬。
真的很替我姐感到驕傲。
她的堅持,讓她的人生越來越遼闊。
村里之前那些對她冷嘲熱諷的人,現(xiàn)在全都換了說辭。
說我姐從小就用功,有出息也是必然的。
我姐淡然一笑。
她根本不在意這些。以前是,現(xiàn)在更是了。
她只知道自己心里有把火,要走出去,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她做到了。
并且這種努力向上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我和弟弟妹妹。
12
多年后的今天,我遠嫁湖南,經(jīng)過奮斗也已經(jīng)有房有車。
妹妹學中醫(yī),畢業(yè)后在市里開了兩家藥店,收入頗豐。
弟弟學的日語,大學畢業(yè)后,進了一家外企。
我記得我爸以前在我家的客廳掛了一幅對聯(lián),“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我姐也常對我們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那些春天的辛勤耕耘,秋天一定會碩果累累。
知識帶來的不只是財富,還有骨子里的教養(yǎng)。教會我們通達、理性、智慧,不固陋,不偏執(zhí)。
可能你和我一樣,也時常會羨慕那些天資聰穎,做什么事都不費勁的人。
但是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勤奮和專注才是最寶貴的天賦。
我姐就是很好的例子啊。
她沒有天分,甚至有點平庸,但她靠自己的努力、勤奮和踏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寫到這里,很想說對每一個正在努力的你,說一句加油。
努力真的會讓人上癮,優(yōu)秀也會成為一種習慣。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每一頁都算數(shù)。
也許你期待的結果會遲到,但從來不會辜負。
我們要做的是,靜待花開。永遠記得,星光不負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