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的出身,可以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別的不說,單單從他一家人的名字上,就能看出名堂!
據《史記》記載,漢高祖的父親叫太公,也就是劉老太公。在那個時代,只有貴族出身的人,才有名有姓的,比如項梁、項羽。這劉太公,怎么聽也不像一個正式的名字,只是因為他姓劉,又是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老頭,才被稱為劉太公的。
父親的名字這么草率了,母親的名字應該也例外不起來,《史記》里稱漢高祖的母親為劉媼。冷不丁這么一看,劉媼好像是個挺正式的名字了,可實則不然。媼這個字音同棉襖的襖,是老年婦女的意思。你看看,漢高祖的母親不但跟老伴一樣沒有正式的名字,就連姓都是隨著夫家叫的。當然了,老人家肯定是有姓的,只不過那個年代女人出嫁以后,自身的很多屬性都被淡化了。
再說說漢高祖自己,出生在這么一個普通的家庭里,又是排行老三,自然也不會搞什么特殊化了。按照《史記》記載,咱們這位漢高祖,本名是叫劉季的。這似乎也是一個正經八本的名字,可您再聽聽他兩位哥哥的名字,大哥叫劉伯,二哥叫劉仲。對嘍,古人兄弟是按照伯仲叔季來稱呼的,劉季,表示他是最小的一個兒子。
說到這里,又要拋出一個疑點了,那就是在《史記楚元王世家》的記載,說楚元王劉交,是漢高祖同母的小兄弟,這么說,好像漢高祖又不該是最小的兒子,那么為什么他不叫劉叔,讓最小的弟弟叫劉季哪?不是說好了的伯仲叔季嗎?
我們再看看《史記吳王劉濞列傳》,這里面寫的是,吳王劉濞,是高祖二哥劉仲的兒子。從好多史書的記載都可以了解到,劉仲和高祖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不假了,劉邦當了皇帝以后,曾經當著大家的面同劉老太公開玩笑說,你以前說我不喜歡生產勞動,沒有二哥有出息,你現在看看,我們哥倆誰的家業大!
有些地方,又把劉交稱為漢高祖同父異母的弟弟,在班固著的《漢書》中,《楚元王傳》里對劉交的情況略加了修改,就說說他是漢高祖的同父弟弟,推算起來,應該還是有道理的。按照《史記》中對劉仲的記載,如果劉交和漢高祖是同父同母,應該沒有必要特意交代說,劉交是劉邦的同母兄弟。如果按照《漢書》記載的話,同父同母的三個兒子里,漢高祖排行最小,叫劉季就合情合理了。
至于司馬遷為什么要說劉交是劉邦的同母小兄弟,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實際上,《史記》早期剛成書的時候,是一本禁書,就算解禁之后,那個時候的科技水平,大家也是傳閱抄書的,抄錯了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也許可以大膽的猜想一下,要是《史記》記載的沒錯,后人也沒抄錯的話,那高祖和劉交是同母的兄弟,會不會不是同父親的。但是劉交比高祖的年紀還要小,劉老太公在兒子做了皇帝以后才去世,而且高祖做了皇帝以后,擒拿了楚王韓信,就封劉交為楚王,把韓信的地盤給了劉交,要不是血肉骨親,以劉邦的一貫風格,是不大可能做出這樣事情來的。
(文章原創首發于個人公眾號:品讀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