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發進入朝歌,周朝取代商朝,姬發登上天子寶座,就是周武王。周武王做事小心謹慎啊,取代商朝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撫商國的民心。周武王下令,商國原來的百姓,還歸紂王的兒子武庚管理,因為初逢大亂,怕武庚難以掌控民心,又派自己的兩個弟弟管叔鮮和蔡叔度,一同協助武庚治理商國。
安撫好了紂王的兒子,周武王還要安定商國的民心。他下令把箕子從囚牢中釋放出來,把無辜入獄的百姓也釋放出來,把紂王聚斂在露臺的錢財糧食分發給百姓,又把比干的墳墓好生修整一番,這才撤軍回到自己的國都豐鎬。
回國以后,周武王的目光就不能局限于安撫商國了,現在自己是天子,是天下諸侯的公共領袖,如何讓天下諸侯心理平衡、服氣,就是當務之急了。經過一番思索和商討,周武王決定,還是要先安撫先古的君王,而后再論功行賞當代的功臣。
于是,神農氏的后代被封到焦國,黃帝的后代被封到祝國,堯帝的后代被封到薊國,舜帝的后代被封到陳國,大禹的后代被封到杞國。
接下來要封功臣了。姜子牙功勞最大,把他封到東方的營丘,國號為齊;四弟周公旦(周公)被封到曲阜,國號為魯;召公奭被封到燕國;三弟叔鮮被封到管國;五弟叔度被封到蔡國。上面這幾位是功勞比較大的,其余功臣也都一一得到了封賞。
該封的都封了,該賞的都賞了,周武王又召集天下諸侯,登上一處高山,遙望商國的方向,不知道在山頂之上大家聊了些什么,反正回到都城之后,周武王失眠了。當時,姜子牙等人都去封地上任了,只有周公還留在都城協助周武王處理政務,聽說兄長一夜沒睡好,趕過來探望,跟他詢問緣由。
周武王憂心忡忡的講,從前老天保佑商朝,這才有了他們幾百年的統治,現在老天不站在他們一頭,我們周國才有機會取而代之,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老天還沒有站在我們這一頭,我哪里還能睡得著啊!
要想得到上天的保佑,先要得到它的認可,我要把天下的惡人統統找出來,讓他們像紂王一樣得到懲罰;我要好好對待百姓,讓我周國的人安居樂業;我要好好處理政務,讓德行弘揚四方。總之一句話,我要讓老天看到我的誠意,愿意來保佑我周國。
哎,你看看,按照我們一般的看法,周武王伐紂成功,那天下就是他的,即使不能呼風喚雨,也應該說話好使,威風八面了,可仔細讀讀《史記》就會發現,做天子真的沒那么容易,特別是在那個天下到處是諸侯國的時期,商湯能把夏朝取而代之,周武王能把商紂王推下天子寶座,這都是前車之鑒,作為天子,作為一個有見識的天子,憂患意識還是必須具備的。
周武王是個行動派,當時的諸侯,大多分散在中原一帶,而周國偏居西部,作為天下的公共領袖國,這在地理位置上明顯是不足的,為了更好的控制天下,周武王決定要在中原的核心營建新的都城,也就是洛邑。建新都城,特別是營建這么一座有特殊意義的都城,那肯定是要花大力氣、長時間的,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
一下子能完成的事情也有,周武王下令,把周國的戰馬散放到華山之南,把牛散放到桃林的曠野,把兵器放在庫房里,解散之前組建起來的軍隊,讓大家都回家從事農業生產。
周武王這個舉動是給天下諸侯看的,你們都看好了,作為天下共主,我周國確實有比你們都要強大的軍隊,可那不是用來震懾你們的,是用來討伐商紂王的,現在事情已經辦妥,我就解散軍隊,不會再對你們造成威脅,大家可以安心了。
說到周武王安撫天下諸侯了,這里也順便講一個他同商朝貴族之間的故事。我們前面講過,商紂王在位的時候,他叔叔微子看他不會長久,就開始裝瘋,結果被囚禁起來,紂王死后,微子被釋放出來。作為前朝的貴族外加賢臣,他對于商朝滅亡的原因肯定是很清楚了,周武王就同他進行了一場對話,想從中吸取一些經驗教訓。
這場對話比較尷尬,箕子雖然看不慣紂王的作為,可商朝畢竟是自己祖先商湯一手創立的,他也不想讓祖宗輸的顏面無存,于是他對紂王亡國的原因避而不提,只是含含糊糊的講了一些國家存亡的道理。周武王也很尷尬,只好順著話題跟箕子請教了一些天道的事情。
這件事情結束以后,箕子覺得,自己不能在這里待下去了,他就帶著本家族,外加一批原商國的人向東方而去,大概有那么五千多人。本著離周國越遠越好的原則,箕子這一行人翻山越海的就來到了今天的朝鮮一帶,在此處定居下來。
當時中原的文化和技術水平,要遠超過朝鮮當地,箕子等人就在這里幫助當地人修建房屋、開墾農田,算是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箕子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