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語文伴你第462天
高考作文,你會這樣表達嗎?
1. 經常閱覽學生作文,發現“語言使用”上常見的一些病例。
一是“亂用稱謂”。高考學生,大都是年滿十八歲了,但是,在“稱謂”的使用上,往往出現幼兒化、低齡化的取向。如,還是滿紙的“解放軍叔叔”,忘記了自己也已經是“叔叔”輩了。
涉及魯迅、錢鐘書、楊絳等文壇巨匠,還有鐘南山、李蘭娟、袁隆平等科學家,有人常常以“爺爺、奶奶”稱之,不是不可,但不妥,忘記自己是成年人了。“爺爺、奶奶”的稱謂,顯得不得體、不莊重。
其實,以“先生”稱之——既禮貌又莊重。
2. 二是“隨意貶抑”。一些文章在闡述“古人”后,一概隨意地來一句“古人尚且如此,更何況今天的我們呢”,先把“古人”踩一腳,然后站在“古人”上面扮演“高大上”的角色。
其實,許多領域“今人”并沒有超越“古人”——詩詞學、文字學,許多工藝技術以及工匠精神等等。
3. 三是“自作多情”。作文中不可以暴露自己的身份,但一些學生,一不小心就喜歡說“我是體育生”“我是藝考生”“我來自農村”等表述,希望得到閱卷老師的“同情分”。
其實,這樣的“套近乎”不但沒有用,反而給老師帶來“負面”影響。
4. 四是“小題大作”。才寫了四五百字,就來一句“綜上所述”。殊不知,“綜上所述”常用于公文篇章末尾,表示對上文作歸納性綜合。你才寥寥幾句,就要“綜上所述”了,用詞很不準確。
記住,勿以“惡小”而為之!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下您的
觀點和評論…… O(∩_∩)O
近期“新課標語文90秒”內容回顧: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