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大退坡,行業大洗牌,造車新勢力能活下去嗎?2019年底見分曉。
媒體訓練營4月24日報道
文|左遠良
包括特斯拉在內,電動汽車輪番自燃,造車新勢力的至暗時刻已經來臨。
4月22日,一段監控錄像在網上不斷刷屏,上海一輛特斯拉 Model S在地庫中突然自燃,并燒壞了同排多輛汽車,立刻引發人們對電動汽車安全性的關注。
當然,特斯拉自燃并不是孤例。自 2016 年以來,國內外特斯拉著火的事件就常有發生,從以往案例來看,火源基本都是電池而非充電口,并且大概率發生在老款 Model S 身上。
特斯拉是造車新勢力中的標桿,連標桿都不靠譜了,造車新勢力會怎么樣?
在4月22日下午,蔚來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在西安蔚來授權服務中心,一臺正在維修中的 ES8 也發生了燃燒。特斯拉和蔚來均已經開啟調查兩起自燃發生的原因,目前還未有定論。
汽車自燃涉及消費者生命安全,是底線。新能源汽車行業頭部廠商產品先后自燃,一時間將兩家最具話題的電動車企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的車庫甚至已經豎起「電動汽車嚴禁駛入」的警示牌。讓人不禁聯想到了三星 Note 7,至今還是各大機場安檢明令禁止的攜帶物......
有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兩起自燃發生的原因,目前還未有定論,但對于整個電動車行業而言,這可謂是“一損俱損”的事情。在補貼大退坡的當下,造車新勢力們集中趕上量產交付階段,加上此次自燃時間引發的恐慌,接下來的日子將更加難過了。
1
造車新勢力融資難、交付難,補貼大退坡,直面傳統車企競爭,行業將迎來大洗牌。
自2014年起,在國內政策的鼓勵支持下,跨界造車一時興起,背景各異的公司紛紛涌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一股區別于傳統車企的“造車新勢力”。
起初,這些公司被取笑是“PPT造車”,蜂擁而至是瞅準了巨額補貼,大多數公司首款量產車一再跳票。有的委托整車廠商做代工,核心環節全部外包;有的利用“互聯網+”鍍金,鼓吹運營模式創新;還有的被迫遠走海外,至今生死未卜......
△ 49家造車新勢力的Logo集結圖
歷經數年后,造車新勢力也終于進入了量產階段,不再是紙上談兵:蔚來汽車2018年率先開始交付,小鵬汽車等公司交付期集中在2019年,理想汽車日前正式開放預訂等等。然而,打破質疑僅僅是開始,造車新勢力或許已經錯過了黃金機遇期,迎頭趕上了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從單純的政策導向,逐漸向市場導向轉移,充分的市場競爭,遇上了補貼大退坡,將淘汰絕大部分造車新勢力。正如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所言,2019年是市場的分水嶺,開始交付也意味著造車新勢力的痛苦才剛剛開始。
另一方面,媒體注意到,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游俠汽車缺席,拜騰臨陣換帥,奇點量產車iS6遲遲未能交付等等,狀況百出。更為嚴重的是,新一輪的資本融資越來越難,2019開年以來,除了威馬拿到新的C融資外,整個造車新勢力沒能再拿到一分錢投資。
種種跡象表明,行業大洗牌階段已經來臨。這輪受沖擊最大的,莫過于還沒開始交車或者售賣數量實在太低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它們在品牌宣傳、人員培訓、產品研發、工廠建設等方面投下了巨額資金,卻暫時還沒有收入可以填補這個黑洞。
大環境不景氣,自身造血難,還要面臨傳統車企的圍追堵截。在成本控制上,造車新勢力完全不是比亞迪、奇瑞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淮新能源等傳統車企的對手,風險抵抗能力也不在一個量級。中金公司認為,造車新勢力尾部企業會出現生存危機。
2
如何穿越凜冬?提升服務體驗,盡快實現造血,一切將在年底見分曉。
當下造車新勢力的真實處境不容樂觀,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甚至用“凜冬將至”四個字來形容。此前有業內人士預測,中國的造車新勢力有300家,但真正能走出來的可能也就兩三家。
今年年初,特斯拉的上海工廠已經破土動工,馬斯克放言,國產的Model 3將在2019年底就可以上市。前不久,特斯拉再次發布了其在華車型全面降價的消息,一時間引起行業熱議,“特斯拉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國產Model 3鐵定會直接賣到20多萬。”車和家創始人兼CEO李想此前表示。
特斯拉入華,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有人卻不這么認為,何小鵬表示,人們高估了特斯拉在中國可能的競爭力,本土化的過程并不輕松。蔚來創始人李斌也表示,降價對品牌是一種傷害,不會跟風特斯拉。
與此同時,造車新勢力產品中不完美的一面,也被完全呈現在用戶面前。蔚來車主胡亞東在微博上多次吐槽,其購買的ES8多次遭遇黑屏和死機的問題,還有人表示ES8曾在高速路上“掉鏈子”。小鵬汽車G3在上市時,也宣布其主打的“智能駕駛”跳票,要通過后期的OTA升級才能真正實現。
△ 小鵬汽車G3
這些坑給所有造車新勢力們提了個醒,在上市交付之時,盡量交出一個完整的至少是穩定的產品,才能對得起那些勇于嘗鮮者的擁躉,體驗層面上博得消費者的認同。如果效果無法讓用戶滿意,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于自身品牌建設是一種傷害。
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競爭優勢?特斯拉花了十余年的時間,雖然在部分細分市場上實現了對傳統汽車的反超,但受制于資金和盈利等問題,依然不斷陷入困境,所以造血能力仍是關鍵。相比之下,傳統車企往往能更可能利用傳統燃油車的利潤進行反哺,這個“壁壘”更難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汽車行業正在迎來新的變革,不管是新車企還是傳統車企,都紛紛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力度。對于根基尚且未穩的新勢力來說,當務之急仍然是從資本市場獲取更多的資金,以及通過做大規模,盡快實現造血。
2019年是生死之年,資本的熱情已經逐漸消退,造車新勢力需要更快更強地奔跑,而這一過程中也必然會有人掉隊。淘汰賽已然打響,誰能成為最終的幸存者,或許很快在年底就會有答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