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果農看來,果樹的花開得越多,那么之后生長出來的果子也就越多。其實這種想法并不完全正確,我們還是要結合具體的果實種類以及生長的環境和周期來進行具體的判斷分析。例如現在很多人開始著手于種植柑橘,但是他們對于這類果實了解又不充沛,所以最后導致出現了一堆問題。有很多人都發現柑橘幼樹很早就已經進行了花芽分化,而且第二年的花朵也很多,但是結出來的果實卻很少,其實這背后有著一定的原因。如果不把握好,那么也就無法種出大批的果子了。
很多果農在種植的時候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催發果樹產果的數量,畢竟只有每一棵樹結出的果子多了,那么最后收獲到的經濟效益才能夠足夠巨大。因此如何促進果樹增加果樹、提高產量往往都成為了困擾果農們的一個問題。其實要想解決它,不僅需要科學完備的管理體系,同時所選擇的樹木還要滿足樹體健壯、樹形通風透光的良好條件。要想把這幾點做好,那么就要在果樹種植的前期下好功夫,也就是幼樹時期的管理問題。
在這個時期內,一般的工作就是來增加果樹的營養供給,不過其實果農們也需要格外注意植株的生長過程才行。如果樹木的植株花芽分化過早進行的話,那么養分的作用就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原先它們是用來供應樹木的營養促使其生長的,但是此時卻會發生向生殖方面的轉變,由此它們的營養水平也會大大降低,最終導致枝條的生長不良。由此就會使得春梢不僅短,而且也非常弱,同時葉片也會非常少。這樣樹木的塑型期就會大大推遲,自然就造成最后的果實數量減少。
其實這一類情況的發生,往往是由于一些因素造成的。果農們在種植的時候要盡量避免這幾點,才會大大減少幼樹的過早發芽。最主要就是由于氣候的緣故,首先如果處于干旱地區,那么降雨量會很少,樹木根部吸收養分的能力大大下降,對于營養的吸收也不能夠到位,由此造成生殖過程的營養全部從生長的地方吸收。此外,秋冬季節趨于寒冷,導致低溫時間段較長,而幼樹如果經歷過多的低溫積存,就會優先花芽分化。因此果農們一定要注意氣溫保持和養分供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