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鄉土情緣】石谷:過年·拜年

過年·拜年

石谷

文/石谷

  

 “拜年,拜年,粑粑向前;多拜兩拜,豆腐兩塊,少拜兩拜,血粑兩塊……”      

  這是小時候每逢春節過年拜年時母親常教我們兄弟幾個愛唱的童謠,當然也是我們洞口高沙老家那個地方人人都會唱的過年拜年民謠。的確,每逢過年拜年對每個人來說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甚至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異常地興奮!      

  不過,過年拜年也不是一件說過就過、說拜就拜那么容易的事,要想過上一個豐富多彩和熱熱鬧鬧的年,得先做好各種充分的準備。

·石谷畫荷作品·

 

   比如說過年,到底怎么過?那就得先動腦動手準備各種各樣的年貨,我們鄉下人把之稱為“辦年事”。在我們那個農村,流傳這么一個“辦年事”的順口溜:二十一莫著急,二十二去上街,二十三蘿卜擔,二十四敬灶司,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殺年豬,二十七殺閹雞,二十八推粑粑,二十九蒸甜酒,三十放肆呷……但要辦好這些年事或年貨,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甚至每一道工序都是很辛苦和麻煩的。

·石谷水墨畫作品·

·石谷畫荷作品·

  例如打豆腐,得先將豆子用石磨磨成豆漿,再將豆漿用麻布袋過濾,分成豆漿水和豆腐渣兩部分,然后再將豆漿水加一定比例的石膏粉煮開后分放在若干個豆腐模盒里,并用蓋子蓋住,上面再加石頭、磚塊等壓住,待第二天早上或若干個小時后大概水分干得差不多的時候,白嫩嫩的豆腐就這樣做成了。豆腐打好之后,接下來會有好幾種做年貨的方法:第一,將豆腐切成片后用菜油炸成油豆腐,在過年時可以用來加辣椒炒豬肉吃;第二,直接切成小方塊,再用柴火熏成臘豆腐;第三,將豆腐用手捻碎并加入豬血等做成血粑(我們邵陽又叫豬血丸子),然后再用柴火慢慢熏干熏臘

·石谷水墨畫作品·

·石谷意筆畫作品·

  當然,辦年貨還有殺豬宰羊、釀米酒甜酒、做糯米高粱粑粑、炸米花團皮、熏臘肉臘菜等……可以說,在過年之前這段時間,差不多全家老老少少都忙得不可開交。我們那時兄弟幾個盡管還很小,但都盡力去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釀米酒甜酒的時候,可以坐在灶臺前添點柴火什么的;做糯米高粱粑粑的時候,可以幫父母親推推石磨子什么的……等等。      

  除此之外,如果家里做不了的年貨,比如糖果、瓜子、煙酒、鞭炮等,還得到附近的商店或步行幾十里到鎮里集市上去買現成的。

  

  可以說,在農村快接近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煙霧繚繞,灶臺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臘魚臘肉臘雞,當然還有熏得黑不溜秋的臘豆腐和血粑(豬血丸子)。不過,要想熏得一手好臘肉臘菜,最好用剛從山上砍下來的“濕松毛”(我們那里的土話,即未干的松樹葉)來熏,因為“濕松毛”燒起來火煙濃烈而有力,熏制出來的臘味清香純正口感好。不像城里人用鋸木灰熏的臘肉,香濁味淡 ,還有一股難聞的木屑味。

·石谷山水畫作品·

·石谷水墨畫作品·

  

  待年貨準備得差不多了,也就到了農歷二十七八了,就只盼望著三十那天,全家一起快快樂樂的過年和吃年夜飯了。不過,在過年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將早就寫好或買好的春聯貼到家里的各主要門口和堂屋兩側的柱子上,以示節日的氣氛。春聯的內容大都是辭舊迎新、大吉大喜之類的。比如上下聯:“迎新春江山錦繡,辭舊歲事泰輝煌”、“春雨絲絲潤萬物,紅梅點點繡千山”、“財源滾滾隨春到,喜氣洋洋伴福來 ”等;橫批:“辭舊迎新”、“春意盎然”、“財源廣進”等。

·石谷畫荷作品·

   當然,要想過一個舒舒服服的年,除了農歷二十四日敬灶神那天,要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徹底搞一次大衛生,將家什、地面、門窗等都要擦得干干凈凈外,還得在農歷三十那天也要年終搞一次衛生,搞了之后還得將掃帚藏好。因為,在我們那里有一個習俗,說是大年初一早上是不能看到掃帚的,看到了會不吉利。      

  在我們老家,關于過年,每個家庭可根據自家本年度豐收的情況,可以考慮過兩個年。其實,過一個年和過兩個年沒什么大的本質區別,只是過年的時間稍有不同和名聲好聽一點罷了。因為過兩個年的話,農歷二十九那天晚上就可以放鞭炮吃年夜飯了,而過一個年則需等到農歷三十晚才能吃年夜飯。

  

  在我們那里,過年最有味的莫過于農歷二十九或三十晚“煮年缸”和吃“砧板肉”,城里叫吃年夜飯。但事實上我們那里,過年那天是很少吃什么飯的,而是全家人圍坐在灶臺旁,一邊烤火一邊等待著一鍋鼎熱氣騰騰的蘿卜燉臘豬頭、臘豬腳肉快點煮熟,我們那里把之叫“煮年缸”。

  看,伴隨著灶洞里噼里啪啦的柴火聲和鍋鼎里吱吱作響的煮肉聲,滿屋子香氣撲鼻、肉香四溢。不一會兒,母親說:快煮熟了,大家準備吃“砧板肉”!于是,弟弟們開始在堂屋和屋前谷坪上燃放起鞭炮來。

·石谷山水畫作品·

  那個時候,沒有像今天這樣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禮炮花炮,就只有當地土制的大“炮仗”和小鞭炮而己。過年拜年時,通常是先放大“炮仗”,再放小鞭炮。大“炮仗”是一個一個放的,所以經常聽到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時不時地夾雜著一聲“嘣”的大“炮仗”聲音。      

  伴隨著嘣嘣嘣的大“炮仗”聲和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母親雙手拿著鍋鏟和筷子等工具非常麻利地將煮得滾瓜爛熟的臘豬頭和臘豬腳從鍋鼎里撈了出來并擺到菜板上,然后母親又用菜刀將臘豬頭和臘豬腳割成若干個大大小小的肉塊分給我們吃。我們一家大小一邊吃著油滋滋、香噴噴的臘肉一邊開心地笑了!這,也許是全家最幸福開心的時刻吧!這就是過年啊!末了,大家還會再吃一兩碗甜蜜蜜的蘿卜和蘿卜湯,以消消剛剛吃得飽飽的滿口的油膩味。

·石谷水墨畫作品·

  至于為什么過年那晚上要吃豬頭肉,不得而知,也許是祖先沿襲下來的傳統習俗。不過,還是可以理解其大概含義的,那就是祝愿:年豐人富,全家幸福,吉祥安康吧!除此之外,大家吃了“菜板肉”后,還必須洗個澡!以表示:洗去一年的晦氣!      

  由于我們那個時候還沒有電視看(值到后來才有了黑白電視機),所以全家人吃了“菜板肉”、洗了年夜澡后,也不知道干什么好,只得圍坐在火爐邊烤烤木炭火、剝剝花生瓜子吃和拉拉家常什么的。直到夜深人靜大家困得不行的時候,母親才叮囑道:早點去睡覺,明天還要趕早起來過新年!

  

  我們那里有個傳統習慣,初一早上吃第一餐飯,是最重要的年餐,必須放在堂屋里吃正餐,而且必須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大概清早三四點鐘)就得起床點著煤油燈吃新年飯,因為其標志著新年的正式開始!      

  在吃飯之前,得先燃放鞭炮,并擺上一兩個碗筷,行禮敬神先請列祖列宗一起過新年吃飯。行完禮后,全家人才開始正式吃新年飯。不過,吃飯之前,每人得先喝一兩碗甜酒,表示新年生活要過得甜甜蜜蜜、幸福美滿。待大家都吃飽喝足的時候還要多講些吉利的話來活躍新年氣氛等。

·石谷山水畫作品·

   另外,大年初一的新年早餐,必須是全新做的菜,不能有三十晚吃過的剩飯剩菜,而且做的每個菜都是兩碗,也就是要成雙成對的那種。菜的種類還必須要有雞、魚、肉(豬肉)三個大菜,因為雞是“吉”,寓意“萬事大吉”;魚是“余”,寓意“年年有余”,豬是“足”,寓意“來年富足”等。

·石谷意筆畫作品·

   在我的印象中,三十晚,吃得太多,睡得又晚,加之興奮,根本睡不好。記得每次過年,我們兄弟幾個差不多都是被父母親從睡夢中喊醒的。待我們迷迷糊糊地醒過來和很不情愿地從床上起來的時候,父母親早己將香噴噴的飯菜做好了并擺到了桌子上,只等我們兄弟幾個吃了。而三十晚上父母親為了初一早上讓全家人能吃上香噴噴的飯菜過個好新年,他們當晚其實是根本沒睡什么覺的。所以至今我深深地感覺到:父母親為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不辭辛苦的努力!

  

  初一早晨吃了新年飯后,就開始準備拜年了。對于我們小孩來說,初一早晨起來最大的興奮莫過于穿新衣服了,差不多每年就這一次能穿上新衣服。特別是一家子兄弟姐妹多了,平時年小的只能穿年大的己穿過的,這樣可以省錢,所以我們那個年代做弟弟妹妹的基本是穿哥哥姐姐衣服長大的。其實新衣服只是在外面套了個薄薄的外衣外褲,里面的棉衣棉褲仍然是破破爛爛、補了又補的那種。

·石谷畫荷作品·

   待天亮的時候,就可以開門準備拜年了。如果初一這天一打開門,有狗走進來,表示新年有財喜來,甚至會發大財。 初一這天一般是在“院子”(村里)拜年,只有初二才開始走親戚家去拜年。但初一在村里拜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某家還沒開門,或者開了門但還沒吃新年飯是不能隨便去拜年的。如果去了會對這戶人家不吉利,我們那里的風俗說法叫“踩年缸”。因為大年初一新年飯是代表新一年美好心愿和希望的開始,意思是說人家還沒吃新年飯,你一個外人就一腳踏進來將人家的心愿和希望打破了,所以不吉利。

·石谷水墨畫作品·

   在我的印象中,初一拜年是最興奮最快樂的事!因為我們那個村里還算比較大,又是一個大家族的,所以在院子拜年都是一撥一撥的輪流轉,差不多村里每家每戶都要走一遍,因此家家戶戶要接待來好幾回。而在家搞接待的大都是家庭主婦或老人,個個忙得不亦樂乎,因為男性成年人和小屁孩都外去拜年了。在拜年的隊伍中,一般有大人組的,也有小屁孩組的,還有一大家子組的,都是自動組成的。拜年的時候,可以順路挨家逐戶拜年,但一般還是從大家族中輩分最大的一戶開始拜年,并以此類推。

·石谷畫荷作品·

·石谷山水畫作品·

  每到一戶,拜年者都要一邊放鞭炮一邊大喊“拜年,拜年,新年發財啊!”主人家立即迎出來也回應道“發財,發財啊!”并請客人讓座、倒茶遞煙和以喜糖花生瓜子等交待,甚是客氣。看看:大家個個都是眉開眼笑、喜氣洋洋的!      

  事實上,初一這天,家家戶戶用來接待客人的茶水并不是茶,而是加了紅砂糖的熱糖水,因為以紅糖代紅茶,其更是一種新年要過得紅紅火火、甜甜蜜蜜的愿望!對于小屁孩們來說,主人家一般撒幾個糖果(后來也有演變為發紅包)就完事了,然后再到下一戶去拜年了;但大人們則不同,主人家還得架鍋燒火煮甜酒或米酒,并擺上香噴噴的臘肉、臘腸、臘豆腐、血粑、米花、湯皮等讓拜年客坐下來好好地喝上一兩杯才行。差不多家家戶戶都這樣!所以一天下來快近黃昏了,“院子”的年還沒拜完。等年拜完差不多快回家的時候,大人們幾乎個個喝得肚子脹脹的、臉蛋紅紅的,而小屁孩們也是收獲大大的,提著滿滿的一袋糖果花生等一搖一晃地回到家。

·石谷畫荷作品·

  

  一年里最美好最開心的一天過去了,從初二開始就可以出遠門去親戚家拜年了。按照傳統習俗,一般先去外公外婆家拜年,然后再去姨父姨媽等其他各方親朋好友家那里拜年。記得每年帶我們兄弟外出拜年的都是父親,而母親大都留在家里。因為按照我們那里的傳統習慣,女主內,女性一般留在家里好打里家務事。否則,拜年期間如果家門緊閉或無人接待是最不禮貌的,也是不吉利的事。

·石谷水墨畫作品·

  

  在我的印象中,去各方親戚家拜年,一般都是徒步前行(不像我們今天家家戶戶有車子那么方便),而且都是些羊腸小道,再加上路途遙遠,有時跋山涉水要走上大半天才能到達目的地。特別是下雨天一不小心就會滑到水塘或田洼里去了,尤其是大人們還要挑著大擔小擔或背著大袋小袋的拜年禮物,一路上氣喘吁吁的,看起來算是比較辛苦了。不過,我們小孩還好,一路上只管玩玩耍耍就是了。但不管怎樣,在拜年的路上,到處都能聽到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和歡歌笑語聲,那也是一種新春的喜悅和幸福呢!像春節這樣天天拜年的日子,大概要持續到初七八才慢慢淡下來,有的甚至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才會結束。

·石谷畫荷作品·

·石谷山水畫作品·

  可以說,每年過年拜年,最不好受的就是自己的肚子了,因為那個時候窮,平時很難吃上一次肉,所以春節的時候就會肆無忌彈地大口大口地吃肉。因為每天吃的油膩東西太多特別是吃了大塊的肥肉之后口干舌燥的,為了解一時之渴,見了冰涼的冷水就隨便喝,常常鬧得肚子泄得不行,最嚴重的時候是上吐下泄,整個眼皮都陷進去了,好幾次都是喊赤腳醫生洗了腸胃才好的。      

  盡管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但每每回想起小時候過年拜年的日子,心里總是美美的,并由衷地感到:這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啊!甚至兒時還曾天真地幻想過:這世界如果天天像過年拜年一樣該有多好啊! 想不到還真實現了。


-2018年12月30日撰/石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稿用稿規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點就炸的“炮仗”花,一串鞭炮一串紅,噼里啪啦開花200天
過 年
那時年味
[黃石文壇]徐衛祥的隨筆《在外過年》
【江西】肖柏昕《春節》指導老師:歐陽秀芳
噼里啪啦!鞭炮放起來~餃子吃起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赤水市| 曲靖市| 拉萨市| 舞阳县| 江陵县| 文化| 石台县| 阳江市| 麦盖提县| 五莲县| 罗平县| 黄平县| 周至县| 合水县| 通州区| 嘉善县| 海安县| 福州市| 文安县| 阿荣旗| 太原市| 龙江县| 永吉县| 时尚| 浮山县| 扎兰屯市| 镶黄旗| 连南| 库车县| 盈江县| 壤塘县| 汝城县| 宁化县| 大田县| 温泉县| 廉江市| 古田县| 奈曼旗| 甘泉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