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黃二錢至二兩,山藥、枸杞子各二錢,山茱萸一至二錢(畏酸者少用),茯苓一錢半,炙甘草一錢[2]。
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 山藥6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克 茯苓4.5克 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之)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山藥二錢,枸杞二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一錢半,山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之)[1]。
《景岳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方之左歸飲功能補益腎陰[2]。治真陰腎水不足,腰酸遺泄,眩暈耳鳴,口燥盜汗等癥[2]。
滋陰補腎。治腎陰不足,陰衰陽盛。腰酸遺泄,盜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飲,舌光紅,脈細數。
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時服。
方中重用熟地為君,甘溫滋腎以填真陰;臣以山茱萸、枸杞子養肝血,合君藥以加強滋腎陰而養肝血之效;佐以茯苓、炙甘草益氣健脾,山藥益陰健脾滋腎[2]。
如肺熱而煩,加麥門冬二錢;血滯者,加牡丹皮二錢;心熱而躁,加玄參二錢;脾熱易饑,加芍藥二錢;腎熱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錢;血熱妄動者,加生地黃二至三錢;陰虛不寧者,加女貞子二錢;上實下虛者,加牛膝二錢;血虛而燥滯者,加當歸二錢[2]。
《景岳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方
熟地3錢或7-8錢,山藥2錢,枸杞1錢半,甘草(炙)1錢,茯苓1錢半,棗皮1錢,麥冬1-2錢,當歸2錢,白芍1錢半,丹皮1錢。
《羅氏會約醫鏡》卷九方之左歸飲功在壯水濟火。主治金被火刑,虛勞咳嗽。
水煎服。
或加生地1-2錢;如五心熱,加玄參1錢半;如腎熱骨蒸,加地骨皮1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