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檔就如同今年夏天的天氣一樣尤為熱情。根據貓眼實時數據,2023年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元大關,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100億元的暑期檔。暑期檔電影意外中夾雜著些驚喜。上半場開局即勝,《消失的她》《長安三萬里》《八角籠中》每一部都突破了10億票房,其中,《消失的她》更是以超過34億票房占據目前暑期檔冠軍。
進入下半場,市場走向似乎變得有些出乎意料,原本大眾期待的開心麻花電影《超能一家人》呈現出高開低走局面,豆瓣評分直接跌到4.0;《芭比》雖然豆瓣評分頗高,但票房并不夠理想,截至發稿時止僅1.89億票房。而被業界看好的大鵬導演新片《熱烈》表現也不如預期,前期遭遇諸多質疑的《封神》,因內容超出觀眾預期,排片、票房實現了逆增長,目前票房已超過12億。通過這次暑期檔的票房成績我們也可以看出,靠流量營銷獲取票房的時代已經結束,過硬的內容才是高票房真正的通關密碼。
“現實性”與“強共鳴”成暑期檔上半場關鍵詞
目前暑期檔票房前三名是《消失的她》《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其中,《八角籠中》《消失的她》都瞄準了現實議題,讓觀眾有心理上有沉浸式的“參與感”與“討論感”。作為暑期檔票房最高的電影,《消失的她》社會話題性十足,尤其是踩中了女性婚戀焦慮的心理。調查顯示,女性恐婚程度遠高于男性,看完《消失的她》后,對渣男的痛斥成為很多人情緒宣泄的出口。上映后,#閨蜜看完消失的她分手了#這一話題登上微博出圈榜榜首。在“恐婚”等一系列話題的帶動下,《消失的她》票房突破了35億。
《消失的她》讓大眾開啟了“恐婚”討論,而《八角籠中》對“生存”的討論也讓該片票房一路上漲,王寶強以真誠的態度為觀眾奉上了一個后勁十足的故事。八角籠,勝利者才能出籠,贏得對手才能扭轉灰白世界。但是,贏了對手的人,真的能夠逃脫八角籠的束縛嗎?《八角籠中》讓觀眾看到了真正的“窮人”生活,影片中“生如野草,不屈不撓”的勁頭也感染著觀眾,在銀幕上感受著平凡人真實的起落。
現實主義打動人出圈不足為奇,《長安三萬里》的出圈則有些出人意料。作為一部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在上映前宣傳并不多,上映后靠著“自來水”口碑實現了票房逆襲,成功擠進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第三位。影片豆瓣評分更是從8.0漲至8.2分。電影中遼闊的山河盛景,想象力奇絕的“詩中世界”以及大唐的群星璀璨都讓觀眾大呼“震撼”,而片中耳熟能詳的唐詩則創造了電影院里小朋友們齊誦的有趣景象,據說許多家長專門帶著孩子前去觀看,便是因為該片的教育功能。《長安三萬里》的成功,給傳統文化的挖掘與改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新視角。
“失靈”的開心麻花與超預期的《封神》
雖然開心麻花的電影表現一直起起伏伏,但沈騰這塊招牌幾乎沒有失手過。《超能一家人》的上映可謂歷經艱辛,從去年到今年兩次從春節檔撤出,一度被看成春節檔票房種子選手。此次來到暑期檔也同樣讓人期待,早在7月10日《超能一家人》釋出最新預告時,豆瓣“電影票房”小組有人發起了票房預測投票,結果70%的人都認為票房會在15億以上,僅6%的人認為票房會低于10億,在上映第一天貓眼也給出了8億票房預測。可誰曾想,上映第二天口碑大幅度下跌,豆瓣評分開分4.8,又一路狂跌至4.0。
《超能一家人》口碑的失利在于影片中出現的人物太多,編劇為了展示這些人物多面性,設計了很多的場景和包袱。沒新意的包袱、繁雜而不討喜的人物,讓原本拖沓的劇情顯得更沒新意。此前,開心麻花的電影雖然口碑起起伏伏,但靠著沈騰和馬麗這兩塊金字招牌,以及此前產出《夏洛特煩惱》《西紅柿首富》等不錯的影片,依舊還是有許多觀眾愿意給麻花機會。可這次,《超能一家人》讓觀眾對麻花開啟了“流水線喜劇”勸退心理。
而《超能一家人》笑點的失靈給了認真做電影的《封神》一次打翻身仗的機會。作為一部關注度極高的超級大片,《封神》因積壓已久讓市場對其內容頗有質疑,以至于剛上映時表現不是很突出,首日排片不僅不及同期上映的《超能一家人》,與上映多日的《長安三萬里》《八角籠中》更是拉開了很大距離。好在《封神》上映后以精良的制作成功地逆轉局勢。
無論從故事的新編、服化道的用心,以及新人演員的培訓等等,電影處處都在彰顯著創作者的誠意,對觀眾的尊重。雖仍有不完美,但就沖這份真誠,觀眾們也很愿意走進影院為它貢獻票房,隨著大眾的“自來水”口碑相傳,影片票房開始節節高升,《封神》上映三日后便拿下了日冠,而在觀眾熱情推動下,7月30日《封神》正式成為暑期檔第四部破10億的影片。
觀眾究竟需要什么樣的電影
7月28日上映的《熱烈》也稱得上是一部有誠意的作品,其延續了大鵬導演的現實主義風格,憑借黃渤和王一博兩位有票房號召力的主演在上映之前備受期待。不過上映之后影片票房表現并不如業界預期,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其情節略顯拖沓,以及未能在營銷上很好地找到能在社交網絡上發酵的話題。
暑期檔上半程的得失證明了兩點:一方面,靠市場剛需躺贏的時代已經結束,當視聽轟炸已司空見慣時,觀眾越來越在意劇本邏輯以及經得起推敲的細節,《超能一家人》的失利便是明證。另一方面,隨著媒介和消費環境的變化,決定電影票房成敗的窗口期越來越短。因為電影口碑形成的速度在在線社交網絡的加持下越來越快,并對票房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部影片想要取得票房成功,不但需要過硬的內容品質作為支撐,還需要在上映后的短時間內樹立作品的口碑,并在社交網絡上提供可供發酵與擴散的話題,才能形成上升的螺旋。
數據顯示,7月中國電影票房創下多項紀錄:刷新除春節檔當月外單月票房紀錄,進入中國影史大盤單月票房榜前6;大盤票房連續41天破億,刷新中國影史大盤單日票房連續破億紀錄。對于經歷了疫情三年低潮的中國電影而言,這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隨著八月的開始,暑期檔正式開啟下半程賽事。八月電影同樣覆蓋多題材多類型,不過從數量來看,仍以現實題材為主,諸如《孤注一擲》《最后的真相》《少年時代》《我經過風暴》《學爸》,就分別將視角對準境外詐騙、律政黑幕、時代掙扎、家庭暴力、雞娃困局等方面,且均是名導、名演員的加盟,期待這些電影給我們帶來持續的驚喜,創造中國電影的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