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氧氣是個地鐵
痛苦未必快樂,但快樂一定會痛苦。
就像我起這篇文章,寫完時肯定快樂,過程如果流暢就非常痛快,但在構思這個主題以及寫不出假設狀態時就相當痛苦。另外,找到靈感要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又習慣性如釋重負,心情愉悅,于是偷懶看了一下昨天的數據,浪費時間,清醒過來后,還是痛苦。我開始動手,轉眼一段過去快要寫出兩百個字,而且思路還算清晰,并且發現頭回用以“現場直播”的方式寫文章,特別新奇,就快樂起來。然而,在試圖描述這種行為想不出形容詞,也很痛苦。
光一件小事就伴隨著無數快樂和痛苦,這是常態,并非哲學。看起來矛盾,但實際上不違和,現實本來就是“波粒二象性”的。推而廣之,生活就是這樣,世界上所有的快樂都是痛苦。無論頹廢還是掙扎,都是在用一輩子痛苦換取短暫的快樂,區別在于表現和壓力不同而已。
不過,痛苦和痛苦是有差異的。應該選擇復雜的痛苦,簡單說就是主動痛苦因此能從中按照計劃提取出快樂因素來,更適合人生普遍參考模式。具體事項有不少,例如實現夢想賺錢讀書談戀愛諸如此類,大抵太多現實都可以包括其中。說到底,人生本任務就該是從痛苦中尋找到快樂。
快樂到底是什么呢?按照不同個體理解來說明,有些還侵犯他人權利卻所謂“自由”,這點要杜絕。另外一項負能量就是絕對娛樂至死,靠游戲和影視劇等混日子,反正我是害怕也不允許自己這樣的,更沒興趣。都是痛苦的話,當然選擇有點用的,這是一道經濟學題目。
然而有時人生沒有選擇題,就是給你一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只能被迫接受。此外,就要靠掙扎來獲取快樂,以及更龐大格局的改變軌跡了,那樣能換種環境以避免該階段肯定存在無法避免的現象。整個過程相當于在痛苦過后等待到快樂,沒有成功的話,同樣能夠在感悟中得到認知釋放,緩沖疲勞一輩子的常態。
準確來說,人不會完全感受不到快樂的。只是我們有時被誤導,把下限事態當成幸福來體驗,因此鬧出笑話,還影響未來。可以記住一點,真正的快樂不會局限或者說單向,總會有從痛苦轉型過來的部分。沒有痛苦的快樂以及沒有快樂的痛苦都是缺乏靈魂的,最極致和充滿境界的痛苦和快樂都一樣,就是延續發展,永遠都在線。
而基本操作方式就是維持動態平衡。不要讓痛苦造大規模殺傷,爭取靠快樂穩定形勢,接著把自己真正融入人生。比較現實的參考是切忌完全依賴別人來提取快樂,那樣只會更痛苦。我們要掌控自己的人生,當然需要別人輔助,可沒必要喧賓奪主。當我們擁有足夠資本,就明白,有太多情景是能夠被取代的,生活不是傳說。
回來:我這篇文章根本沒有稿費和閱讀量,在夢想體系中略顯多余,甚至有反作用,比如浪費掉撰寫有收入的體育短篇的時間,以及掉粉(畢竟體育讀者不看這個,論內容也吸引不了友情關注者們),但卻能活躍思維,也是在痛苦中提取快樂——更新:我已經決定暫時停止此類寫作,但還是會發,用的是存稿(本篇就是存稿之一)。等到完全用完或者哪天有靈感,在進行現場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