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中年人的婚姻中有70%都是無性婚姻,即便是那些看起來婚姻沒有什么問題,還算比較正常的男女。那么我們總是說,婚姻是愛情的結合,沒有愛情的婚姻究竟是靠什么延續的呢?
生物學家也曾經說過,人和動物之間最本質的需求就是親密接觸。也就是說這一直都是人類的本能,并且也是人類建立親密的關系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需要有一定的親密接觸來維持自己的本能,化解自己的寂寞完成情感上的統一。那些沒有接觸過的夫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是夫妻關系本就不和,兩個人還能在一起,純粹是因為兩個人之間的羈絆太多了。另一方面是因為兩個人相處的時間太長,早就沒有新鮮感了,那么對于這兩種類型的夫妻來說,愛情和沖動在他們心里早就已經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兩個人長時間生活所產生的利益間的羈絆。
在中國無性無愛的婚姻是非常正常的,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的夫妻中,一年少于十次,平均每個月一次都達不到的夫妻是非常多的,占比已經達到了33%。那么究竟是什么羈絆著他們的人生一直走下去呢?心理學家對這些人進行了相關調查發現,這些人對于婚姻的忍耐度都是比較高的,他們在心中對婚姻會有一定的封閉意識,這里的封閉和傳統沒有關聯,只是思想上的禁錮和對自身行為的束縛。
責任對于很多中國家庭的環境來說,沒有愛情,兩個人在一起完全是因為雙方有了孩子,父母需要一起照顧,如果離了婚自己也不會再找到一個相對比較合適的,雙方都有相應的責任需要承擔。即便在外人看來,彼此之間很恩愛,家庭還算比較富裕,孩子也比較聰慧,這看似美好的生活,其實已經是很多人的夢想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夫妻二人之間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彼此之間的性生活基本沒有,因為已經多年沒有擁抱和接吻了。兩個人對彼此的事情不干涉,也不會過多的去管轄對方的事情。
這種看似非常模范的婚姻,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無性無愛情的婚姻,盡管沒有甜蜜,沒有兩個人之間的溫情,但是彼此最家庭的責任其實也是非常穩定的。
孩子是牽絆當兩個人想要離婚的時候,如果彼此有孩子,那么規勸的第一步一定是:為了孩子想想,為了孩子將就一下吧。所以即便兩個人之間已經沒有任何感情了,孩子仍然是彼此之間最強烈的羈絆,為了孩子的成長,很多家長都是隱忍不發,寧愿為了孩子而忍受沒有愛情的婚姻。
轉為親情感情是會隨著兩個人相識的時間而不斷演變的,這種感情可能會對對方產生無法擺脫的依賴感,也可能會對對方產生強烈的厭煩感。但是這種長時間的熟悉感是永遠無法割舍的,雖然是人生的中途認識的,即便兩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進入了心理層面的“默契靈魂”,這種熟知度也會蓋過我們對于愛情的牽掛。周國平曾經說過:“接觸對方是肉體上的生活,是遵循快樂的原則。但是愛情是精神上的生活,是遵循理想的原則。
婚姻對于我們來說是社會的生活,遵循著現實原則。在婚姻中,我們很難在一個異性中將這三種情況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所以對于婚姻來說,長期的夫妻之實是一種非常嚴格的考驗,婚姻不僅僅是行為上捆綁,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忠誠和對彼此的尊重,是責任和背叛,更是彼此之間的并肩作戰。因為兩個人之間的量子會不斷羈絆從而產生一定的相關聯元素將兩人的人生捆綁在一起,是一種自我的選擇,而不是人生和社會的逼迫,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即便是沒有性沒有愛的婚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因為生活的不容易,現實的繁瑣,有意義的生活其實是非常多的,并非只存在于親密接觸中,只有我們認識到自己對于婚姻的理解,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婚姻價值,也沒有那么可怕。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編輯 | 生煎包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