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對控制血糖的好處毋庸置疑,縱觀身邊的糖尿病患者吃粗糧給出幾個建議。
粗糧的種類不僅僅是谷類,這樣吃太單一,也會影響口味。
綠豆、紅豆、扁豆、豌豆、蕓豆等雜豆也屬于粗糧。他們高淀粉少脂肪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較多。
地瓜、土豆、山藥、紫薯和芋頭等薯類也可以列入粗糧范圍。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等,可延緩餐后血糖上升速度,還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有的糖尿病患者吃紅薯后血糖升得很高,就認為紅薯是升糖的,不能吃。這種情況要看看吃了多少,什么時間吃的?雖然粗糧的血糖生成指數比細糧低,但是吃很多粗雜糧,也會使餐后血糖上升得更高。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需要定量,根據身高、體重和體力活動等進行計算,在每日主食定量的基礎上,粗糧占主食的1/3-1/2為宜。
吃習慣了白米飯,吃粗糧飯覺得不好配菜,也不下飯。粗糧中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吸水性比精米白面更強。因此,做雜豆和雜糧需要提前浸泡,讓其吸足水分再做飯,口感要好很多。
粗糧面粉,比如玉米面,蕎麥面等,可以發酵后制成面食,發酵有利于口感。
粗糧最好自己烹飪,購買成品需謹慎對待,如果有配料表應仔細看一下。如市場銷售的某些玉米貼餅子,可能會加入精白面粉和淀粉來加強細膩感,加糖來改善口味;南瓜餅除了加了淀粉白糖,還可能加入大量食用油或者油炸,這類食品對控制血糖不利。
作者:呂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