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點
作
者
扶
持
活
動
為了培養新人,新銳散文與絲路新散文平臺在2018年特推出“尋找最優秀的你——重點作者扶持”活動。
入選作者的作品在平臺推出后,由平臺組織專家點評,指出文章的優點與不足、改進方向等,幫助新人盡快提高。
重點作者入選條件:一、熱愛文學,二、有較好的文字功底。
評選辦法:作者提交自己兩篇以上的文章至郵箱,在郵件主題里注明:重點作者申請。文章匿名經專家點評團隊審核通過后,即可成為平臺重點作者。
重點作者至少每月提交一篇文章,與專家團的點評一起發平臺。專家團每周點評一位重點作者的文章。
麻雀與燕子
對于鳥雀之類,也是十分喜歡的,兒時尤甚。
若是父親逮住一只偷吃谷子的麻雀,必是用一根長長的細線拴住,讓我牽著,那想飛便飛、想落便落的麻雀一如往常騰空而起,卻只能飛出線的長度便被拽了回來。起先,它并不為然,幾次嘗試后便有些慌恐。大約是知道自己已成為眼前孩童的玩物,顯得焦躁不安,飛的次數明顯增多,越飛越急、越急越飛。估計是孤獨與恐懼陡增,嘗試了多次后,竟靜靜地待在腳跟不再飛騰。
將麻雀捉起,放在手中輕輕撫摸,那柔柔的感覺的確有些舒服。微閉著眼睛,似在養神,以為它確是累了,晾它也不會再飛。將它托在手上,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如此反復,似乎感覺到那麻雀的心在撲撲跳。再看,竟依然是眼睛微閉。
突然間,麻雀撲騰一下飛起,速度快的驚人,連抓細線的反應都沒有,它竟飛到了空中,很快,便連同那長長的細繩不見了蹤影。
想來,它必是做了無數次的思考,才做出那拼命的一搏。麻雀飛走了,倒沒什么心疼,只是擔心那長長的細線會不會送了它的命?總在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找尋那麻雀的蹤跡,擔心它吊在樹上或繞在竹子上。
找了好多天,連個影兒也沒有。漸漸淡忘時,忽地發現落在門前石碾上唧唧喳喳叫個不停的幾只麻雀中,竟有一只腳上還有一節細線,稍微地靠近,仔細端詳,那確是上次飛走的麻雀。想來必是經歷一番生與死的掙扎,在一次次的撲騰中將纏繞在竹枝或樹桿上的細線掙斷。大約是擔心再次被捉,及至還未湊近,便驚叫著飛走。
幾天的擔心,在看見它后消失的無影無蹤。再捉住鳥雀,便不再用細線拴住,而是裝在父親用竹條編織的籠子里。盡管衣食無憂,鳥雀們卻一心想著飛走,上竄下跳,從不消停,一次次地飛起,一次次地撞回。自由,也是鳥雀們所向往的。
再后來,有玩猴子把戲的人,也是用繩子將猴子拴住,讓它做各種動作,每做完一次便會賞它一粒花生米。那失去自由的猴子動作雖然嫻熟,卻總有些想逃走的感覺。大約,猴子也是追求自由的。
鳥雀和猴子失去自由,離不開一個“貪”,貪吃讓它們成了玩物。而失去自由后,又是拼了命地想自由,大約這也是人性吧?
孩提時代,燕子也很多,但父親從不讓我們捕捉,即便是驅趕也是不許的,很是好奇。更好奇于有的人家房梁下有燕子窩而有的人家卻沒有。尤其是鄰居家和住在同村的姑姑家房梁下都有,而我家卻沒有,便更是好奇。不止一次問父親,每次他都笑而不語,問得多了,父親只是淡淡地說:總有一天會有燕子來搭窩的。
偶然間聽說燕子搭窩竟然還有講究,以及燕子還有農燕與草燕之分。據說燕子都是擇富而棲,燕子飛入搭窩的人家非富即貴,從來不到貧窮人家。農燕是極其講究的,造的窩也是極其精致的,干凈衛生,草燕則不同,比之農燕要遜色許多,搭的窩粗糙且不干凈。農燕飛來則更顯尊貴。
說來也巧,鄰居家在莊子里算得上富有的,姑姑家表哥表姐都吃上了商品糧。于是,我便天天盼著燕子來搭窩,更希望鄰家或姑姑家的燕子能飛到我家來搭窩。每次有燕子飛進屋來,總盼著它能多一些停留,更急切地盼它快些在房梁下搭窩。但回回都是飛進來轉幾圈又飛走了,心中滿是失落。
盡管燕子還是沒來我家搭窩,但飛入我家屋子的次數卻越來越多,而且停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心想:這燕子必是要來搭窩的。但是,燕子還是沒在房梁下搭窩。
漸漸地,對燕子搭窩沒有了先前那般關注,大約那燕子確實是嫌貧愛富吧?后來,家里建起了新瓦房,那燕子真就來搭窩了。那時我已經上初中了,學校離家較遠,平常都是住宿,很少回家。一天吃午飯時,父親神秘地對我說:“兒子,我們家來了幾位貴客,你知道嗎?”我環顧飯桌,除了父母和兩個姐姐,也沒誰呀?就在我滿腹狐疑時,父親笑瞇瞇地說:“你抬頭看下。”呵,竟然是搭好的燕子窩,還有停在窩里休息的兩只燕子。
燕子來搭窩了,看得出來父親挺開心,還記得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燕子來搭窩了,我兒子要出息了。”呵呵,果真如此嗎?人,不努力,單憑燕子來搭窩行嗎?
后來,不在老家住了,偶爾回去幾趟,燕子窩還在,燕子卻飛走了。再后來,翻新屋頂時,燕子窩也一起被毀掉了。
若是父親健在,必是不會如此。現在想來,多少有些遺憾。
作者簡介:施訓洋,廬江縣廬城鎮羅埠學校教師,愛好散文、小說,在文學道路上默默前行,從不選擇放棄。有多篇散文發表于《新銳散文》、《皖人春秋》等微刊。
新銳
散
文
堅持“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的辦刊理念。
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
視野求廣,語言求美。
請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愛情懷、鄉愁、親情友情愛情、生態情懷、性靈自然等。
合作紙媒:西岳評論散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