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主要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務,然而我國現行的汽車職業教育中面臨著很多問題和矛盾。一方面是企業非常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則是汽車專業畢業生找不到自己的位子,就業困難或不理想,這個問題是需要教育單位和用人單位共同思考,聯合解決的。
汽車行業人才需求量很大,急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
我國汽車維修行業中接受過教育的專業人才比例及低,僅占20%,一線工人中有38.5%的工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二、三類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大多來自離開土地的農民、普通中學畢業生或轉崗企業的工人.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低,服務意識不強,專業知識匱乏的問題,已成為制約汽車行業持續發展的瓶頸,各企業一致認為要辦好企業,發展企業.急需一批具有現代服務意識、專業技能和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職業教育不僅承擔著向企業輸送人才而且承擔著向企業輸送文明的義務,任重道遠。
雖然我國現階段汽車行業應用型技術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各企業對職業學校畢業生非常歡迎,但畢業生找工作不是很容易,工作后企業所給的待遇普遍較低,學生大都不太滿意,這就形成了需求量大但就業不容易的矛盾,這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教育不到位.學生動手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有限,缺乏展示自己才能的勇氣。現在企業用人要求在不斷提高,不僅要求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而且對職業道德、敬崗愛業、適應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要求都十分高,而且大多數企業經營者、用人單位首先要求學生要熱愛專業、踏實肯干.普遍反應學生到企業后不愿從基本的事做起,不愿吃苦、工作不踏實,這山望見那山高,具體干起活來缺乏靈活性,缺少工作熱情,也缺少溝通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大多數學生的動手能力差.適應性差.由于接觸過的車型少,學習的東西太死,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而且要求特別高,沒工作先要求,沒顯示才能,先提出要求,動不動就跳槽,不好用.也不好培養。
2.學生到企業后普遍反應接觸實際工作慢,待遇低,企業首先安排他們干一些打掃衛生、加黃油等技術性不強的工作。且待遇太低,大部分企業一開始不發工資,要等到有了實際工作經歷后才加薪,不能吸引人,也留不住人。有些人甚至對于專業失去了興趣,轉到一時不需要多少技術但工資待遇較高的行業。
3. 汽車行業對新技術的過度保密,使得教學單位不能及時掌握汽車發展動態和新的汽車技術,職業院校也無法及時了解企業的用人要求.因此培養出來的人才觀念不新.技術落后,需要經過一定階段的工作實踐和進·步的培訓后才能適應工作。
職業教育任重道遠
近年來我國企業技術人才出現了斷層,國家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確定了重點培養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也是國家五部委聯合提出的五大緊缺人才重點培養專業之一,要為社會培養出技能高,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任重道遠,要解決培養人才與社會需求脫軌的矛盾,就要:
1.加強動手能力培養
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和辦學條件的限制,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普遍存在著動手能力差,進入工作角色慢的現象,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這就要從教學計劃改革、教學方式改革、教學設施質量提高等方面人手,傳統的教學計劃普遍注重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不是很重視,在教學側重點和學時安排上都存在輕實踐重理論的現象。教師習慣于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強調理論知識教學。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缺乏認識,缺乏經驗,甚至教師本身的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不是太強,這就限制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職業院校的實踐教學設施設備數量少,陳舊、類型不全,不能滿足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需要,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在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中適當提高實踐教學比例,明確培養目標,強化實踐教學的考核力度,對教師進行技能培訓和新知識、新技術培訓,提高教師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鼓勵教師進行課程研究,提高教師實踐教學的組織和設計能力,并采取切實可靠的措施提高實踐教學設施。
2,加強對學生就業意識、服務意識教育
在加強實踐技能培養的同時,必須大力加強學生的就業意識、服務意識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國的傳統教育在素質教育方面存在著很大問題,只注重理論成績.不重視道德教育和能力教育,培養出的學生盡管對理論問題對答如流.但在實際工作中缺乏敬業精神,也缺乏服務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學生也普遍對自己的認識不清楚,對學習掌握技術和眼前的利益關系不清楚,對自主擇業缺乏信心和勇氣。給他們的工作和發展造成了障礙.職業教育在這方面要大力加強,要讓學生明白只有掌握了技術才能終身受用,把就業教育、服務教育貫穿教育的始終。
3,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聯系
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與企業各行其是,不相往來。這就造成了學校不知道企業的需要,企業不關心學校的教育方式,培養不出企業需要的人才。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加強企業與學校的聯系,校企聯合,互相溝通,共同承擔起人才培養的重任,同時,現代汽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企業首先能接觸到新技術,而學校在新技術的接受上總是比較滯后。學校只有與企業多聯系,多溝通,依靠企業資源,與企業共享技術與設備,共同承擔人才培養的重任,才能培養出掌握新知識,新技術的有用人才。
4.汽車行業要改變用工觀念,規范用工制度
隨著汽車業的飛速發展,汽車服務企業與日俱增,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要使企業處于不敗之地,人才是關鍵,但大多數企業還滿足于降低用工成本謀求效益的現狀,不重視技術力量的培養,低工資、低待遇用人.盡量用沒技術要求低的人員,待遇不按能力按關系,使得企業吸引不住人才,技術力量不穩定,對企業發展影響很大,也造成了人才資源的浪費,因此就要改變用工觀念,國家出臺一些汽車服務行業用工條例、辦法和方針政策,規范行業用工制度,確保汽車服務行業健康發展,解決汽車服務行業的用工矛盾。
參考文獻
[1]中新網.2005年中國生產汽車570.8萬輛,全球第四.2004、2、17.
[2]潘光.汽車行業急需高質量的技能人才.中國教育報.2006—3一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