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發電機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1)功能:產生正弦磁場。
(2)組成:鐵芯、勵磁繞組、轉子軸、爪極、滑環(也稱為集電環)。
(3)爪極的形狀(鳥嘴形):使磁場按正弦規律分布。
(4)滑環:滑環相互之間、滑環與軸之間都保持絕緣。
(1)功能:產生三相對稱電動勢。
(2)組成:鐵芯、三相對稱繞組(大多采用星形接法)
3、皮帶輪
4、風扇
5、前后端蓋
6、電刷與電刷架
(1)絕緣電刷:其引線為發電機的磁場接線柱,標以“F”(內搭鐵);或“F1”(外搭鐵)。
(2)搭鐵電刷:其引線為發電機的搭鐵接線柱,標以“-”或“E”(內搭鐵);或“F2”(外搭鐵)。 (3)搭鐵形式
a、內搭鐵:勵磁繞組直接搭鐵。
b、外搭鐵:勵磁繞組經過調節器后再搭鐵。
7、整流器
(1)功能:將定子繞組產生的三相交流電變換為直流電。
(2)組成:六只硅二極管、兩個元件板。
(3)特點
1、發電原理
E=Cnφ(E正比于n和φ)
2、整流原理
(1)任一瞬間,只有一只正二極管和一只負二極管導通,且正、負二極管不會是同一橋中的兩只。
(2)發電機中性點接線柱“N”,其中性點電壓UN=1/2U(U為發電機輸出電壓)。
3、勵磁方式
(1)先他勵:迅速建立磁場,便于低速充電。
(2)后自勵
1、空載特性:U=f( n )?OI = 0。從空載特性可判定發電機低速充電性能是否良好。
2、輸出特性:I = f( n )?OU = 常數。
(1)空載轉速n1、滿載轉速n2:測得這兩個轉速,與規定值相比即可判斷發電機性能是否良好。
(2)自身具有限制輸出電流的能力。
3、外特性:U = f( I )?On = 常數。
(1)發電機電壓受轉速和負載變化的影響較大,必須配用電壓調節器。
(2)在發電機高速旋轉時,避免大幅度減載。
國產發電機型號
發電機與調節器性能測試
一、發電機空載試驗
二、發電機負載試驗
三、調節器性能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