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注重陰陽五行結合,根據人體內臟器官、經絡氣血的變化去診治疾病。醫學體系傳承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通過獨特的病理方式結合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發現身體出現不適的根源。
上火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聽到的一個詞,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鼻子流血是上火了;嘴巴長瘡是上火了;早晨起床有眼屎是上火了,上火的癥狀多種多樣,治療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治療方案。
造成上火的原因有很多。由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吃多了、經常熬夜打游戲睡眠不足、生活壓力大得不到排解等等都會引起中醫所說的上火。上火可輕可重,有的人只是出現手足發汗,有的人卻是中暑。上火不僅分輕重分癥狀,更要分類型。
火氣連接著身體重要的五個器官,心、腎、肺、胃、肝。五火的癥狀都是不同的。人們最容易出現的上火就是肝火和胃火了,兩者有何區別呢?
肝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大將軍,疏泄毒素、滋養精血。肝火旺盛和外界的因素有很大的關系。今天你因為一件小事沒做好被領導罵了,明天因為女朋友跟你分手了,情緒不佳、思慮過重都會傷害到肝臟。
肝臟在最佳的時間段內無法正常的運轉,每天夜里11點的時候,你還在和朋友們嗨皮或者追劇,你的大腦一直處于興奮的狀態,你的肝臟卻默默在角落里難受,沒有充足的睡眠,排毒的效果就會大大降低。毒素在體內堆積,火氣就上去了。
年輕人更加容易肝火旺盛,時常會覺得昏昏沉沉做什么事都沒有力氣;上完廁所發現馬桶里的尿液都比往常要黃;照照鏡子,面部紅潤過度,眼睛發干,紅血絲增多。
肝火分為虛實,虛火比較旺,情緒容易焦躁,夜里還可能會盜汗。要是經常口干舌燥,潰瘍總不好多半是實火較旺。女性朋友受到內分泌因素的影響,也更加容易出現肝火旺盛的癥狀。
吃了什么食物,胃就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吃的太多食物滯留,胃就會開始鬧小脾氣。要是經常喝酒抽煙,酷愛辛辣油膩的食物,胃的火氣就會蹭蹭的向上長,流竄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炎癥就出現了。
胃虛火的朋友們是不是會出現再美味的佳肴放在自己眼前就沒有胃口,經常吃不下飯;感覺小肚子總是脹脹的也沒有想要發屁的想法;一伸舌頭發紅發燙。胃實火基本都在口腔中出現毛病,牙齦腫痛,明明刷完牙了嘴里還是有股臭臭的味道。
立秋正是調理火氣最好的時節,肝臟火旺一定要保證好血液流通順暢,平時養成11點前入睡的好習慣,飲食上多吃一些動物內臟這類護肝的食物,學會放松心情,適當的宣泄壓力。肝臟的負擔小了,火氣自然也小了。
想要胃火滅下去,千萬不要在胡吃海喝了,多吃綠葉蔬菜補充維生素,勤刷牙多喝水,維持好口腔的衛生健康。
首先身體出現上火跡象時別及時吃藥,搞清楚是哪種類型的上火再行動,否則沒有對癥下藥,病情只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