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宋朝雖然在軍事方面并沒有很出色,一直飽受少數民族的困擾,但是在經濟方面卻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強國,有人還認為大宋的GDP占世界的80%,這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夸大的,“富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GDP的概念,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安格斯·麥迪森在自己所寫的《世界經濟千年史》里對宋朝的GDP做過一個估量,認為大宋的GDP并沒有占到世界80%那么夸張,但是也占到了世界的20%。這個比重其實也算是很出色了,但這并不是中國古代的“高光時刻”,清朝的GDP可是占到了世界的32.9%。
還有一個誤解就是很多人認為宋朝在最昌盛的時候,一年的財政收入超過了億兩白銀,這個看法主要是因為《宋史·食貨志》記載的
“天禧末…………而天下總入一萬五千八十五萬一百”。
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宋朝在交稅的時候,并不是像清朝一樣全部都是提交貨幣的,而是既要提交貨幣,又要提交各種物品作為全國的稅收。這里的“一萬五千八十五萬一百”不僅僅包含了貨幣,還包含了各種上交物品的數量。
也就是說宋朝的一年財政收入根本就沒有這么多,實際上宋朝最多的一年的財政收入大概是九千六百多萬貫。
但是不可否認,宋朝確實是當時少有的富足國家之一,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
宋朝商業繁盛,通行的貨幣有銅錢、白銀。太宗時期,每年鑄幣八十萬貫。到神宗熙寧六年,已達六百余萬貫。不過由于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銅錢、白銀外流,造成硬通貨短缺。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絲綢之路,加上經濟中心的南移,從宋朝開始,東南沿海的港口成為新的貿易中心。
唐朝時期全國僅廣州一地設有市舶司,負責外貿事務。宋朝先后在廣州、杭州、泉州、密州板橋鎮、潤州、蘇州、溫州、江陰軍、明州、嘉興府華亭縣、澉浦鎮和嘉興府上海鎮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 。泉州在南宋晚期更是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在農業方面,宋代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又注重農具改進,農業發展迅速。許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現,例如梯田、淤田、沙田、架田等。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積。至道二年,全國耕地面積為三百一十二萬五千兩百余頃,到天禧五年增加到五百二十四萬七千五百余頃。
所以說我們在看待歷史的時候,應該用一種客觀的態度去分析,而不是一味地夸大歷史。宋朝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是值得我們肯定的,但是也沒必要去夸大它的富裕程度。
參考資料:《宋史·食貨志》、《世界經濟千年史》
美文推薦
1. 三國最窩囊的武將,老婆長得太漂亮,慘被3位名將輪流搶
2. 劉邦稱帝建國后,當年的救命恩人前來求官,劉邦:將他斬首示眾
長路漫漫,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本特別好看的小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