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對于吃貨而言,說得最多的一個字眼恐怕就是“野菜”了。從春光照拂春雨滴答時起,各種野菜就你方唱罷我登場,豐富了整個春季的餐桌。田間地頭,荒郊野外,在春天里也開始熱鬧起來,到處都能看到挖野菜的人的身影。
春天挖野菜,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有詩云:“試挑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它的意思是說,試著去挖些野菜來做一餐飯食,就是二月里的江南的生活景象。可見,挖野菜食野菜,自古有之,人們對于野菜的喜食程度可見一斑。
但也不是所有的野菜都能食用,有些野菜吃了會有損健康,有的甚至會要命。大家在挖野菜時,一定要注意分辨。這里歸納了四種不可食用的有毒野菜,大家在挖野菜或春游時切記要避開,千萬不要誤食,見到最好繞著走。
春天里有種叫做野蒜的野菜特別受歡迎,但是它的根莖及葉子與石蒜有幾分相像,對野蒜不熟悉的人很容易把它們混淆。野蒜的根莖帶有蒜香味兒,而且它的葉片比石蒜的要窄。其實,石蒜若是開了花,大家就能分辨出來了,下圖即是石蒜花。有些朋友可能認出來了,它就是花不見葉,葉不見花的彼岸花。
狼毒花有很多別名,續毒,川狼毒,白狼毒,饅頭花,狗蹄花,羊見愁,曲燈花說的都是它。狼毒花的根、莖、葉都含有劇毒,人畜都不可食用。狼毒花主要分布于中國的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原地區。其實從名字也能看出來它是絕對不可食用的。
雨后是野生蘑菇的生長旺季,每年都有誤食毒蘑菇的案例,而且為數還不少。好多野生的蘑菇都不可食用,即使是可以采到野生蘑菇的當地人,都不可能完全分辨出可食用蘑菇與毒蘑菇,更不要說外地游客。在不具備完全的分辨能力的情況下,不要隨便采摘野生蘑菇,尤其是外表艷麗的蘑菇。往往外表越是鮮艷,蘑菇的毒性就越大。
看到它的圖片,可能很多80后90后對它都很熟悉,它也叫媽媽嘴、老頭喝酒、蜜罐罐,在野外遇到即將開花的地黃,會隨手摘下花朵來,往嘴里一嘬,可甜了。地黃是一味中藥,有生和熟之分,經過炮制的生地黃就變成了熟地黃。但生地黃不可當作野菜食用,否則就會上吐下瀉。
其實,上述幾種野菜并未囊括所有的有毒有害的野菜。大家在挖野菜時,記住“三不一處理”,就能做到挖得開心,吃得放心。
1、不認識的野菜不要挖不要吃;
2、靠近生活區、路邊、工廠的受到污染的野菜不要挖不要吃,這些野菜中的重金屬往往都會超標。
3、有些含有微毒的野菜在烹飪前要經過預處理才可以吃,例如蕨菜;
4、野菜味美,但也不要貪多,淺嘗輒止,因為野菜往往性涼。
大家平時挖一些自己熟悉且大眾化的野菜是最保險的做法,例如薺菜、蒲公英等,那些不熟悉甚至陌生的野菜,遠離就是了。
我是靜默成詩,美食領域原創作者,喜歡把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如果你同我一樣也熱愛生活熱愛廚房,不妨關注我。同時,本圖文作品系靜默成詩原創,嚴禁不良自媒體作者搬運,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