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心境,你永遠都值得擁有
文|三碗、江左梅娘
叔本華說過:
“人生就像寒冬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會被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覺得太冷?!?/span>
深以為然。
人與人的相處,需要有邊界感,關系才能維系更久,感情越深。
越是親密的人,越需要懂得保持“距離”。
兩個人在一起,相愛很重要,但也要“有所保留,留有余地”。
就像《如何很高級地說“不”:設定人際關系中的心理邊界》書中說的一樣:
我的需求我負責,你的需求你負責。設定界限,維系界限,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是的,只不過,很多人拎不清,要么總是把自己的需求凌駕在別人身上,要么過分在意對方的看法,壓縮自己的需求,覺得如此才能彰顯彼此關系的特殊性,結果卻親手葬送了一段甜蜜的感情。
愛情是兩個人在一起的最大公約數,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完整的人生,然后彼此結合。
知乎上看到這么一則小故事:
女生和男友同居兩年多,最近由于工作上的事情不順心,辭職在家待業,準備另找工作。
男友也主動拿出部分積蓄,幫她過渡。
時間久了,她發現,即使自己不工作也有男友“養著”,一樣會付房租,一樣會給她錢花。她很享受這種感覺,索性就不打算工作了,一直在家閑著。
只要花錢,她就張口問男友要。平時買衣服化妝品、養寵物的支出、他倆出去約會吃飯等所有的開支,都由男友來支付。
男孩不是什么有錢人,和她一樣都是來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退休職工,需要靠自己攢錢買房,實在經不住女友這樣的花銷,最后忍無可忍提出了分手。
女生覺得很委屈,認為自己這么做完全沒問題,既然兩個人都打算結婚了,也同居生活那么久,那還分什么彼此,男生所擁有的不就是自己的嗎?讓對方養著自己,有什么錯?
正是這樣的想法,逼走了男孩。
表面上看,她是依賴性太強,但本質上,還是嚴重缺乏邊界感。
一個成年人,原本就該自己獨立地承擔起自己全部的生活,所謂的“讓男人養”(開玩笑的說法)的前提是至少能夠自食其力,然而你明明有手有腳,卻一味地依賴著對方過活,這是在跨越人格的底線,再愛你的男人,也會不堪重負。
當一個人強行跨越人格的邊界,那無疑會讓對方越發看不起你,所以慢慢地,也就離破裂不遠了。
《如何很高級地說“不”:設定人際關系中的心理邊界》書中說:
“愛人有什么樣的感受不是我們的責任——但我們經常誤以為我們應該為愛人的感受負責。我們要學會把伴侶視為成年人,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反應、情緒和選擇負責?!?/span>
是的,婚姻中有太多的女人,因為過分考慮丈夫的感受,被踩到了尊嚴的邊界而不自知。
一段良好的親密關系里,我們不光不能觸犯別人的邊界,還得學會守好自己的邊界。
畢竟有些人,喜歡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替對方的人生做決定。
朋友小芹的老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小芹結婚生娃后一度失去了自由,每天只能待在家里帶娃。
婚前她工作能力強,生完娃后,公司的老板還想讓她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上,但她的老公卻覺得小芹一邊帶娃,一邊上班,太辛苦了。況且自己賺錢也足夠養家。
于是他在沒有和小芹商量的情況下,找到小芹公司老板,擅自做主幫小芹回絕了公司的工作邀請。
等小孩上幼兒園時,小芹再次提出要出去上班的要求,但老公依然不同意,小芹也都容忍了。
后來的小芹,整天在家帶娃,面對這無數的生活瑣事,絲毫沒有自己的生活,最終抑郁了。
像小芹老公這樣的人,明明是想達到自己控制對方的欲望,卻編出一套自以為是“為對方好”的邏輯,替對方做決定,干涉對方的生活,侵犯著對方的邊界,本質上,這是對伴侶尊嚴邊界的入侵。
但是小芹為什么就能夠接受呢?因為她們都太善良,太為對方著想了,可是,一味地迎合丈夫的結果,就是讓自己越活越憋屈。
因為被侵犯了邊界,并不是忍一忍就能過去的,相反,對方如果得逞以后,他還會更加肆無忌憚地試探著你的底線,更惡劣地對你得寸進尺。
保持邊界感,是兩性相處最舒服的距離
邊界感的距離,就是我們心理上與人相處覺得最舒適的距離。
兩性相處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把握好相處的合適距離。
其實,把握相處的邊界感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練習的。
首先,拒絕“漿糊邏輯”,不過度去干涉他人的生活。
一個人越是分不清自己的角色,越難成為自己。越是控制不了自己,反而越愛控制別人。
武志紅曾經提到過有關“漿糊邏輯”的觀點,很鮮明,漿糊是沒有邊界的,在親密關系中,很多人都是采用這種邏輯來相處的。
比如,有人肆無忌憚地參與伴侶的生活,不知道適可而止,甚至還會打著“為你好”的幌子,不斷地切削對方,傷害對方。
然而,再親密的關系也無權干涉對方想要的生活,保持邊界感,才能保證兩性相處最舒服的距離。
其次,要明確自我的邊界和原則。
《如何很高級地說“不”:設定人際關系中的心理邊界》中有一句話說得很經典:
“界限并不是根據'對’或'錯’設定的,而是根據你的需要和需求設定的?!?/span>
深以為然,我們心里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對方的事”,以及什么是“我們的事”。
自己的事情,學會自己做主,別人的意見可以作為參考,但決定權在于自己。
最后,當自己的邊界被觸犯時,應該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堅定的拒絕。
《如何很高級地說“不”:設定人際關系中的心理邊界》中說:“你只需要明白一點:就算讓別人失望,世界末日也不會到來。失望是正常的。這是人之常情。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學習如何應對別人的失望。”
是的,要給對方失望的權力,不要太有共情力,學會讓別人失望,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當然,如果擔心對方生氣,或受到傷害,這時我們可以用“不含敵意的堅決”這樣的溝通方式,即“我拒絕你的態度很堅決,但我對你是沒有敵意的?!?/span>
以實際行動來保護好自己的邊界,不要動搖,溫柔又堅決地執行就好。
“我沒有自己主動設定界限,而是依靠他人為我設定界限。我不會開口告訴他人我想要什么,而是習慣于等待他們主動給我。只可惜,通常我等來的都是失望和失落?!?/span>
《如何很高級地說“不”:設定人際關系中的心理邊界》中的一個被采訪者如是說。
可是,其實,允許別人如此對你的恰恰就是你自己,沒有你的允許,無人能夠跨越你的邊界。
親密關系中,有人會強勢地侵犯別人的邊界,有人會弱勢地被侵犯邊界,強勢的需要收斂,而弱勢的更需要變強,假如你是弱勢的一方,總是在默默忍受著伴侶的侵犯,總是不斷地取悅對方而讓自己受盡委屈,希望你看看這本書,它會教你如何很高級地說“不”,教你如何在親密關系中設定人際關系的界限,如何擺脫情感被勒索的卑微局面。
我已經受益不少,你呢?
看完文章順手右下角點『贊』或『在看』,把梅娘說設為『星標』,就可以每晚準時與我們見面了~梅娘在此表示感謝!
END
(喜歡我的文,就點個“贊”和“在看”再走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