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腳步到達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眼睛到達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湘西鳳凰古城與我,跨越南北,隔山隔水,但她始終在我柔軟的心底,在我多情的夢里,在我醉美的情愫里。
我常常在想,“鳳凰古城”僅憑一個詩意浪漫的名字就能成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嗎?答案肯定不是。那么,能與云南麗江古城媲美,(麗江古城宛若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閃爍在彩云之南,我幸而見之,也曾在平遙古城的古色古香中穿行),并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名,足見她有著非同尋常的人文歷史以及獨特的神韻傳奇。
帶著對鳳凰的好奇,我走進集漢族、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湘西小鎮,融入唯美的夢里鋪展開來的絢麗畫卷。
鳳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綿亙逶迤于武陵山脈深處,倚南華山,環以石墻,傍沱江水,群山環抱,河溪縈回,關隘雄奇。在沈從文先生的書香里,流水潺潺,青山聳立;在黃永玉的畫風中,古貌猶存,古韻熠熠;在宋祖英的歌聲里,天下鳳凰醉美,山間鳥語花香…
穿透云霧,穿過煙雨,穿越世紀輪回。當置身于夢里長途跋涉,終于駐足鳳凰古城的面前時,極具當地特色的青石板路縱橫交錯。那些柔柔地漾著暗香綿長與寂寞的青石板巷;舊色斑駁陸離的灰瓦磚墻;縫隙中瑟縮了幾根細細的野草;撐了油紙傘在煙云雨色迷蒙中踽踽獨行的“丁香姑娘”。真可謂:
鳳凰城里鳳凰游,人自堤行江自流。
笑語時傳浣沙女,輕波頻載木蘭舟。
衣牽石巷青如染,光映廊檐淡若浮。
遙望危崖紅樹上,片云飛去那山頭。
堪稱苗鄉建筑一絕的吊腳樓不經然地使我在歷史滄桑中深切感受到那份來自心底的靜謐。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錯落有致,層巒疊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沒有浮夸,沒有矯飾,只有質樸集智慧壘筑起一種高高的尊嚴,雕刻出一種傲骨的威力,在寂寥與愴然中,默默地延續。
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這依山傍水的小城,紅色砂巖砌成的城墻佇立在沱江岸邊,兩岸苗寨建筑充滿了詩意。放眼望去,那些磚瓦房屋雖拙樸無華,但仍能散發出迷人的氣息。遠處有船只在江中游弋,沱江在晨霧的氤氳中越發顯得美妙而神秘。煙雨中,烏篷船三三兩兩,來來去去,滿眼的都是風景,滿心的都是歡喜。山影,小舟,晨曦……都是鳳凰迷蒙的神姿,都是我心底朦朧的癡念。水車不停流轉,俯瞰虹橋風雨樓屹立煙雨中,回龍閣依舊幽靜深遠。
我不知道虹橋在歲月的長河中都經歷了什么,也不知道與之匹配的朝代都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但從其造型、建筑風格、格局、氣勢上看,虹橋是那樣的氣勢磅礴,是那樣的非同凡響。
此時此景,不得不重新解讀沈從文先生的《邊城》,不得不驚嘆于無數的蒼涼和無數的寂寥悵然。那個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來的年輕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這便是最好的結局。我不知道如何落筆,如何表達,甚至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從何說起。因為翠翠觸目為青山綠水,眸子清明,“從不想到殘忍事物,從不發愁,從不動氣”,那就定格在山間撐著渡船,嗅著空氣里每個季節的不同味道,激蕩心底的漣漪,做場永不蘇醒的夢吧!
這里的人也常常與山水一樣。山水含笑且有情,譬如沈從文先生、熊希齡總理。在這里練就的不單單是一副錚錚鐵骨和一腔豪氣,還有你追我趕中的兒女情長。像極了鳳凰姿態的山脈有一種溫柔的旋律在流動,其色澤、韻味亙古綿長,火焰般燃燒著熱烈的激情與深沉的焦慮。
鳳凰的韻味似乎不需要修飾。它是赤裸裸的,古老而滄桑。讓人可敬、可畏而不可親。不是嗎?《雪晴集》前一組文字,美如雪晴風景,無處不閃爍著大自然的神性光澤。人事方面,卻多阻滯,導致山鄉人充沛而活躍的生命力四散橫溢,鑄就形形色色的莫測命運。又因世風日壞,前景暗淡,增人隱憂…
面對這樣的鳳凰,我只能仰望和驚嘆她的雄奇、她的傲慢、她的冷峻、她的壯麗與詭譎,以及它的無言與愴然……
鳳凰,始終又是超凡脫俗,古樸典雅。
鳳凰古城,又猶如一個人,首先顯現的是外表,接著是形骨,再次是精氣神,最后是智慧與靈魂,越往后,潛藏越深,越難以深入其內部。
無智無勇者,只能看到外表,看不到形骨;有勇無智者,可以看到形骨,卻不問精氣神;大勇少智者,能夠透過形骨感受到精氣神的狀態,但也僅僅如此而已。只有如沈從文先生大智大勇者,方能穿越一道道“墻垣”,進入鳳凰的靈魂。
任何事物的存在除了自身的價值,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甚至還有萬物的靈氣。想想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詩文,我們可以悟到更多山水、更多城池、更多靈魂以外的東西。
日間,曲徑通幽的深街長巷,一幢幢青瓦木樓和琳瑯滿目的商鋪緊緊偎依,仿佛在述說著幾百年來小小古城的富庶繁華。如果說故宮是帝王的天堂,那么鳳凰古城則是平民的樂園。
入夜,沱江倒影下的鳳凰古城更加別具一格,大街小巷,燈火通明。徜徉在光可鑒人的鳳凰古城石板街道上,摩肩接踵的游客沒有慣常鬧市中的喧囂,而是全都悄言細語地感受這古樸民居的無限韻致,一種超然人寰的寧靜悄然而至。有些農家人,點燃激情的篝火,合圍一圈伴隨著悠揚的樂曲,載歌載舞。
在鳳凰古城,我似乎來到了凈界。鳳凰的靈秀穿透形與神,溝通了天與地、光與影,使無生命的景觀充滿了生命的靈氣,讓沱江孕育勃勃生機。給數百年的傳統特色文化注入了靈魂,也帶來了空蒙以外的玄想與哲思,最終給后人留下了無限遐思。
鳳凰古城,儼然就是一幅鋪展在湘西的絢麗畫卷,我如在畫中行走,又似在夢中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