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一人之下》手游版全平臺上線。
不得不說,這款作品的宣傳做的太到位了,除了QQ,APP里,甚至朋友圈里都出現了這款手游的推廣信息,真是避之不及。
這也就不得不提《一人之下》背后的老大騰訊,不管是《一人之下》的漫畫作品,還是后來由日本動畫公司Pandanium做的動畫版本,都被整的火爆異常。
筆者也曾經看過一點,可以,但沒宣傳的那么厲害。當然這只是筆者自己的感受,并不代表《一人之下》本身有什么問題。
將自己旗下的好IP打造成更能吸金的手游,對騰訊來說,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兒,畢竟游戲業務本身也是騰訊整體布局的重要一環。
在強烈的宣傳攻勢過后,《一人之下》的預約人數確實上了臺面,也匹配上了大IP的名號。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樣一部借著IP勢頭想要大火的格斗類手游,卻在開服沒多久,評分暴跌,在TapTap上目前只剩下了4.6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一人之下》的玩家們如此惱火呢?
那還是先從騰訊的宣傳引流說起,當《一人之下》的宣傳,不停的出現在你的手機APP里,粉絲自然不必多說,很多搖擺狀態的玩家,或多或少都會聽過《一人之下》這個IP,他們也有不少人,選擇嘗試一下。
但遺憾是,游戲質量上的不過硬,騰訊反而沒糾結,他們只是單純希望把宣傳,硬生生的轉化為下載量,至于用戶是否留存,那是另一個話題。
這也會讓很多玩家們,在短短的體驗過后,直接刪除了游戲,筆者也算其中之一。
實話實說,游戲的制作質量,或許還可能說出幾條有點,硬聊也還算過得去。但如果玩家玩的游戲多一些,就會知道,《一人之下》里充滿了《火影忍者》、《DNF》等作品里的元素,就像一個換皮縫合怪。
但里面五花八門的氪金,卻是赤裸裸的散發著光芒。
難道,建模粗糙,設定上也有不合理之處,玩法只是拿來主意,就能賺到錢了嗎?
或許還真能,否則為何那么多中國的手游制作廠商,總是用這招,還屢試不爽呢。在多年前,筆者在研究手游,把排行榜上前面的游戲,全都下來玩,大部分的游戲,根本無法堅持。
納悶的是,人家的流水,盈利這些,竟然都是天文數字。不得不說,也許我國的人均生活水平,確實高,也遠遠超過了筆者的想象吧。
如果,游戲制作廠商以換皮就能賺錢,來作為制作游戲的規則,那么確實難有質量可言。
可能有人會覺得,筆者玩一會兒,就刪除了游戲,不足以評論。你硬要說,后期玩法才豐富,筆者也真沒話,但這樣的作品,真心不太好堅持。
總之,個人的感受,就是缺乏誠意的一款作品。
不知從什么時候,對于氪金手游,最近還流行起了一種言論,就是充幾百塊錢也一樣能玩。好像大幾百塊錢幾步,是標準的開局。那些哭著喊著,救命錢被孩子充了游戲的家庭,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接著,這種言論還會導向到:充值大幾萬的大佬,其實也不見得都是歐皇,普通玩家,幾百塊錢,也能獲得大佬般的體驗。而且,現在這直接劃賬的充值方式,也真是感覺不到錢的價值和分量。
只能說,不認真做游戲,肯定不會得到游戲玩家的認可,但或者依然會有玩家充值,比如原著IP的忠實粉絲??梢尮P者說,手游如果仍舊圍繞著氪金來玩,那也確實別提什么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