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夷希微原創丨故鄉的路(散文)

故鄉的路

/夷希微

有一條路,想得越來越多,走得越來越少,它就是故鄉的路。
小時候上學,最是期待回家的路。每逢放假,出了校門,和同鄉的同學,背著書包一路往北,走過一個加油站,再往東去兩三里,坐公交回家,走了幾百遍,在記憶里也最深刻。那時候如果有余米,會在車站附近的路邊攤,和同學輪請吃腐竹做的炸串,涂上特制的醬料,可以解饞,別有風味。在北城齊魯園廣場有一條小吃街,里面就有那種炸串,時常去追尋那個味道,有時可喜竟能遇到同鄉,這就是所謂的“他鄉遇故知”了吧,不免會寒暄幾句,哪個村、哪個學校、哪個班,有時會被請十個串,一起追憶這道美味,美好帶著感動,這就是回家的路的味道,彌足珍貴至今難忘。每一次追尋,仿佛在追尋品味青春,在體味那一路的風塵,那一路的情誼,那一路的等待。
慢慢長大了,回故鄉的次數越來越少,那條路也變了,有時變成一條往北的路,有時變成了一條往東的路,有時是一條擁擠的水泥路,有時是一條流暢的柏油路……有些路再也沒重新走過,但不變的是那個中心——故鄉。《羅馬典故》里有句耳熟能詳的諺語叫“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故鄉是我通往世界的“羅馬”,它也有條條大路,不過是輻射著出去的,人生的旅程,一次次從那里起航。
工作以后,基本上都是過年才回去,看看自己的族人,看看自己長大的院子,看看小時候爬過的樹,看看幾乎沒怎么變化的村邊的莊稼地,那里有時翠綠盎然,有時凋零衰敗。就這么一點念想,有他們在,故鄉才有味道,回到自己長大的地方,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自己是誰,看看那山那水,才覺得天地的真切。
疫情三年,回故鄉極少,今年管控放開后,迫不及待地往回趕,發現回去的路變新變寬了,且多了一條高速路,少了一路的顛簸,拉近了我和故鄉的距離,卻多了些寥然陌生。
回去待的時間不長,也和那時上學一樣,只待一兩天就走了,仿佛這個地方就是驛站,短暫地休憩,然后我們整裝待發,總是去往一個和故鄉不一樣的地方。
每次都是要帶走很多東西,仿佛故鄉一直都在被索取,這次依舊如此。大娘給的土豆,姨給的大蒜,舅給的煎餅,叔給的粉皮……安座敬煙禮茶,好言寬慰,統統收下,不是貪心,覺得這才是人的常情,更是故鄉人的禮數。抽出極短的時間挨家轉轉,給長輩拎兩瓶酒,給平輩帶盒香煙,給小輩封個紅包,在這里感受到的是暖,是安,是親,這也就是一直割舍不了的故鄉情。
這些年家族一些年長的長輩離世了不少,每到春節再回到故鄉就不知道該去找誰,他們都健在的時候,去拜個年,磕個頭,問個好就走,也沒有覺得多么不舍,但他們真的不在了,內心卻異常懷念,空落落的,經過他們家門口,他們仿佛還在,又仿佛沒有存在過。但去拜家族的“家堂”,他們的名字赫然已經寫上,卻又是實實在在的構成,又是那么的重要,而自己就是他們血脈的一部分,永遠割舍不掉。
余光中的《鄉愁》寫到“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在一枚方方正正的小郵票里,慢慢地綻放出思念之花,寄托了多少愁思,那種對親人的思念,就是不知道,一封家書能否盛得下濃厚的哀思?又說“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們這一生,付出血濃于水的深情,獲得歷久彌厚的陪伴,關于人與人情感羈絆的這種機緣,又何嘗不是一道美麗的風景,這一生長伴的人,愈顯得珍貴,只有被他們牽著手,才會感覺到溫暖踏實;還說“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故鄉最終還是會變成一個永遠也回不去的地方,那時候就算是堅持著看一眼,也會萌生一種“鄉音未改鬢毛衰,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悲戚,也會催生出物是人非的凋零之感,那一抔黃土,那一縷青煙,還存在著記憶的味道,親人、記憶、熱土,小小的心吶,哪一個能承受得了啊!最后“鄉愁變成一灣淺淺的河道”,淺的任何時候都能涉足,都能清晰可見,都能聞得到它的味道,但卻是一條永遠無法逾越的鴻溝,只能看著它越走越彎,越流越遠,越行越模糊,最后不見。
每每讀到這樣關于描寫故鄉的詩句,總是忍不住情愫暗生潸然淚下。從故鄉東望,是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的蒙山,晴時清晰可見,陰時模糊朦朧,朝霞起萬物燦,夕陽落青山隱,日升月恒,司空見慣了,不覺得多么壯美,但就是不忘。忘不掉村邊的菜地,聽蟲叫蛙鳴,捉蝴蝶蚱蜢,我就那么小,鉆進去就不見天地了;忘不掉夏秋時節,鋪個藤席躺在地上,看牛郎織女,看獵戶北斗;忘不掉媽媽手拿著蒲扇,輕輕地搖曳,給我撲打飛蚊流螢,爸爸赤胸坦腹,喝著大葉茶,和鄰居家叔叔談天說地。伴隨著輕搖的扇風,一陣陣茶香撲面而來,永遠吸不夠的那種香味,慢慢地進入夢鄉,睡眠中,就是被蚊子咬幾口,也不覺得癢痛,不像現在的蚊子嘴這么叼毒,那時候覺得清涼油是好東西,涂抹一點就涼爽無比,然后翻個身,呼呼地睡到天亮。也不知道幾點回得屋,也不知道誰把我抱回到床上,那時候爸爸媽媽身體都很健康強壯。
一個家的組成,無外乎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一家人在一起,好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家,聽起來好像也不錯。但爸媽總想回去那個叫故鄉的地方,那里有我們的一個家,我們叫“老家”,我也會帶著孩子回“老家”,過節尤甚,仿佛無論一家人在哪里,有多少個家,這個才是最好的。在其他的地方購置的田產,可以變賣,可以放棄,唯獨故鄉這個不行,仿佛這就是家的命根子,哪怕那些熟悉的人慢慢走散了,那些常走的路被修改面目全非了,但只要回去故鄉那個叫“老家”的地方,心里就覺得踏實,最后“老家”和“故鄉”就融為一體,再無分別。
物是人非的凄涼,阻擋不住對故鄉的深情,這是一種根的理念,每個人都扎得很實,有時候這種扎實,會以一個家族為單位,所有的人都會悉心忠誠地守護,哪怕走得很遠,離得很遠,這個地方隨時都可以把自己的魂招回來,自己的魂也隨時可以找回來。
村邊有條河,小時候曾多次站在岸邊極目遠望,看它蜿蜿蜒蜒究竟流向何方。許多年過去了,自己感覺走了很遠,有一天突然發現,它竟然流到單位前面的這條叫“祊河”的河!我驚嘆不已,又感動萬分,這是天意,是緣分,把小時候的自己連了起來。人生有時候就是這么奇妙,走得再遠,總會有一個東西把自己的過往聯系起來,有時會是一個人,有時會是一條河、一棵樹、一本書,或者是一輪皎皎明月……我們都能找到曾經的自己,其實是找到了自己的魂,找到了故鄉的魂,也找到了回故鄉的路。

【作者簡介】沈洪亮(男),山東平邑人,筆名夷希微、四四,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臨沂市作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師,國家心理咨詢師。喜詩歌散文,不拘形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旅行多遠,難忘故鄉
渭南文壇 | 故市鎮,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作者/史曉紅 主播/寧靜致遠
散文:鄉愁——魂牽夢縈的地方
遍地鄉愁
溫情脈脈裁冰雪
名家朗誦“百感鄉愁”打油詩:蝸居高樓著心魔,思念村前那條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正镶白旗| 衡阳市| 五华县| 神木县| 武清区| 舒兰市| 九江市| 南通市| 营山县| 乐清市| 台江县| 班戈县| 玉山县| 兰溪市| 清原| 镇赉县| 班玛县| 青浦区| 达拉特旗| 武胜县| 溆浦县| 贺州市| 青龙| 定襄县| 临江市| 虎林市| 五台县| 沐川县| 衡山县| 民权县| 当阳市| 梓潼县| 额济纳旗| 盐池县| 东莞市| 东安县| 舒城县| 德钦县| 东莞市|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