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故事來到了人類已經可以很輕松地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時代了,科技已經發展到弗洛伊德博士以每小時幾千英里速度飛快地離開地球,卻還能通過“新聞板”(有人說,這是最早的iPad)在百萬分之幾秒的時間里,讀到任何他喜歡的報紙頭條。
在月球上的克拉維斯基地,人們在二十英尺深的地底下發現了一塊神秘的板子,這塊漆黑的板子“根本無法分辨其成分到底是石頭、金屬、塑料,還是人類尚一無所知的什么東西”。
唯一能確定的,是這塊板子埋下去的時候,根本還沒有人類。
當這塊代號為TMA-1的板子在深埋了三百萬年之后第一次見到黎明的時候,奇特的事情發生了……
為了尋找答案,“發現”號宇宙飛船朝著遙遠的方向出發了,在茫茫的宇宙間漫游,飛船上的戴維·鮑曼等人會遭遇怎樣的經歷?最終又會到達怎樣的地方?
人類文明究竟是自然演化,還是更高級文明的一場實驗?宇宙文明演化的終點又在哪里?
我們究竟從哪兒來?要到何處去?
……
這一切的問題,似乎都能在書和電影中找到答案,然而又似乎不那么確切,尤其是結尾,真的很令人疑惑。
好在作者阿瑟·克拉克留下了一句話:“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2001:太空漫游》,那一定是我們弄錯了。我們提出的問題遠超過我們給出的答案。”
看來,看不懂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