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兩年前體檢發現了2公分的腸息肉,隨后就放任沒管,今年年中在醫院做了腸癌篩查,結果呈現陽性!當時還抱有一絲僥幸心理,直到出現“總想跑廁所”的不適感,才來到醫院就醫,差點演變成腸癌。
這是前幾天熱搜上的一條新聞。現在我們的國家、網友朋友們越來越重視健康,也認識到防癌篩查的重要性,這是進步,也很開心。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重要性,總覺得一切事情都可以“拖一拖”。
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結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是也有很多網友對這一檢查方法表示了嫌棄及不適:
“聽說檢查這個需要脫褲子,我都這么大人了,這也太丟人了,傳出去不得笑掉大牙”
“好像還得吃瀉藥,好多人都吃吐了,我可不做”
“一根棍子在肚子里捅來捅去的,太難受,算了吧”
雖然網友們對腸鏡有諸多挑剔,但是,一次腸鏡檢查可使17年內腸癌風險降低30%。
腸鏡有助于篩查和腸癌,不必害怕或覺得羞恥
中醫腫瘤專家李忠教授表示,大腸息肉本身并不可怖,臨床中也比較常見,只要我們及時處理就可以得到很明顯的改善。但若放任不管,大腸息肉會逐漸演變成結直腸癌,95%的結直腸癌都是由腸息肉一步步演變而來。從小小的腸息肉演變成腸癌,一般需要5-15年的時間,如果我們能早點發現并及時處理,是可以將這條癌癥演變鏈切斷的。
另外,大家大可不必過于害怕腸鏡,腸鏡進入腸道后,能夠清晰地觀察整個腸道內壁,很多微小的病變也逃脫不了腸鏡的“火眼金睛”,炎癥、潰瘍、息肉、癌腫等都可以通過腸鏡觀察到。
腸鏡還有個優點,進入腸道后可以控制角度并且可以去病理,覺得哪塊有問題就可以取一塊帶出來,有息肉也可以切除。缺點就是疼痛,不過現在有無痛腸鏡,患者可靈活選擇。
很多患者會覺得,我沒有不舒服,就算有息肉也不用管,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我們前面已經說了,很多腸癌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對于這種潛在的危險,我們當然要不留情面將腸息肉盡快切除,還應持續觀察。
腸鏡前的檢查,十分重要!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做腸鏡之前一定要清理干凈腸道,關乎腸鏡成功的關鍵。
1、檢查前3天注意進食無渣或低渣飲食,不吃粗纖維食物,如韭菜、芹菜、竹筍等;不吃帶籽水果,如獼猴桃、火龍果;不吃堅果、碳酸飲料等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不吃玉米等雜糧食物;不吃油炸食物等。
2、可以吃一些纖維較少的食物,如面條、稀飯、雞蛋、饅頭等。
3、在檢查前一天晚上或檢查當天會服用瀉藥,包括甘露醇注射液、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磷酸鈉鹽口服液等。具體服用方法相關醫院會介紹,在這里不做過多講解。
4、如何判斷腸道是否干凈?觀察最后一次排便時,若肉眼無糞便,水無色或淡黃透明水樣便,不渾濁,此時的腸道是合格的。如果還不合格,就需及時將情況反映給醫生。
5、保持良好心情,放松,精神不要過度緊張,否則會對檢查造成一些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沒有癥狀,建議40歲以上的人檢查一次腸鏡,若無異常,可5-10年復查一次,或遵醫囑,期間若有大便習慣改變、便血等癥狀,需要盡快再次去醫院檢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小癥狀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