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坡縣之前,聽人家說“只有窮人和中產才會想著移民美國,真正的富豪都傾向選瑞士和新加坡”。
我當時還不太理解這個意思,來了之后發現還真是這樣,富人最擔心什么,征稅和財產充公啊,有什么地方能像小坡這樣稅低又安全呢?
光我在這里眼見和聽聞的亞洲土豪生活,都夠寫滿一大本日記簿了:一學妹,從小被送到澳洲生活,成年后來坡讀大學,家庭背景不詳,只知道她在這兒的家,光衣帽間就有88平。
她還養了16只貓和狗,奮斗目標是讓她的貓貓狗狗過上王子和公主般的生活,我只知道“為XXX崛起而讀書”的,如此清新脫俗的人生目標還是頭一次見。
我一個本地房產經紀人胖友,接待了一位將軍的小妾,此女見面開門見山,說要買3套相連的私人公寓,要求不走轉賬不貸款,全款一次性付現金,而且是美金。
這可把朋友難壞了,因為這么大額又這種情況的她還是第一次見,就算移民局不查,稅務局也會過問的,處理不好她執照都要受影響,于是就這樣,送到嘴巴的鴨肉飛走了。
對了,學妹和這位將軍的小妾都來自同一個國家叫緬甸,就是前陣子不太安生的那個地方。
但這兩人都屬于還算低調的,生活中就算遇到了不講出來也沒人知道,但有一種土豪是根本不用你去挖,就會主動曝光的。
比如前兩天轟炸媒體圈的來自內陸的神秘買家,豪擲15億軟妹幣一口氣買下烏節路德雷葛園的一整棟豪華公寓,單價約25萬軟妹幣一平。
傳聞此公寓一共才20套房子,一層一套,一套使用面積300方左右,最大的特色是自帶270度定制的 '空中私人花園',長滿了熱帶綠色植物。
而每層都有三個有機形狀的陽臺提供綠色景觀和交叉通風,每戶的景觀都不一樣,于是乎這個大土豪就把它們全部買下來了,留著看看到底有多不一樣。
#豪宅是長這樣的#
15個億只是純買價,因為買主是外國人,還要繳23%的稅(20%海外買家稅+3%印花稅),也就是說,他還要再多給至少3個小目標的稅。
貴是真貴,不過地段好也是真好,房子不遠處就是貓廠前聯合創始人孫T宇,也就是彭L老公買的那個復式大平層(兩棟豪宅引發的大亨往事。)。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還特意跑附近看看這個帶空中花園的樓盤長啥樣,結果沒資格上去,因此啥也沒看到,就看到豪宅陽臺那貝殼般的白肚皮。
替這位大土豪算了一下,買家是拿到了開發商20%的折扣,也就相當于是把額外的稅金抵掉了,而現在新幣兌人民匯率一直走低,達到了4.8,而我來的時候還是5.1,人民幣升值讓大土豪無形中賺了一筆。
現在后疫情期大環境都不好,他以好價錢買入了房產,等過個三四年,經濟從衰退中恢復了,市場好轉了,不管是出售還是抵押,價格都不會差的。
——怎么算這筆買賣都是劃算的,畢竟窮人買房才考慮能否承擔得起,而富人考慮最多的是這筆投資的長期回報是否可以。
這則新聞也讓我想到了土豪在國內和國外的差距,同樣的事情,如果是發生在國內,是絕對不會被曝光的,就是不小心被曝了,事后也會被壓下去的。
記得當年杭州的武林壹號頂層復式有好幾套都被同一個買家拿下了,幾個億的錢吶,一次性付清了,為此還專門有網媒來八卦,結果稿子發出來5分鐘就被滅了,買主找上門來要求刪的。
為啥國人講究“悶聲發大財”和“財不外露”呢?
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心里,都接受不了別人比自己過得好的,就算能接受了,也帶有一種自我欺騙,那就是:你過你的,不要讓我親眼看見。
所以要低調不要讓別人知道,富人的利益才長久,如果你生怕別人不知道,讓窮人連自我欺騙都欺騙不了的時候,公憤就來了,沒事也給你找出茬來,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所以很多老派富豪在國內都很精明,一方面把自己的生活遮的嚴嚴實實,不讓你看見,看不見就沒有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另一方面,要么哭窮賣慘要么搞慈善,讓你覺得和他的差距沒那么大,這樣才能籠絡人心。
但到了國外就不一樣,一方面這里比較保護私人財產,錢怎么來的不關心,只要能證明是你自己的,就不擔心失去。
另一方面,這里有錢人太多了,大家都見怪不怪了,反正關心了你的錢也不給我花,那還關心個啥,都抱著這種心理,所以土豪們反倒安全了。
我就不一樣,我不關心你錢怎么來的,但特別關心是怎么花的。
比如這周就見了幾個在這低調生活的小姐姐,對她們那個階層的生活,又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文章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圣淘沙別墅里的金絲雀》吧,想看么?
寫了那么多篇八卦,今晚破例征一次稿費,最低1元起,人數超過200,咱就火速更在下一篇。
畢竟為了寫這個故事,我來回打車費加請喝茶,都不止這個數了,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