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老,發先白,頭先禿,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各種洗發水、護發素、發膜、營養水、精油都用了個遍,但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頭發的問題不僅僅出在頭發本身,更和五臟氣血的盛衰有著密切聯系。因此我們想解決脫發、白發等的問題,更應該從內在著眼——以內養外,內外兼修。
Part 1
白發、脫發的內因
發為血之余:
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主要依賴于肝血的濡養。年輕時肝血充盛,則頭發茂密,黑亮有光澤;年老體衰時,肝血不足,則頭發變白并易于脫落。
發為腎之華:
《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認為體內腎氣的盛衰,能通過頭發的狀態顯露出來。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可見,人不同階段頭發的榮枯變化,也與腎氣的盛衰有直接關系。
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可以互相資生。腎精充足肝血便得到滋養,肝血充盈,血能化精,腎精才能充盛。
肺主身之皮毛:
《素問·痿論》提出“肺主身之皮毛”,強調肺與皮毛之間具有密切關系,雖說重點在皮不在毛。不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毛發必須附于皮上,因此自然也與肺也密切相關。
當然了,身體上的任何問題都離不開脾胃,畢竟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如脾虛氣血生化乏源,自會影響毛發的生長。
由此可見頭發的問題關聯甚廣,并不是單一的。同樣是脫發、白發,每個人的主因往往不同,因此市面上一些驗方有些人用著有效,但有些人就沒有效果,所以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到更有針對性的方法。
Part 2
白發、脫發的應對
一、肺胃內熱型
或因食辛辣溫燥食物而導致血熱,或因情志郁結,五志過極化火。血熱而生燥,毛發缺少滋養就會變白。
其它表現:
口干口渴,易生痤瘡或皮膚癤腫,流鼻血,舌紅苔黃,便秘等。
建議:清熱涼血
1、梅花針扣刺:
對于白發、脫發比較集中的區域,可以用梅花針叩刺。如無明顯集中區域,可全頭叩刺。
2、董氏特效穴:
靈骨穴、大白穴,駟馬,四花,三頂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3、茅根公英茶:
配方:白茅根2克、蒲公英2克、大棗2克
用法:熱水沖泡,代茶飲用。
4、外用洗發方:
用等量的桑葉、側柏葉,一起加水煮,沸騰后去渣,用藥水洗頭,堅持使用一段時間,長則三四個月,短則一兩個月,即可生發。
二、肝腎陰虛型
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失養(熬夜、過勞、房事過度、情志不調等),或因年齡偏高,導致肝腎陰虛,精血不能上榮滋潤毛發,故而脫發、白發,頭發干枯等。
其它表現:
腰酸,足跟痛,牙齒松動,耳鳴,頭暈等證候。
建議:滋腎養肝
1、董氏特效穴
手解,腕順,上三黃,下三皇,小三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枸杞菊花茶:
配方:枸杞10粒、菊花1朵
用法:熱水沖泡,代茶飲用
還可以吃些黑芝麻丸、桑葚龍眼膏、玫瑰阿膠糕。
3、藥灸:
用下元艾灸會陰部位
可參見:通調全身的兩種絕妙的灸法,增加免疫力,為身體注入更多能量
4、固發美發引導功:
預備式:坐在地上,兩腿向前伸展,腰部伸直,兩眼平視前方,雙手拇指彎曲,其余四指將拇指包住、握緊,放在大腿上。然后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閉口,以鼻緩慢深長地呼吸,意念集中在呼吸上。
行氣導引:雙腿分開約與肩膀同寬,然后上身前俯,雙手按在小腿上。頭隨之向下低,用力插到兩腿中間,頭頂著地。保持這一姿勢一段時間,然后直起上身,仰頭,收回手臂。如此為一次,連續做次。
收功:身體恢復成預備式,全身放松,再休息片刻就可以了。
此功有利于引氣下行到腰腎,使腎氣充實,骨髓充盈,自然可以使發根堅固,還能引精氣上升,潤澤全身,向上榮養頭部,使發色烏黑。
本功法選自《氣到病除:圖解172種古法導引強身術》
三、氣血兩虛型
或因脾胃虛弱,或因飲食不節,或因久病大病失養,導致氣血不足,不能上榮滋潤毛發,故而脫發、白發,頭發干枯等。
其它表現:
乏力、氣短、頭暈、唇淡、舌淡、脈細無力等證候。
建議:氣血雙補
1、董氏特效穴
靈骨穴、大白穴,火腑海,駟馬穴,大三通,四花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桂圓紅棗茶
配方:桂圓2粒、紅棗片2克、玫瑰花1朵
還可以吃些人參桂圓膏。
3、藥灸:用臍灸灸肚臍,調理脾胃。
可參見:通調全身的兩種絕妙的灸法,增加免疫力,為身體注入更多能量
四、濕熱型
或因喜食肥甘之品,或因感受濕熱之邪,導致體內濕熱過重,濕熱之邪上蒸于肌膚,阻礙氣血,而致脫發,白發,頭發干枯或油膩等。
其它表現:面部多油、痤瘡,舌苔黃膩等。
建議:清熱利濕
1、梅花針扣刺:
對于白發、脫發比較集中的區域,可以用梅花針叩刺。如無明顯集中區域,可全頭叩刺。
2、董氏特效穴
四花穴、上三黃,駟馬穴,三頂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3、公英陳皮茶
配方:蒲公英2克、陳皮1克。
用法:熱水沖泡,代茶飲用。
4、外用洗發方:
發不落秘方:
慈禧太后曾因吃了太多山珍海味,導致頭發油脂較多,不但愛掉還缺乏光澤。為找尋能讓她擁有一頭秀發的秘方,慈禧多次下詔征集各地名醫給她醫治。其中《慈禧光緒醫方選議》里的“發不落秘方”就是慈禧太后喜歡用的宮廷秘方之一。
將榧子3個,核桃2個,側柏40克,共同搗爛,浸泡雪水中備用。可用浸液洗頭,也可以蘸取梳頭。此方適于因濕熱而導致脫發的人。
馬齒筧煮水
將馬齒覓泡水半小時,煮開,放置常溫,將頭泡入水中5分鐘,在像平時洗頭一樣,清洗干凈。
馬齒覓有著清熱解毒的功效,用馬齒覓洗頭主要是治療因為氣血熱導致的白發、脫發問題。但因馬齒覓性涼,一個星期用1次即可,不能過度使用。
Part 3
頭發的日常養護
除了以上的這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從生活習慣上改變,包括上述的種種病因,如嗜食肥甘厚味,熬夜、房事過度、情志不調等等。
此外平時還要注意對頭發的保養。
《老老恒言·盥洗》說:“養生家言發宜多櫛,不宜多洗。
櫛就是梳、篦的意思。《諸病源候論》也說:“千過梳頭,頭不白”。常梳頭能疏通氣血,散風明目,榮發固發,促進睡眠。
梳頭也是有門道的,頭頂的經絡在中央在線有督脈,中線兩側一寸左右各有一條膀胱經,頭側到耳朵上方是膽經和三焦經的區域。必須順著經絡的方向來梳,由前往后,不論梳中間還是兩側,都應該從額頭的發際起一直梳到頸后的發根處。
可用手指梳頭,力在指腹,不要將力氣浮在指尖和指甲上,會傷到頭皮。如果用梳子,最好選用牛羊角梳子或天然材質的木梳、玉梳。梳發時間,一般可在清晨、午休、晚睡前,或其它空余時間皆可。
洗發不過勤,因為皮脂每天順著頭發分泌大量脂酸,除有潤發作用外,還可抑菌。洗頭過勤會把皮脂洗去,對頭發不利。一般而言:
干性頭發,宜10~15天洗一次;
油性頭發,宜5天洗一次;
中性頭發,宜7天洗一次;
年老體虛者,沐發次數可適當減少。
洗發水溫以37℃至38℃為佳。水溫太低去污效果又差;水溫過高會損傷頭發,使其變得松脆易斷。
洗發后宜在背風處用干毛巾把頭發上的水分擦干或吸干。很多人洗完頭發后為了貪快,用風筒最高溫度檔吹頭,事實上高溫容易加重脫發,而且也容易帶走更多水分,使頭發易折斷、枯黃。
從內而外解決白發、脫發的問題,其實也是在調理五臟在氣血陰陽上的偏頗,提升的不光是外貌,更是健康,而且只要方法對了,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人美發的標準是:發多而有光澤,發粗而密集,發長而秀美。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這樣的好頭發!
好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