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五下第六單元整體解讀與教學規(guī)劃本單元的導語是“思維的火花跨越時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 這句話的關鍵詞是“思維”,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思維一詞指的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知活動的過程。”思維是從社會實踐中產(chǎn)生的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有一句話“語言文字運用和思維密切相關,語文教育必須同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其實,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圍繞“思維火花”這樣的人文主題編排組織學習內(nèi)容,旨在讓學生通過閱讀和學習,學會認識和分析文本中人物的思維,從而提升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然后將學到的思維方式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來,學以致用,提高解決具體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指導現(xiàn)實生活。這個人文主題既是本單元要落實的學習目標,同時也是學生的成長目標。本單元選編了三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章,分別是《自相矛盾》《田忌賽馬》《跳水》。此外,還安排了想象類習作《神奇的探險之旅》以及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編排這樣的內(nèi)容,不僅僅是為了落實提升學生思維的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為了落實具體的閱讀訓練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與之相應的表達訓練要素“根據(jù)情境編故事,把事情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寫具體)。”本單元閱讀訓練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這句話中的兩個半句,有密切的關系。先看要素的前半句“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人物的思維過程,指的是當人物遇到具體問題時,觀察并分析當時的客觀條件,用適宜的對策解決問題的思路歷程。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過程主要表現(xiàn)為從直覺思維到形象思維,再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邏輯思維)過渡。比如三下第一單元閱讀訓練要素是“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第五單元“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到四上第一單元“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這些都是在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五年級上學期,第三單元要求將“創(chuàng)造性復述”與“縮寫故事”同時進行,則體現(xiàn)了往抽象思維的轉變。五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第五單元是圍繞人物表現(xiàn)來了解人物內(nèi)心和特點,在本單元是“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顯然又提高了要求,課文的學習從內(nèi)容層面進入思維層面,對人物的分析不能只是寬泛的感受,而是要從課文中找到描寫人物言行、描述客觀條件的關鍵語句,從中得出關鍵信息,以此推測人物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zhì)。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屢次選作教材的經(jīng)典。如果從不同角度學習,就有不同的價值。但是既然放在“思維火花”這個單元,教學時的目標也應當指向語文要素,而不能隨意擴展。比如《田忌賽馬》這篇課文,改編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入選過北師大版、語文a版、長春版等多套語文教材,這些版本的課文內(nèi)容基本一致,教學時的目標除了學習《田忌賽馬》體現(xiàn)的智慧,還有“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來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點”這樣的目標。不過本次統(tǒng)編版教材與其他版本選文相比,有較大的改動,更加尊重《史記》原文,刪掉了很多編者人為添加的修飾部分,比如“挖苦”“輕蔑”“譏諷”“得意洋洋”“垂頭喪氣”等表現(xiàn)人物狀態(tài)的詞語,統(tǒng)編版教材用簡練的話語將目標集中到故事上,引導學生思考人物的思維過程,與本單元閱讀訓練要素相呼應。這是我們在教學時應當注意的。另外,《跳水》這篇課文也是如此,這是托爾斯泰的經(jīng)典短篇小說,放在“思維火花”這個單元學習,我們也應該把重點放在推測船長當時的思維過程上面。再看后半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有關“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這一范疇的閱讀訓練要素,統(tǒng)編版教材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做出了循序漸進的設計安排——從上表中可知,統(tǒng)編版教材從中段就開始有計劃地安排“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訓練要素,整體呈現(xiàn)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特點。因此在學習時一定要瞻前顧后,注意前后勾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比如四上第七單元的“導語”中,明確提出“關注人物和事件, 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的學習要求。在單元“交流平臺”中,則以對話的形式,對把握文章的主要方法作了歸納總結:題目有時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也能幫助我們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把文章中的幾件事連起來,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了。到了四下第六單元則提出“學習怎樣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的學習要求,這里的文章變成了“長文章”。五上第三單元閱讀訓練要素也提到“了解課文內(nèi)容”,旨在加強對已學方法的遷移與運用,不斷提升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五下第二單元《草船借箭》課后思考練習題“默讀課文,按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景陽岡》課后思考練習題“按照故事的發(fā)展順序,把下面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再簡要地說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喝酒—( )—( )—( )”。再看本單元課文《跳水》的課后思考練習題“默讀課文,想想這個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局;把下面的內(nèi)容填寫完整, 再講講這個故事:水手拿猴子取樂—( )— ( )—( )” 。這幾道題目可謂是一脈相承,從學習到運用,加強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穩(wěn)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本單元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前面,還有“加深”這個詞語,可見對學生的理解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聯(lián)系單元閱讀訓練要素的前半句“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將兩個半句合在一起來看,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有助于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這兩個半句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那么,如何在本單元落實這一閱讀要素呢?在閱讀文本時,想要推測人物的思維,就要分析人物的言行以及當時的客觀條件。因為人物的語言、行為是其思維的載體,當時的客觀條件是人物思考并采取行動的依據(jù)。因此,落實本單元閱讀訓練要素,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找到課文中描寫人物言行、描述客觀條件的相關語句,重點分析這些關鍵語句,從中得出關鍵信息,將這些關鍵語句和信息作為推測人物思維過程的依據(jù),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下故事和人物的思考過程。如果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參考文中關鍵語句,有理有據(jù)地講出人物的思維過程,自然也就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比如《自相矛盾》這篇課文,可以抓住楚人及問者的語言來推測思維。“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從問者的這句話可知,他抓住了楚人夸耀“無堅不摧之矛”與“無物不陷之盾”不能并存的矛盾,問出的這個問題,使得楚人“弗能應也”,從中可以推想出問者的思維過程。學習《田忌賽馬》一文,可以先從文中找出孫臏觀察到的客觀條件(齊威王與田忌的馬腳力相差不多、兩人的馬都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等),然后,借助課后題的圖示推想孫臏制定計策的思維過程。課后第二題“默讀課文。把齊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賽馬的對陣圖標畫出來。想一想: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diào)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為勝了?”這里用圖示化的方法,便可得知孫臏的思維過程,在田忌與齊威王賽馬實力相差不算太大,且齊威王沒有改變賽馬出場順序的情況下,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的方式,保證了田忌三局兩勝的的整體優(yōu)勢,這就是孫臏制定計策的思維過程。學習《跳水》一文,教師可以先結合課后習題一,幫助學生梳理出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再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猴子表現(xiàn)、孩子情緒、水手們“笑”的相關句子。越來越放肆的猴子讓孩子的情緒從“生氣”到“惱怒”再到“氣極”,而水手們的哄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孩子最終做出危險的舉動。學生了解了這些具體情況,就可以在此基礎上推測船長的思維過程,明白他讓孩子“跳水”這個辦法的好處:如果船長當時讓孩子往回走,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緊張從甲板上掉下來,反而不如跳進海里,因為水手們可以救他。而按照常理,孩子不會輕易跳海,正好船長端著槍“威脅”,才導致孩子跳下海然后被救了上來。此外,文中還有描寫客觀條件的細節(jié)值得關注,比如此時的海面情況是“風平浪靜”,這是一艘“環(huán)游世界后往回航行的船”,由此可以推想船上的人員相處默契、經(jīng)驗豐富,這些也是船長做決策時的依據(jù)。聯(lián)系整個故事中出乎意料的轉折、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對本單元的習作描寫也提供了可借鑒的范式,并且還是與六年級學習短篇小說單元的一種呼應。有了對閱讀訓練要素的細致分析,理清了要素中包含的方法、路徑和學習要抵達的程度,再結合單元人文主題和選文內(nèi)容的共性特點,就可以嘗試將方向性的、籠統(tǒng)的“要素”,細化為可操作、可表現(xiàn)、可評價的具體單元閱讀學習目標。單元閱讀學習目標細化如下:1.閱讀思辨類文章,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學習思考問題的方法,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霓k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2.找到文中描寫人物言行、描述客觀條件的相關語句進行分析,并依此推測人物思維過程。3.通過閱讀思考,梳理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內(nèi)容和人物的思維過程。本單元的表達訓練要素是“根據(jù)情境編故事,把事情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寫具體。”這個習作訓練要素是與單元閱讀訓練要素相關聯(lián)的。在閱讀學習時,通過分析描寫人物言行、描述客觀條件的句子可以了解故事人物的思維過程,習作中則反其道而行之,要想使得讀者看明白人物活動的思維和邏輯,則要精心設計人物的言行舉止,要想使文章情節(jié)合理,則要寫好具體情境(客觀條件)。這樣才能既做到情節(jié)的連貫性,又要做到情節(jié)的轉折,最好還能寫出人物心情的變化。本單元習作主題是“神奇的探險之旅”,屬于想象類習作。統(tǒng)編版教材中,與本單元在縱向上有直接關聯(lián)的表達訓練要素梳理如下:從此表可知,想象類作文是統(tǒng)編版教材中的重要習作內(nèi)容,貫穿三年級至六年級,且難度和要求也是逐漸提高,體現(xiàn)了從單純關注故事到注意謀篇布局的轉變。可見統(tǒng)編教材的想象作文,在強化整體性的同時又凸顯階段性。這次的習作“神奇的探險之旅”有三個關鍵詞。一個是“神奇”,要寫出想象之奇;一個是“探險”,需要注意故事發(fā)生的情境;一個是“旅行”,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要寫出情節(jié)的變化。教材構建了細致可操作的支架,從如何確定探險故事主人公,到場景、裝備、險情的構想,到情節(jié)的構思,都做了提示和引導,使學生的想象不至于過分跑偏,在神奇的基礎上又不失合理性。同時,教材也給予了學生選擇的自主權。另外,氣泡部分提醒學生可以創(chuàng)作自己的書,體現(xiàn)了統(tǒng)編教材一貫重視“發(fā)表”鼓勵創(chuàng)作的傾向。除了與閱讀訓練要素關系特別緊密,這次的習作還能與語文園地中的詞句段運用第二、三題一起學習。詞句段運用部分的第二題,兩個例句一個寫出了時間的快,一個寫出了時間的慢,都是非常細膩的心理感受,正好可以照應到習作要求中“最好能寫出心情的變化”這點。因此可以放在習作部分學習。第三題是葉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例子。從中可以看出修改文章時要合理劃分段落、恰當運用詞語、表達清楚句義、正確使用標點等注意事項。對于文章的修改,統(tǒng)編教材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的。從三年級上、下冊的練習題中開始修改句子,四年級下冊開始學習修改段落,到五年級本單元這里有了完整篇章的修改,引導學生逐漸梳理“篇”的意識。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細化本次習作的具體學習目標:1.知道探險故事的基本構成(如人物、場景、裝備、險情等),能夠創(chuàng)造情境編寫一個驚險刺激的探險故事。確定探險故事中性格各異的主人公,組成故事中的探險小隊。2.從場景、裝備、險情、求生等角度思考探險具體情境,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用思維導圖等方式幫助構思探險歷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把事情發(fā)展變化從過程寫具體。3.借鑒《跳水》或其他文章中表現(xiàn)氣氛緊張、人物心情變化的寫法,讓故事情節(jié)更加吸引人。根據(jù)以上對于人文主題、語文要素(閱讀、習作)的解讀以及細化的目標,在規(guī)劃本單元學習教學時應注意讀寫結合、學以致用、靈活使用教材。讀寫結合。閱讀學習時,通過分析人物言行、客觀條件使學生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然后在習作中來創(chuàng)作符合邏輯的人物言行和曲折情節(jié),也就是用閱讀學到的方法,來指導寫作。學以致用。本單元主題是“思維火花”,目的指向?qū)W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和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閱讀中學到的思考方法,應在學生的實踐中落地,指導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當學生遇到現(xiàn)實中的問題時,能夠運用恰當?shù)姆椒ㄈソ鉀Q,形成最優(yōu)決策。靈活使用教材。這里主要指的是語文園地的學習。比如交流平臺部分可以融入《田忌賽馬》《跳水》兩篇文章的學習中;詞句段運用第一題、日積月累與《自相矛盾》一起學習,幫助學生了解古代文化常識;詞句段運用的第二題、第三題則在習作前、后進行學習。為了循序漸進、扎扎實實落實單元語文要素所指向的學習目標,可以這樣規(guī)劃整個單元的學習活動:板塊一:自主預習,激發(fā)學習期待。(1課時)2.通讀文章,了解單元的整體內(nèi)容,形成合理的目標和期待,聯(lián)系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與生活積累,與同學交流本單元閱讀、習作任務,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3.自主學習字詞、讀通課文,閱讀課后習題、語文園地交流平臺相關內(nèi)容板塊二:細讀課文,落實閱讀訓練要素。(6課時,每篇課文2課時)1.學習《自相矛盾》,從語言來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能夠講出故事以及人物的思維過程。之后學習語文園地中詞句段運用部分第一題,了解古代的單音詞與現(xiàn)代的雙音詞存在對應關系。接著學習日積月累部分,了解古代各年齡稱謂,豐富傳統(tǒng)文化常識。2.學習《田忌賽馬》,從文中找出孫臏觀察到的客觀條件,利用課后賽馬對陣圖示推測孫臏制定計策的思維過程,用自己的話講出來。然后,自主學習《圍魏救趙》里的智慧。3.學習《跳水》,找出文中描寫人物和客觀條件的句子,根據(jù)當時的情境,推測船長行為的思維過程,能說出這么做的好處。板塊三:活用支架,創(chuàng)作神奇的探險之旅。(3課時,指導、寫作及修改分享各1課時)1.組隊取名。挑選兩名自己喜歡的隊員,一個是專業(yè)人員,一個是自己熟悉的人,為自己的探險小隊取個喜歡的名字。2.理清思路,想好自己探險去的地方、會遇到的險情、具體的解決辦法以及要帶的裝備,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列出習作提綱。3.動筆寫作,想想《跳水》是如何展現(xiàn)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jié),如何寫出孩子心情的變化的,在自己寫作時突出情節(jié)的轉折和人物心情的變化,心理描寫部分還可以參考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第二題。4.學習語文園地第三題中的修改例文,學習如何修改整篇文章。5.與同學分享習作,互相欣賞,根據(jù)學習的修改方法試著幫助同學修改文章。聽故事學閱讀和寫作鏈接
其他視頻微課鏈接
畫一畫思維導圖,背一背必背古詩(視頻微課)
視頻微課:統(tǒng)編教材四下習作2“我的奇思妙想”
視頻微課:統(tǒng)編教材三下習作2“看圖畫寫一寫”
視頻微課:統(tǒng)編教材五下習作2“寫讀后感”
視頻微課:統(tǒng)編教材六下習作2“寫作品梗概”
視頻微課:統(tǒng)編教材三下習作3“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
視頻微課:統(tǒng)編教材五下習作3“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視頻微課:《草船借箭》2——人物特點
視頻微課:統(tǒng)編教材六下習作3“讓真情自然流露”
名著名師導讀——《呼蘭河傳》(含視頻微課)
視頻微課:統(tǒng)編教材六下習作4“心愿”
蔣軍晶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導讀微課
視頻微課:統(tǒng)編六下習作5“插上科學的翅膀飛”
統(tǒng)編四年級第五單元習作《游________》微課
視頻微課:統(tǒng)編三下習作5“奇妙的想象”
編輯 | 刀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