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世界軍事戰爭史-181》德意志統一戰爭

德意志統一戰爭

強權就是戰爭,這似乎是人類歷史上一條亙古未變的鐵律。在19世紀中葉以前,處于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在統一問題上長期進行著喋喋不休的爭吵,但始終未能形成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的局面。可是,當19世紀60年代普魯士完成了"軍事革命"這個新的軍事強權在歐洲大陸出現之后,它就不再容忍為領土和統治權問題坐而論道了,繼之而起的則是以"鐵血"手段同那些企圖維持德意志分裂狀況的強權國家所進行的一系列武力爭奪。其中主要的有三次規模較大的戰爭。

1.普、奧、丹戰爭

這次戰爭是普魯士、奧地利為奪取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公國而對丹麥進行的戰爭。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位于丹麥南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荷爾斯泰因的居民基本上是日耳曼人,參加了德意志邦聯;石勒蘇益格北部以丹麥人為主,南部以日耳曼人為主,沒有參加德意志邦聯。按傳統,這兩個地區永不分離。正是由于地理和民族的原因,使這兩個地區成了歐洲一些國家注視和爭奪的重點。早在1848—1850年,普魯士就為奪取這兩個被丹麥占據的公國發動了對丹麥的戰爭,結果由于英、法、俄、瑞(典)等列強的干預而遭致失敗。

186311月,丹麥違反1850年和1852年倫敦議定書通過的新憲法,把石勒蘇益格并入丹麥王國。奧普兩國要求廢除憲法,并于186312月派軍隊2.2萬人占領德意志聯邦的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大公國。同時,普、奧兩國開始準備對丹麥發動戰爭。

1864116日,兩國向丹麥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恢復石勒蘇益格的地位。丹麥拒絕最后通牒后,普、奧聯軍6萬余人,在普魯士元帥弗蘭格爾指揮下,于21日越過石勒蘇益格邊界。英、法、俄拒絕支持丹麥的領土要求,于是丹麥在外交上陷入孤立境地。

26日,丹麥軍隊3.8萬人,無力堅守石勒蘇益格附近的丹訥沃克陣地,在德梅薩中將指揮下,經弗倫斯堡撤至迪伯爾附近的設防陣地。一部兵力撤向日德蘭半島北部,防守腓特烈西亞要塞。3月初,普、奧聯軍包圍腓特烈西亞,418日一舉攻占迪伯爾陣地。429日,丹麥軍隊放棄腓特烈西亞,退至阿爾斯和菲英諸島。丹麥艦隊317日在呂根島附近擊敗普魯士分艦隊,59日在黑爾戈蘭島擊敗奧地利分艦隊,但這些勝利都未能決定戰爭的勝負。425日,英、法、俄及交戰各國代表在倫敦舉行和談。512日簽訂停戰協定,有效期到626日止。但和平談判毫無進展。

629日,普、奧聯軍恢復進攻,截至7月中旬占領了整個日德蘭半島。716日,再次簽訂停戰協定;1030日,在維也納簽訂和平條約。根據和約規定,丹麥放棄了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領土要求。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精心策劃下,普魯士故意將荷爾斯泰因讓給奧地利管轄。石勒蘇格益歸普魯士管轄,以便制造預謀中的普奧摩擦。

2.普奧戰爭

也稱"七周戰爭"。這是普魯士和奧地利爭奪德意志統治權的一場重要戰爭。

普、奧、丹戰爭結束后,俾斯麥立即準備對奧作戰。他利用在克里木戰爭中俄國希望得到奧地利的支持而奧未予理睬結下的宿怨,穩住了俄國按兵不動;他向法皇拿破侖三世含糊其辭地暗示,戰后將給法國以領土"補償",換取了法國的中立;他還利用意大利日益高漲的反奧情緒,與意大利結成軍事同盟,共同對付奧地利。186668日,俾斯麥借口奧地利管轄的荷爾斯泰因議會單方討論這一地區未來的問題,破壞了普、奧協議,便派兵侵入荷爾斯泰因。奧地利則在法蘭克福的邦聯議會上提出制裁普魯士的動議并獲通過。俾斯麥宣稱邦聯憲法已遭破壞,德意志邦聯需要改組,并且提出了一個把奧地利排除在外的改組草案。這便成了戰爭的導火線。

617日,奧對普宣戰,戰爭正式爆發。當時,普魯士已有充分準備,能投入戰爭的兵力達63萬;而奧地利所擁有的兵力只有30萬,且620日意大利對奧宣戰后,奧地利不得不將其中的8萬兵力組成南方軍團用于對付意大利。這樣,在力量對比上普魯士擁有明顯優勢。

戰爭開始后,普軍在參謀長毛奇將軍的統率下,兵分3路在波希米亞寬250公里的正面發起進攻:王儲腓特烈.威廉指揮的第2軍團12.7萬人,從東北向明興格雷茨方向前進;腓特烈卡爾親王的第1軍團9.7萬人,從北面向賴興貝格方向挺進;比滕費爾德將軍統率的第3軍團即易北河軍團5萬人,從西北向明興格雷茨方向進攻。622日占領德累斯頓后,易北河軍團與第1軍團合并。隨后,普軍分兩路進攻,其任務是在總決戰中殲滅貝內德克的軍隊,并攻占維也納。

在奧爾米茨附近集結的奧地利北方軍團由貝內德克將軍率領,向前開進迎擊普軍。普軍由于敵情不明和缺乏統一指揮,通過山隘時行動緩慢。貝內德克本來確有把握各個擊破普軍,但是其行動比普軍還要遲緩,致使普魯士各軍團順利通過山口。627日至30日間,普軍在納霍德和明興格雷茨附近發起幾次交戰,迫使奧軍退卻。73日,在薩多瓦克尼格雷茨地域雙方進行了整個戰爭中最大的一次交戰。貝內德克再次錯過了各個殲滅陸續開到并先后投入交戰的普軍的戰機。結果,奧軍慘敗,約1.8萬人戰死,2.4萬人被俘。只是由于普軍指揮失策未能及時組織追擊,奧軍才幸免全軍覆沒。

薩多瓦會戰后,奧軍不得不收縮兵力來保衛維也納。它將北方軍團殘部收集起來,另行編組1個多瑙河軍團,并將從意大利調回的兩個軍編入該軍團。此時,按毛奇將軍的計劃,普軍完全可以一鼓作氣,迅速攻占維也納,徹底摧毀奧地利的統治中心。但是,狡猾的俾斯麥卻不想過份削弱奧地利,而且擔心戰爭拖延過長有引起拿破侖三世武裝干涉的危險。因此,他改變了毛奇的戰略部署,指揮普軍放棄攻擊維也納而轉攻匈牙利。奧地利面對喪失匈牙利的危險,不得不停止軍事行動,于722日與普魯士簽訂停戰協定。823日,雙方在布拉格簽訂和約,普魯士取得了石勒蘇益格一荷爾斯泰因和漢諾威、黑森、納紹、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等地,奧退出德意志聯邦,舊聯邦隨之瓦解。

1867年,成立了以普魯士為中心的北德意志聯邦,其中包括19個邦和3個自由市。

3.普法戰爭

這是普魯士和法國兩大霸權為削弱對方實力,提高和擴大自己在歐洲列強中的優勢地位而進行的一場爭奪戰爭,同時也是普魯士最終取得德意志統治權的決定性戰爭。這次戰爭的前因是在普奧戰爭前夕,俾斯麥為使法國保持中立曾對拿破侖三世暗示過割讓領土,但后來俾斯麥只字不提此事,拿破侖三世因為受騙極為不滿。普奧戰爭之后,雙方的關系一天天緊張起來,都在大規模擴軍備戰,醞釀著一場大廝殺。特別是普魯士,不僅為戰爭動員了大量軍隊和武器裝備,而且參謀長毛奇將軍早已將作戰計劃擬制修改完畢。戰爭是不可避免了。俾斯麥終于在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上為戰爭找到一個"合適"的借口。18702月,俾斯麥派人同西班牙臨時政府秘談,提議請普王威廉的堂兄利奧波德親王去西班牙當國王。這種事情當時在歐洲各國歷史上本來是常有的,然而俾斯麥卻另有企圖。他企圖通過這一計謀使普、西兩國聯合起來,從而造成法國腹背受敵的局面。拿破侖三世感到德國和西班牙親近對自己大為不利,因此向普魯士提出抗議,并揚言哪個國家的人到西班牙當國王,就同哪個國家開戰。其實普王既不知道也不贊成利奧波德接受西班牙王位。73日,西班牙"回聲報"披露利奧波德出任西班牙王位的消息后,即受到普王的強烈反對,利奧波德本人也正式聲明,他不去西班牙當國王。但拿破侖三世對此仍不放心,便命令駐普大使晉見普王,要求普王保證永遠不同意利奧波德繼承西班牙王位,普王拒絕給予這種保證,并將會見情況電告俾斯麥。俾斯麥在與毛奇和陸軍大臣羅恩密謀后,改變原來的電文,使它帶有對法國侮辱和挑釁的口氣在報上發表。此事立即在法國引起震動。拿破侖三世惱羞成怒,于719日向普魯士宣戰。

法軍總司令是法皇拿破侖三世,總參謀長為勒布夫。他們企圖先發制人,集中兵力迅速越過國界,向法蘭克福方向突進,切斷南北德意志之聯系,迫使南德意志諸邦保持中立,全力擊敗普魯士。但實際上法軍動員和集結緩慢,到7月底才集結于邊境8個軍約22萬人,8月初編為兩個軍團,分別由麥克馬洪元帥和巴贊元帥率領。普軍總司令是普王威廉一世,總參謀長為毛奇。

普魯士計劃集中優勢兵力,進攻阿爾薩斯和洛林,力圖將法軍主力殲滅于普法邊境地區或將其趕至法國北方,繼而進攻巴黎。由于普軍動員計劃周密,采用鐵路運輸部隊,至7月底,已于邊境集結3個軍團,約47萬人,且裝備齊全。82日,法軍在薩爾布呂肯地區首先向普軍發動進攻,但并無有力的作戰行動。普軍于84日轉入進攻。法軍在邊境地區不利的陣地上迎擊普軍的進攻,在84日至6日的維桑堡會戰、沃爾特會戰和斯比克倫會戰中一再失利。巴贊猶豫不決,時而決心退向沙隆與麥克馬洪會合,時而決心在梅斯防御。當最后決定向沙隆撤退時,已喪失時機,普軍已逼近。經814日的馬爾斯拉圖爾會戰和818日的格拉沃洛特一圣普里瓦會戰,巴贊軍團被普軍第1、第2軍團合圍于梅斯。麥克馬洪率軍退往沙隆。他原準備誘敵深入,在巴黎城下與普軍決戰。帝國政府擔心繼續退卻會在國內引起動蕩或革命,令其前往解救巴贊。于是麥克馬洪于822日率軍從蘭斯出發前往梅斯。此時從柏林傳來一則假消息。說除圍攻梅斯的部隊外,普軍決心全部向巴黎挺進。實際上普軍第3軍團仍在繼續追擊麥克馬洪的部隊,它向右實施一次大膽的迂回,協同新編成的第4軍團將麥克馬洪率領的法軍連同當時隨軍的拿破侖三世一起圍困于色當。91日,普法兩軍在色當決戰,法軍慘敗。拿破侖三世在色當中央塔樓上升起白旗,同時派人向普王遞交了求降書。92日,拿破侖三世在童雪里村會見俾斯麥,法軍正式投降。在色當會戰中,法軍共死傷1.7萬人,被俘10.3萬人,其中包括39名將軍。

色當戰役是一次典型的完全的包圍戰,它是戰爭史上具有決定性的戰役之一,其影響是巨大的。色當戰役后,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繼續向前推進。這一消息傳到巴黎,人民群眾的革命情緒迅速增長起來。94日,巴黎爆發了革命,推翻了法蘭西第二帝國,成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結束了法國歷史上王朝統治時代。因此,色當戰役是普法戰爭的轉折點。德意志民族統一的障礙排除了,但俾斯麥卻要侵占法國領土,這場戰爭對于普魯士已成為赤裸裸的霸權侵略行動。919日,普軍包圍了巴黎,所到之處燒殺搶劫,無惡不作。掛著"國防"招牌的法國臨時政府不但不組織抵抗,反而出賣人民武裝力量。928日,被普軍包圍的斯特拉斯的法軍投降。1028日,被圍在麥茨的巴贊元帥投降。18713月,普、法正式簽訂和約,法國割地賠款,并解除了正規軍,至此,普法戰爭遂告結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俾斯麥 | 德意志的首次統一
德意志帝國的誕生(下)
德國統一故事:4.3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普魯士靠什么武器打敗法國?
歐洲爭霸(35)終章,普法戰爭,德意志崛起法蘭西隕落
法軍不愿提及的“痛”——色當戰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贺州市| 云龙县| 桃源县| 文登市| 大冶市| 岳阳县| 延安市| 宣武区| 扎兰屯市| 固始县| 剑川县| 西城区| 襄汾县| 嵩明县| 平南县| 西昌市| 泽库县| 玉林市| 双辽市| 嘉定区| 眉山市| 永济市| 安多县| 云龙县| 大英县| 冕宁县| 宁河县| 弥渡县| 西峡县| 镇江市| 黄山市| 武胜县| 崇义县| 卢龙县| 嵩明县| 滨海县| 马边| 丹棱县| 司法|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