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家明
對于不少剛到南寧謀事做的求職者來說,如果有個歇腳休息的地方,再好不過了。2015年12月31日,南寧市2015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創建24小時免費求職公寓項目完工,并將于元旦假期后投入使用。據介紹,凡到南寧市找工作的廣大城鄉求職者均可到公寓入住,24小時內免費食宿,并享受就業信息查詢、就業登記等服務。(1月1日 《南國早報》)
應該說,求職公寓并不是新鮮事物。以“求職公寓”為關鍵詞搜索一下,“交通便利,安全衛生,30~40元/人/天/床,求職者的理想住所”等招租信息滿天飛。而南寧版求職公寓與之最大的不同:一是完全免費。求職公寓由政府主導建設,堅持公益為先,免費對外開放。求職者在登記入住之后,不僅安排免費食宿,還配套有空調、電視、電腦、洗衣機等娛樂功能。
二是,求職公寓還提供就業信息查詢、就業登記等附加服務。如此,求職者就可以在求職公寓完成一站式就業。這無疑是一項釋放雙重利好的善舉。對外來求職者來說,異地求職最大的苦楚就是缺少立足之地,“獨在異鄉為異客、四顧茫茫無人知”。而求職公寓一站式就業服務,則可有效打破求職的“信息墻”,大大提高求職者的就業率。對企業而言,在一工難求的情況下,求職公寓是一個勞動力的富礦,在這里蹲點招工,必然能有效緩解用工荒。
與父輩不同,“新生代”打工者出門在外,不僅是為了賺錢、養家,更需要被城市尊重、包容,需要十足的獲得感,享受更體面的工作與生活。否則,就會選擇以腳投票。試想,初來乍到就被“黑中介”蒙騙,感覺被歧視,“新生代”打工者怎可能愿意長久棲身?而要吸引這部分人,就需要城市管理者通過各種舉措,提高他們的歸屬感和融入感。從這個角度看,免費求職公寓不僅彰顯民生溫度,更是一個絕佳的粘合劑。
當然,目前求職公寓還存在著客容量小、求職者只能入住一次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但瑕不掩瑜,免費求職公寓仍值得推而廣之,成為城市的標配。然而遺憾的是,在南寧將求職公寓進行免費升級、服務加項的同時,許多一線城市依然無動于衷。相反,大量環境臟、條件差、安全隱患多的黑求職公寓大行其道。這不僅意味著增加求職成本和融入難度。更在無形中拉低了城市的溫度,讓用工荒雪上加霜。顯然,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各方都不樂見的。
城市的發展,顯然不只是通過建更多地標建筑、娛樂設施、樓堂館所等硬件建設,扮靚城市,讓城市更養眼。更需要提供更多的民生服務、便民設備建設,提高城市的粘合度,不斷讓城市涌入“新鮮血液”。特別是,隨著勞動力結構的轉變,勞動者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的語境下,城市更需要免費求職公寓等利好來吸引求職者。總之,城市之大在于包羅萬象、兼收并蓄,千萬莫讓勞動者有種“我之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無奈,而要做到將心比心,免費求職公寓無疑是一劑非常管用的粘合劑。(薛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