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威·赫茲里特說:"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修得一個好脾氣,就是一輩子的好福氣!
/01/
如果可以,我們大概都會有這樣一個獨特的技能:
分辨出一個人是否是在跟父母打電話:和朋友聊得熱火朝天,轉身一接起爸媽的電話,立馬變成冷漠臉:"嗯""啊""知道了"沒事兒我掛了啊",一句話蹦不出幾個字。
我們可能也會有類似這樣的體驗:
對不熟的人,即使完全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也會有禮貌地表示:"您說得很有道理",卻會直接懟好朋友:"你懂個屁!"
其他人一個錯誤犯了N次,我們還能和言細語地第N+1次跟對方解釋;身邊親密的人忘記了自己說的一點小事,立馬氣到炸裂:"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我說話!"
好像一對上自己親近的人,我們的耐心值就"唰"地一下就減半了,盡管發完脾氣心里也會愧疚,可下一次還是摟不住火。
我們好像有兩副面孔一般,對待外人謙和有禮,可對待自己的父母、愛人和孩子就失去了耐心,家人多說一句,就覺得不耐煩。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說:"為什么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其中最高贊最戳心的一個答案是:
因為知道家人無論如何都不會跟自己計較,也不會離開自己。
也因為只有最親的人,才會一次又一次原諒我們不計后果的壞脾氣。
對老板發脾氣,我們可能會丟了工作;
對同事發脾氣,我們可能會受到排擠;
對客戶發脾氣,我們可能會損了利益;
對路人發脾氣,我們可能會遭到報復。
發火一時爽,事后火葬場。所以,我們學會了在外人面前冷靜克制,在親近的人面前卻無所顧忌。
我們總是這樣,陌生人或者不熟的人只要對自己好一點,就會覺得很感動,但是身邊的人每天對自己無限的好,卻覺得理所當然。
壞脾氣就像一把尖銳的利刃,傷害的往往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但,我們要知道:人心都是肉長的,也會疼,也會失落。
如果可以,請別把好脾氣都留給陌生人,而把壞脾氣都留給身邊最親近的人。親人,是最值得最該被我們溫柔以待的。趁一切都來得及,從現在做起,不再抱怨身邊親近的人,去關心去照顧他們。
修一個好脾氣,把好脾氣留給身邊的親人,家庭才會和睦。家和了,才能萬事興!
/02/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有個叫愛地巴的人,每次生氣就會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別人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他都默不作答。
只是每次跑完之后,就更加努力地工作。后來,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多。但不管他有何成就,都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
直到有一天,已是白發蒼蒼的愛地巴又和人生氣了,他依舊杵著拐杖繞著土地走了3圈。
走完以后,太陽都快落山了,他累得氣喘吁吁地坐在田邊。
孫子忍不住問他:"爺爺,為什么你一生氣就要繞著房子跑3圈?"
到此時,他才說出心中的秘密,他說:
年輕時候,我一和人生氣,就繞著房地跑3圈。邊跑就邊想,我的房子土地那么小,哪有資格去生氣?然后就努力地工作。而現在,我還是會和人生氣,但每次走完,就覺得我的房子土地那么大,又何必和別人計較呢?于是,氣也就消了。
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
只是,有人選擇了一不如意就生氣發脾氣,而有人選擇了用生氣的時間去解決問題去來努力奮斗。
日子久了,第一種人一事無成落得一身怨氣。而第二種人,壓住了脾氣,化憤怒為動力,解決了問題,成就了自己的大氣。
俗話說得好:脾氣人人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
修一個好脾氣,就是修一輩子的好福氣:
一個好脾氣,是職場上的助推器,遇事先冷靜,事業就容易前進。
一個好脾氣,是婚姻生活的粘合劑,待愛人和氣,感情就會更甜蜜。
一個好脾氣,更是健康的保護傘,心情好了,煩惱就消,疾病也就少來找。
有了好脾氣,才有好運氣;脾氣好了,福氣自然到。
愿,往后的每個日子里,我們都能守住這筆財富,管住脾氣,留住運氣,迎來福氣。
*我是益書一念,關注我,更多原創美文與你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