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王天成:佛教傳入與滅佛運動

【編者按:讀王天成老師的歷史論文、歷史散文,收獲的不僅僅是歷史的知識,更有厚重的博學淵源和認真鉆研的精神,以及從歷史關照現實的普世的意義。小編學識粗淺,讓大方之家來讀來評吧!】

內容提要:神權的佛教在五胡亂華時期隨著匈奴、鮮卑、羌、氐、羯等民族的侵入大舉進入中原,與中原文化發生著激烈的碰撞,爭奪著對華夏人民的思想統治權,動搖著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的皇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神權與皇權的斗爭產生了四次大的滅佛運動……

關鍵詞:鳩摩羅什;拓跋燾;宇文邕;李炎;柴榮

佛教,是外域文化,在傳入中國以前,中華民族經過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已經形成了法、道、儒、陰陽、名、墨、縱橫、雜、農和小說的九流十家文化。經過商鞅變法已經結束了神權的奴隸制社會,進入了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社會的皇權時代。

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大約在東漢初期漢明帝劉莊時期,那時只是局限在個別廟宇的和尚信仰,并沒有引起統治階級和廣大的社會認同。佛教的真正傳入是在五胡亂華的南北朝時代。西晉長達16年的八王之亂給周圍的少數民族創造了進入中原的極好時機。匈奴、鮮卑、羌、氐、羯等少數民族大舉進入中原。他們燒殺掠奪,滅絕性地屠殺漢人,使北方大地十室九空,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這些少數民族在進入中原以前還處在政教合一的奴隸制社會,就像解放前的西藏一樣,處于神權時代。胡人認為“佛是我神,正可應奉”。他們在侵略中原的同時也進行著文化侵略,將自己信仰的佛教文化大量地移植到中原大地,抵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與中原文化、神權與皇權發生著激烈的碰撞,產生了你死我活的斗爭。當然,也有著相互的學習和融入。但是,斗爭是主流。

五胡亂華時期,佛教傳入中原的重要人物是西域的高僧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是龜茲國人,即今天新疆疏勒人,自幼聰敏,七歲跟隨母親一起出家,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明師大德,深究妙義,佛學造詣很深。氐族在陜西長安建立了前秦國,皇帝苻堅是個比較英明的君主,從小就學習漢文化,漢文化對他的影響很大,但也忘不了“佛是我神,正可應奉”的固有文化,派大將呂光出兵龜茲國迎請鳩摩羅什傳教佛文化。當呂光打敗龜茲國,獲得了鳩摩羅什的時候,苻堅因淝水之戰兵敗被自己的部下羌人姚萇所殺。呂光將鳩摩羅什帶到了甘肅武威,自稱皇帝,建立了后涼國。姚萇建立了后秦國,也想迎請鳩摩羅什到長安傳授佛教,呂光沒有放行。鳩摩羅什在武威呆了17年,學習、熟悉、精通了漢語語言。后秦國在姚興做國君時打敗了后涼國,后涼國納降進貢,將鳩摩羅什送到了長安。姚興萬分喜悅,以國師之禮對待,選了800多人跟隨鳩摩羅什翻譯經書,共翻譯了740部384卷。鳩摩羅什精通漢語,翻譯的大量經書都通暢好讀,成了在中華大地宣傳佛教的極好讀本。

有了這么好的佛教讀本,加上佛教宣揚輪回、因果報應、贖罪等一些理念,在人們思想還大都很愚昧的時代,佛教作為一種精神寄托,人們很容易地把這些宣傳信以為真。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互相攻伐,殘酷殺戮,國家興替像走馬燈似的,屠夫們為了死后升天堂,下輩子再做富貴之人,借信佛以贖罪,大量建立佛寺,佛教在中國廣為傳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方立天先生在其佛教著作中這樣描寫當時的情況:“南朝的齊高帝、梁武帝、陳武帝,北朝的魏孝文帝、齊文帝、宣帝、周文帝、均曾舍其宮苑,以造佛寺。甚者,北朝的胡太后恣行淫穢,鴆殺孝明帝,而為了贖罪,大力建設佛寺,不惜減少百官俸祿十分之一?!北背袃蓚€胡太后。其一為北齊胡太后,國破后和皇后淪落為妓女。他在這里說的胡太后是北魏胡充華。胡充華是北魏宣武帝的皇后,孝明帝元詡的母親。宣武帝英年早逝,胡太后臨朝聽政,逼迫小叔子清河王元懌和她同房,縱情淫亂。孝明帝長到19歲的時候,她為了繼續執掌朝政,竟將自己親生兒子孝明帝毒死,立臨洮王3歲的兒子元釗為皇上。北魏本來就崇尚佛教,胡太后執政期間為了贖罪更甚之。云岡石窟是北魏文成帝時期開始建造,她下旨繼續加緊進行,先后征用了18萬2千多民工,花了24年還未完全建成。她還征用80萬民工建造洛陽龍門石窟,在皇宮南邊修建了空前絕后的永寧寺。該寺浮圖塔高90丈,塔上立柱高10丈,共1000余尺,離京城百里也能遙望而見。寺內僧房多達千間,內鑄丈八金佛像一尊,中等金佛像10尊,玉佛像2尊。佛剎上有金寶瓶,瓶下有容露盤30重,佛塔周圍的屋檐角都掛著大金鈴。浮圖塔四面窗扉上綴滿金釘。高風永夜,金鈴和鳴,鏗鏘之音,聲聞10里之遙。后該寺被火焚,千余軍人救火,大火經三月不滅,周年猶有煙氣。胡太后還命令各州都要建五級浮圖,全國建佛寺達3萬余所,僧尼200多萬。在她的號召下,王公、貴人、宦官、羽林都爭相在洛陽建寺,一個比一個雄偉壯麗,整個洛陽城里大大小小的寺院竟達1000余所,寺院占到了整個城市建筑的三分之一,成了名副其實的佛都。胡太后大造佛寺,勞民傷財,加之奢侈無度,耗盡國力,民怨沸騰,后被造反的軍隊沉入黃河溺死,并沒有得到佛陀的保佑。

南朝的梁武帝也很典型。他篤信佛教,有“皇帝菩薩”“佛心天子”之稱。在他的影響下,舉國上下,勞民傷財,到處建造寺廟,佛寺佛像遍地成林,僅首都建康一地就有大的佛寺700多所,和尚數萬。他以皇帝之身,曾4次出家到寺廟為奴。國家怎么能一日無君?大臣們又用重金將他贖回,4次花了4萬億錢,佛寺富的流油,國家財政大量流入佛寺。老百姓受苛捐雜稅盤剝,建造佛寺,苦不堪言。杜牧曾寫詩諷刺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绷何涞垡矝]有得到佛陀的保佑,在后來羯人侯景之亂中被餓死。

佛教最興盛的時候是在南北朝中唐晚唐時期,當時人們對佛教的信奉達到狂熱的地步。佛教作為神權,有“勸化”人們從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麻痹人民思想的功能,中原的皇權統治者欣賞這一點,為自己的統治所用,放縱了佛教的發展,很快就產生了兩大問題:一個是爭奪對中原人民的思想統治權。中華大地上本來是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九流十家文化統治著人民的思想,和佛教文化在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譬如,中原的儒文化強調忠、孝、節、義,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三國時曹操出征發布軍令,踩踏老百姓的莊稼要殺頭,他的馬受驚踩了莊稼,按軍規要殺他的頭的,但曹操作為主帥是不能殺的,就削了一縷頭發代替殺頭,曉喻三軍。佛教,僧尼忠于佛不忠于君,背孝道,當和尚的人將父母受于自己的頭發都剃了個凈光。有個佛教故事說,一個美麗的少女有一頭秀麗的長發,皇后讓人拿1000兩黃金來買不賣,為了請佛陀吃飯毫不猶豫地剪下頭發,以100兩金子賤賣給皇后,表現了對神權無限的忠誠,對皇權的極度蔑視。在佛教里,長者入佛門晚要把早入佛門的幼者稱師父,違背了儒家尊卑上下長幼之序。中國原始的道教等是不斂財的,佛教不同,以贖罪等迷信欺騙蠱惑人民,騙取錢財,弄得有的家破人亡,甚至煽動聚眾鬧事,破壞國家法度。中原文化的法、道、儒等各學派都認為佛教“入國而破國,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有很大的危害,遠見卓識的士大夫們,抵制、反抗著佛教的傳入。譬如,北魏時的宰相崔浩就認為佛教是“西戎虛誕”,“為世費害”,主張廢棄佛教。毛主席贊揚的唯物論者、開元盛世的總設計師、救時宰相姚崇深刻地認識到佛教的危害,不信佛。佛教徒宣傳佛祖不殺生,割肉喂鷹,慈悲為懷,發生了蝗蟲災,一些被佛祖不殺生洗腦的人說蝗蟲是神蟲不能滅,燒香拜佛祈禱佛祖降法,姚崇堅決反對,力主滅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寫的宰相家訓《遺令誡子孫文》闡述佛教、道教的危害,要求子子孫孫都不要信佛信道,要堅持中華傳統文化,以忠事國,以孝持家,對后世影響很大。中后唐時期的大政治家、宰相李德裕,自己不信佛,還規勸皇帝不要信佛信道。他在地方做官時就拆毀了不少私人建造的寺廟,戳穿了周息元、王智興以佛教蠱惑皇帝、欺騙人民群眾的迷信行為等。佛教文化與中原文化激烈地爭奪著對中華大地上人民的思想統治權。第二個是破壞了皇權的經濟基礎,動搖著上層建筑。經濟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佛教興盛的時候,佛寺林立,享受著特權,占有大量的土地良田,而且不納稅不交糧,還收香火錢,財富像水一樣向寺廟流去,唐朝一度天下十分之財,佛有七八,嚴重地損害著皇權的經濟基礎。佛寺擁有大量的仆役、女婢;為了逃避賦稅徭役,許多身強力壯的人都皈依了佛門。這樣,使皇權失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兵員。佛家強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些作惡多端的壞人,進了佛廟,剃成光頭,就逃避了國家法度的懲處,佛寺成了包庇壞人,藏污納垢的場所。不少佛寺還不守戒律,霸占田產,魚肉百姓,不僅動搖著皇權經濟基礎,也動搖著上層建筑。佛教的神權對中華大地上帝王的皇權無情的褻瀆和挑戰,使神權與皇權發生了你死我活的激烈斗爭,從而導致了佛教的時興時滅,出現了歷史上所謂的“三武一宗滅佛運動”。

第一個廢除佛教的是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鮮卑族是五胡亂華進入中原人數較多的民族。他們在東北大興安嶺居住時就開始了漢化,漢化程度比較高。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建立的第一個朝代,和漢人一樣實行的是中央集權的帝王皇權統治。拓跋燾是北魏的第三任皇帝,即位時北魏才建國30多年,佛教十分興盛,大批田產及勞動力都歸佛寺管理,國家的財富大量流入佛寺之中,危害著北魏皇權的經濟基礎。拓跋燾開始還是崇佛的,后來看到佛教對皇權的危害越來越大,在宰相崔浩的勸諫下轉奉道教。他在位期間銳志武功,實行全民皆兵,公元438年下令50歲以下的佛教徒一律還俗當兵,統一了長江以北。公元444年下詔禁止王公以下至庶人私養佛教徒,凡私養的一律交出,否則,誅滅滿門。這年的九月殺政變未遂的僧人頭領玄高、慧崇等。第二年,陜西黃陵的胡人蓋吳起義,拓跋燾西征到達長安,見佛寺內藏有兵器,又查出釀酒、財寶,發現僧侶與室女私通,大怒,立即下旨禁佛。已成司徒的崔浩上疏請誅天下佛教徒,毀諸寺院經像。于是,太武帝下詔誅殺長安佛教徒,并詔命留守平城的太子晃廢除全國佛教。太子晃尊崇佛教,緩發詔書,使四方佛教徒多亡匿逃脫,金銀佛像及經書被秘密收藏,僅有一部分僧人被殺戮,北魏境內的寺宇建筑多被毀。僅僅過了6年,拓跋燾被宦官中常侍宗愛所殺,北魏文成帝拓拔濬(拓跋晃長子拓跋燾之孫)即位,殺宗愛,下令恢復佛教,建云岡石窟,佛教又死灰復燃。

第二個禁止佛教的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周繼北魏建立的也是鮮卑族皇權統治。北魏末年,佛教徒人數達200萬,寺院3萬余所,佛徒侵占農田,不勞而獲,逃避租稅力役,到北周宇文邕即位時,僧徒濫雜,寺廟多弊,蠱害百姓社會。武帝宇文邕很懂得輿論的重要性,在滅佛滅道前先制造輿論,七次召集百官及佛教徒、道士等人辯論儒釋道三教的先后。在輿論宣傳的基礎上,公元568年,宇文邕在大德殿,召集百官及佛教徒、道士,親自講西漢戴圣編寫的《禮記》,準備以儒術治天下。公元574年5月,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詔,斥說佛教的不是,禁止佛、道二教。但是,并沒有全部禁止,設置了通道觀,選佛、道名士120人,穿著各自的服飾,為“通道觀學士”,并置官吏統管。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武帝宇文邕入北齊都城鄴,下旨在原齊境內禁佛,寺廟佛像多毀,僧眾多逃奔江南。

第三個裁汰佛教的是唐武宗李炎。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裁汰佛教的運動。佛教在隋唐時期達到最高峰。隋文帝登基之后,就改變了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的政策,以提倡佛教作為鞏固其政權的方針之一,設立了僧官以管理僧尼的事宜。隋煬帝也篤信佛教,尊崇佛教,使寺院的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唐王朝更是重視佛教。唐太宗曾下詔令在全國建立佛寺,以悼念陣亡將士,安撫人心;還在大慈恩寺設立了譯經院,唐玄裝曾在這里譯經,培養了大批高僧、學者。唐高宗繼位后在帝都和各州都開設了官寺,祈愿國家安泰。武則天更是下令在各州設立大云寺。她崇佛信經,利用僧人薛懷義等偽造的《大云經》和《寶雨經》為自己的篡權稱帝辯護,自謂得到佛的“授記”(預言)。武后造福先寺,中宗造圣善寺,睿宗造金仙、玉真觀,皆耗資巨萬,坑害百姓。唐朝的政策規定道士、和尚給田30畝,女道士、尼姑給田20畝。唐朝的皇帝還多次給寺院賞賜土地,發展到后期寺院土地多得僧尼無法耕種,雇傭佃戶進行耕作,大量的勞動力掛靠于寺院經濟。除了對土地經營外,寺院還發展出了完善的金融體系,包括質舉、借貸等等。一些寺院甚至胡說什么末日將要來臨,利用信眾對末日的恐懼斂財,還利用所謂的慈善斂財。寺院有許多特權,大量的人口藏匿于寺院中躲避賦稅徭役。寺院占有大量的土地不繳納賦稅,寺院鑄鐘鑄佛消耗了相當多的銅資源,影響國家貨幣的鑄造。唐中期以后,“十分天下之財而佛有七八”,嚴重地削弱、侵占了國家的財力、人力,寺院經濟的膨脹與皇權的國家經濟產生了極大的矛盾,使唐中后期經濟乃至國家政權難以維持。唐武宗李炎重用大政治家李德裕為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們敏銳地認識到佛教泛濫給國家造成的危害,于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李德裕在唐武宗的大力支持下,開始下令拆毀寺廟,勒令和尚還俗。但是,也不是一概而論,還留有一定的寺廟。朝廷規定,長安、洛陽各留兩個寺廟,每寺留僧30人,天下節度觀察使治所及同、華、商、汝等州,各留一寺,分為三等,上寺留僧20人,中寺留僧10人,小寺留僧5人。除此以外,一律拆毀,所有僧人50歲以下的都得還俗。還規定,留下來的高僧,準許留一個奴婢服侍,留下來的尼姑留兩個婢女服侍。經過幾個月的行動,全國共拆毀正規寺院4600座,招提、蘭若、精舍、齋堂4萬余所,被勒令還俗的僧尼達260500余人,外國僧還俗2000余人,釋放寺院奴婢15萬人,沒收寺院土地千萬余頃,拆毀寺院的銅像、鐘磬,所得金、銀、銅一律交付鹽鐵使鑄錢,鐵交付本州鑄為農器,佛教勢力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因此,至會昌末年(公元847年),全國的納稅戶數達495.5萬戶,比唐武宗初即位時的211.5戶增加了一倍多,比唐憲宗時期增加了兩倍多,國家的財政收人達到了“安史之亂”后的最高數額,極大地增強了中央集權的皇權力量。

第四個裁汰佛教的是五代時期后周世宗皇帝柴榮。五代十國,是唐朝安史之亂以后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和擴大,社會動蕩導致許多百姓不得已遁入空門,不事稼穡的佛門子弟越來越多,致使佛教迅速發展,大大影響國家的財政稅收和兵役徭役的征用,皇權與宗教勢力的神權矛盾相當尖銳。后周世宗柴榮是個偉大的皇帝,曾提出“十年平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偉藍圖,雖在位只有5年6個月,卻政治清明,依法治國,減少稅賦,發展生產,百姓安康。他實行精兵政策,廓定群雄,統一了大半個中國,打怕了遼人,兵鋒所指,遼人紛紛獻城投降,只可惜,39歲就因病去世了。他對佛教有清醒的認識,即位的第二年(公元955年)五月,就下旨昭告天下,“非敕賜寺額者皆廢之”,拉開了裁汰佛寺的序幕,禁止私自出家,廢除無敕額的寺院30336所,僧尼讓其還俗編入戶籍名冊者61200人,收購佛像鑄錢,佛經章疏大半散佚,所留存寺院2694所。

從上述四次所謂的滅佛運動,我們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作為神權的佛教的大舉侵入,侵犯了中原文化統治的思想領地,無情地掠奪著社會財富,動搖著皇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物極必反,所謂的滅佛運動是佛教極度發展的必然結果。按照歷史進化論的觀點,皇權當然較神權先進。這四個皇上在歷史上都是英明而有作為的皇帝,他們有效地抵制著佛教神權的侵略,保護了皇權,使中華大地沒有倒退到神權宗教統治的奴化時代,對人類社會、對中華民族做出了歷史的偉大貢獻。

在四次所謂的滅佛運動中,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并沒有對佛教趕盡殺絕,特別是漢人皇帝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榮都明確地保留了一些寺院,這是他們思想里固有的中華文化的寬容。佛,并沒有被滅,只是裁汰了大多數寺廟,說“滅佛”是佛教徒的不滿和攻擊。佛,現在依然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的,每一個文化都有它的優缺,相互的兼容并蓄也是歷史的必然。佛教講中行,儒學講中庸,有相通之處,宋朝的儒家學者將佛文化移植入儒文化,雖不怎么成功,但使中華文化有了佛文化的成分。

(原載人人文學)



 (作者簡介: 王天成,陜西臨潼人,出版有《職稱的由來及沿革》《八大名相》等學術著作及長篇小說《轉折》《路》《股惑》《西京軼事》《網聊秘事》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朕滅了你——中國古代史上的滅佛運動
從北魏太武帝滅佛到唐武宗滅佛,探析“三武滅佛”的原因
歷代帝王與五臺山之一
歷史上四位滅佛的皇帝,很有氣概
雙塔,你比單塔多一"塔"?
北周武帝宇文邕為什么滅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平舆县| 镇平县| 巴彦县| 梁平县| 诏安县| 寿宁县| 三原县| 松原市| 自治县| 宣武区| 南通市| 商城县| 剑河县| 元朗区| 从化市| 色达县| 池州市| 高密市| 珠海市| 新乡市| 恩平市| 工布江达县| 海阳市| 武汉市| 姜堰市| 张家港市| 淮阳县| 金湖县| 土默特右旗| 洛宁县| 东平县| 平安县| 保山市| 德江县| 广汉市| 县级市| 上犹县| 漳州市| 深泽县|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