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臨渭區華山路九年一貫制學校 衛峰
今天我“說課標,說教材,說課堂”的內容是未來版小學體育與健康水平二全一冊《投擲》單元第一課《課余投擲--沙包》。下面,我以“基于學科融合 重構體育課堂”為題,從課標、教材及課堂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說課標
(一)課程目標
1.總目標。2022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總目標是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應課程理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課標從三個方面進行描述:一是掌握與運用體能的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能力;二是學會運用健康與安全的知識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養成良好的體育品德。其中,運動能力是基礎,生活方式是關鍵,體育品德是核心。
2.學段目標。課程標準將義務段分為四個水平學段,分學段安排學習遞進,學習內容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模仿到實戰,學習活動由趣味到規范,學段目標是逐步培養并完善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每個學段所要求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
(二)新課標變化
修訂前的科學課標沒有核心素養的表述,只有課程基本理念的描述。2022年版體育與健康課標提出的總目標是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其中把體育品德作為核心素養之一,更加突出了體育與健康學科“育人”功能,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點。課程標準明確界定了育人功能的概念:學生能夠理解參與體育學練、展示或比賽對個人品德塑造的重要性,即參與學習過程中持續塑造克服困難、頑強拼搏、勇于挑戰、互敬互助、誠實守信、充滿自信、擔當擔責、對抗挫折等優秀品質,全面踐行課程“育人”這一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課程目標凸顯了學生體育品德形成的重要性,針對當前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中學生的體育品德塑造不全面、不深入的問題提供了明確指導,能夠促使體育品德形成走向縱深。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經歷運動能力學習的過程,而且要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優秀的體育品德,最大化實現育人目的,如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并且要注重情景化、游戲化的課堂設計,更加突出學習活動的體育品德形成過程。
二、說教材
(一)教材的編排意圖及內容結構
教材采用了單元學習內容和主題學習內容雙螺旋協同發展的編寫理念,具體體現在“大單元”的組織形式用“五個板塊”的呈現方式,特別是對教學指導板塊中的情景設計和教學案例可以稱之為實戰教學的點睛設計。
以課程標準統領教材內容,以大單元的組織形式呈現,是為了更好地體現體育與健康學科性質的連貫性和綜合性,充分彰顯體育品德形成中運動能力和人格健全過程的相得益彰,將新課標中的每一個具體運動技能以最優的方式與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
教學指導板塊的修訂呈現方式,是緊密圍繞課堂教學設計與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確立實踐操作策略,將教學活動的設計過程精準化趣味化,使師生不必再將更多精力應用在學習內容選擇上,而是把重心轉移到運動能力發展與體育品德形成上面。
(二)目標內容
2022年新版課標明確提出了圍繞已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的課程性質,總結出六大核心理念和三方面核心素養內涵,初步構建出體育與健康學科課堂設計靈魂,通過對學科核心理念的實踐操作促進跨學科主題情境的自然生成,從而最大化實現體育與健康學科的健體和育人功能。
《投擲活動》單元的學習內容涉及“以合適的動作把器材拋射出去”這一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對于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具有現實意義,有助于 “軍事訓練”這一跨學科主題情境生成。而《課余投擲-沙包》這一節課涉及該課程標準核心理念下的優秀體育品德形成。”
(2022年新版課標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明確教學內容對應的核心素養是什么,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明確指向核心素養的形成。)
基于以上認識及核心素養的要求,我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為:
1.運動能力:掌握原地投擲沙包的基本動作技能,并應應用于實戰演練中。
2.健康行為:通過多樣化學練,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及上、下肢協調性,滲透比賽規則意識,進而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全面發展。
3.體育品德:在主題情境活動中,培養學生勤學苦練、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勇于挑戰等道德品質,充分激發保家衛國的愛國熱情。
(三)教材的設計整合。
《投擲活動》單元有2節課,本節課《課余投擲》的教學內容傾向于初步認知階段,利用趣味性極強的器材:沙包、紙飛機、彩虹球等,通過精彩紛呈的游戲活動為學生建構“投擲”技術動作概念,體驗到投擲練習的目的是為了“又遠又準”,為第二課專項投擲學習做好認知與技術鋪墊。
本單元以“投擲活動游戲”這一學科核心概念為線索,充分體現學習活動的層次性,從水平一的注重上肢力量游戲到水平二投擲興趣培養最后到水平三的專項動作方法學練,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實現動作技術的綜合學習。
三、說課堂
(一)教學建議
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對各環節教師的組織把控能力要求比較突出,對學生的運動參與度要求較高,教學中,教師要在全程或者片段主題情境設計活動中靈活運用各種方法,特別注重學生的感知體驗與體育品德的形成關鍵節點。
新課標從課程實施的角度,提出了四條教學建議:
1.編制課程實施計劃,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合理制定學習目標的選編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練;
4.促進課內外有機結合,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同時,課標在改進課堂教學方式的建議中指出:1.設計完整的學習活動。2.創設多種復雜的運動情景。3.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4.科學設置運動負荷。將過分注重運動技能的學習轉變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這與學科總目標的達成緊密聯系,兩者配合,相輔相成。
本節課的重點為:掌握投擲技能中蹬地、轉體、肩上屈肘、快速揮臂的基本動作要領;難點為:身體協調用力,動作自然流暢。
學生在投擲沙包課中最容易出現的就是無序玩?;蛘哌\動負荷不達標,而且容易發生不安全因素。那么,如何解決這些課堂組織預設難點呢?整節課營造“令行禁止”的氛圍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發現投擲沙包和投擲手榴彈動作類似,就可以創設出“軍事題材”主題情境,設計完整的一場軍事行動來支撐學習活動:情境導入(抗美援朝系列電影《長津湖》)--戰略轉移(準備熱身環節)--苦練本領(學習探究環節)--戰略反攻(鞏固拓展環節)--慶祝勝利(放松小結環節),整個課堂設計中投擲練習和比賽均采用統一投擲、相互撿拾這一方式,確保運動負荷達標。
在導入部分利用近期熱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迅速引爆學生愛國情結,營造出人人爭當神投手伍萬里這一氛圍,為四個環節學習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充分發揮起到引領作用;第一環節利用躲避敵機轟炸,鍛煉學生應急反應和協調躲閃等運動能力,成功實現緊急撤離,為下環節動作學習做好鋪墊;第二環節利用苦練本領,順勢引導學生進行專項訓練,即徒手模仿練習中學習動作,沙包擲遠練習中糾正動作,沙包擲準練習中個別指導,又準又遠比賽中滲透紀律規則,為下個環節的戰略大反攻營造“軍令如山”的組織保障;第三個環節利用炸毀長津湖大橋上的敵人碉堡,贏得戰斗的最終勝利這一任務,實現小組之間的模擬對抗演練,達到鞏固學習成果的目的;最后一曲抗美援朝歌曲《保家衛國》融入歡快愉悅的節奏感放松身心,通過小結學會動作技能并明白從小鍛煉身體,長大保家衛國的國防意識輸入,最終實現優秀體育品德的形成與道德情操的升華。
(二)學業質量
新課標對學業評價的描述如下:評價內容的選擇應圍繞核心素養,緊扣學業質量,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評估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即:最終以多元化評價促進課程目標的達成。
1.核心素養是構建學業質量標準的依據。核心素養是課程實施的總體目標,而學業質量標準反映的是學生學習后達到的素養要求,是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目標。
2.學業質量標準把核心素養融入教學之中?;诤诵乃仞B的教學,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該體現核心素養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以促進學生形成核心素養為導向設計活動;在評價時,要以學業質量標準指導多元化教育評價,最終實現評價促進教學方式檢驗學習目標的目的。
3.以評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遵守規則各架構下勤學苦練,特別是在進行探究體驗、合作學習時,隨時注意發現學生的自主亮點等,讓學生獲得各方面成功感,激勵學生好學、愛學、樂學。
與大家分享: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才能在教材分析和課堂實踐中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