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不到2 % 的人關注了李桂連
你真是個特別的人
這是小桂的第 48 篇文章
● ● ●
我在10月6號的早上11點,在朋友圈發起了一個活動。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也在等著你,只是你們在玩兒捉迷藏的游戲中耽擱了些時間。有人在漫長的單身日子里選擇養精蓄銳,等著開啟下一份愛情。有的人也許分手兩天就叫囂著自己受不了單身的痛苦。
在這個較為開放人人戀愛的年代里,相信有不少人都經歷過單身的日子。
可是自打出生到現在,毫無戀愛經驗的成年人,真是少之又少。
尤其是那些,生活并不邋遢,外表也較為可人的母胎單身群體,也真想一探究竟,都有著怎樣的原因,才導致他們至今單身。
所以,我想問問你。
記住,談過戀愛的伙伴就不要進來了,因為標題是“母胎單身俱樂部”。
不要刷了,因為二維碼已經過期
剛發出一會兒,立馬涌來大批評論的圍觀群眾。
“母胎單身是什么鬼?”
“我能進去看看胎不?”
“不是母胎單身,但是現在單身可以麼?”
因為都是朋友圈的朋友,對大家都了解一二,秉承著嚴格要求——“母胎單身”,最終群里留下了十個小伙伴。
/一/
“都是“遙遙無妻,死而無漢”的朋友。各位講述一下,這二十多年里你們的單身故事。”我先在群里開了口。
“她考上了南藝,我上了個破學校。我們在一起呆了一個暑假,牽了一次手,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啊D開口了。
我尋思著這不算“母胎單身”,應該要移出群吧, “至少也算是一段戀愛吧。”
“沒談戀愛啊。”
“特么都牽手還不算?”
“我沒喊過她honey,她沒叫過我baby。”
聽完這句,我服了。
/二/
我是啊A,今年25歲了,也單了25年。
初中的時候比較好強,覺得男生能做的事女生也能做,嬌弱弱的女生很煩人,所以沒談。
到了高中,打扮也很man,喜歡被別人說帥(覺得還是那時還是喜歡與眾不同的吧,就是希望和別人不一樣)。
大學也被告白過,也曖昧過。
被告白的是在社團里挺有能力,也很幫助我的朋友。被告白的時候還是挺慌的,就覺得自己不喜歡他,還是做朋友好。
曖昧的人是大一去寫生的同系男生,后來寫生回來說喜歡我,但那時知道他之前有個6年的女朋友,剛分手不久,覺得剛分手就和另一個女生談喜歡,大家都不了解彼此,而且6年的感情也不是說斷就斷的,不靠譜。
也短信告白一個學長,知道他要出國就是想表明我的心思,當時被拒絕好像也沒怎么難過。
后來工作后,在英語培訓班認識一個老師,挺喜歡的。
雖然只在他工作環境中,接觸到課堂上課的一面,后來認識4個月后,他突然辭職,不見任何人。
沒多久后知道是抑郁癥,后來的三個月我就經常給他發短信,情況好一些后我們通電話,后來也見面了。
沒多久他就把他得事情都告訴我的了,關于抑郁,生活就是這么狗血,他后來有了男朋友抑郁就慢慢好了。
/三/
我叫曾贏贏,但我未曾贏過任何一場愛情,只因21年過去了,我都未曾有機會開啟一段戀愛。于是身邊朋友總說:
“瞧瞧你呀,都快成過期下架的學姐了,都還沒被顧客拿起過。”
但其實高三時候我也曾被表白過,可惜那時一心想做學霸,認定只要考上了大學就可以有愛不完的帥哥。于是就這樣一路單到了如今。酷愛在網路中沉迷于男色的我,在現實中卻是既慫又謹慎,時常在校園里看到半熟不生的男同學,我都不敢打招呼;偶爾有男生主動與我親近或是發來曖昧的信息,我又不知如何應對,干脆永不再聯絡。
又加之我實在有些粗糙,不化妝、愛講黃段子偶爾還爆粗口,生活中遇事兒也從不求助他人:開水瓶、拖行李就連刷機修自行車等技都早已點滿了。嘿,這么一想,我好像也沒什么找男友的必要了。”
“母胎單身俱樂部”群的其他一些例子
01
我剛剛獨自一人逛完了宜家。
02
單著單著就那么久了。
03
我他媽的連個可以爭吵可以撒氣
可以一言不合就鬧分手的人都沒有啊。
▲
以上這幾位朋友,至今保持單身:害怕被人傷害,不知道如何相處,反正原因也都是各有不同。他們也都認同著,單身這么多年,肯定是有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
所謂戀愛萬歲,單身無罪。戀愛本就是給生活加點料,找個親密的人與他分享所有喜怒哀樂,讓自己活得更開心。
有人說:
單身久了,感覺自己不再具備談戀愛的能力。
覺得戀愛里,充斥著太多的利益關系。
一個人生活得太久了,在一段戀愛中不知如何開始。
單身或戀愛的狀態,就像一道沒有正確答案的選擇題。無論A還是B,選擇它的原因也只有你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