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水?
班級: 姓名:
1、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做〔 蒸發 〕。
2、〔 通風 〕和〔 加熱 〕可以讓水蒸發得更快。
3、水變成水蒸氣后,體積會〔 增大 〕。
4、水沸騰時的溫度是〔 100℃ 〕,水在沸騰時,溫度〔 保持不變 〕,水的最高溫度不超過〔100℃ 〕,水在沸騰時,水面上會產生大量的〔 水蒸氣 〕,水變成水蒸氣以后,體積會〔 大大增加 〕。
5、蒸發實驗中,酒精燈的作用是〔 加熱 〕,溫度計的作用是〔 測量溫度 〕,石棉網的作用是〔 均勻受熱 〕,三腳架的作用是〔 支撐 〕。
6、酒精燈的火焰有〔 3 〕層,分別是〔 外焰 〕〔 內焰 〕〔 焰心 〕,其中〔 外焰 〕溫度最高,〔 焰心 〕溫度最低,所以加熱時要用〔 外焰 〕進展加熱。
7、熄滅酒精燈時,要用〔 燈帽 〕蓋滅,蓋滅后拔出燈帽再〔 蓋上 〕,〔 不能 〕用嘴吹滅。
8、溫度計讀數時,〔 視線 〕與溫度計〔 液面 〕要持平。在液柱不在〔 上升 〕或〔 下降 〕時讀數,讀數時〔 溫度計 〕不能離開被測的水。
9、外界溫度低于〔 0℃ 〕時,水會結冰,從〔 液態 〕變成〔 固態 〕,水結冰后體積會〔 增大 〕水結冰時要向周圍〔 吸收熱量 〕溫度會〔 降低 〕。
10、食鹽在水結冰實驗中的作用是為了〔 制造更低的溫度 〕
11、不同條件下,冰融化的快慢〔 不同 〕,周圍溫度越〔 高 〕,冰融化得越快。
12、物質能溶解在水中的特點是:①、能變成極小的微粒。②能均勻的分散在水中。③沒有沉淀。④不能被過濾出來。
13、物質在水中是〔 不能 〕無限溶解的,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不同的 〕,在一樣條件下,食鹽的溶解能力〔 大于 〕小蘇打。
14、100毫升的水能溶解〔 36 〕克食鹽。50毫升水能溶解〔 18 〕克食鹽。
15、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攪拌 〕〔 加熱 〕〔 碾碎 〕。
16、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質有〔 菜油 〕〔 面粉 〕〔 淀粉 〕〔 食用油 〕等。
17、一些氣體也能溶解在水中,比方可樂,可樂當中溶解的氣體是〔 二氧化碳 〕。
18、可以通過〔 過濾 〕和〔 加熱 〕的方法別離食鹽和沙土。別離后的水到哪去了〔 變成水蒸氣蒸發到空氣中了 〕。
19、生活中大局部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把癟的乒乓球放到滾燙的熱水里面,乒乓球會〔 鼓起來 〕,這是利用了物體〔 熱脹冷縮 〕的性質。
20、水〔液體〕、水蒸氣〔氣體〕、冰〔固體〕各自的特點:
水 水蒸氣 冰
看得見、摸得著 看不見、摸不著 看得見、摸得著
無色、無味 無色味 無色、無味
動 會流動 不會流動
無固定形狀 無固定形狀 有固定形狀
有一定的體積 無一定的體積 有一定體積
透明的液體 透明的氣體 透明的固體
21、生活中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有:〔 水洼 〕、〔 煮食物 〕、〔 晾衣服 〕等。
二、實驗局部
〔一〕別離食鹽和沙的混合物
1.食鹽灑落在沙土里面了,為什么用篩子不能把它們分開呢?
因為篩子只能把大小不同的物質分開。
2.怎樣別離鹽和沙土?〔利用物質的溶解度不同〕
第一步:用水別離〔 食鹽 〕和〔 沙土 〕。
(1)往杯中加水,攪拌,直到〔 食鹽完全溶解 〕。
(2)用濾布或濾紙〔 過濾 〕,把〔 沙土 〕別離出來。
想一想:這是利用了水〔 能溶解食鹽,而不能溶解沙〕的性質別離出來的。
怎樣別離食鹽和水?〔利用水會蒸發〕
第二步:別離〔 食鹽 〕和〔 水 〕。
(3)將鹽水溶液倒入蒸發皿,放在三腳架上〔 加熱 〕。
(4)邊〔 加熱 〕,邊〔 攪拌 〕。當有〔 白色顆粒 〕出現時,熄滅火焰,用〔 余溫 〕將白色顆粒慢慢〔 烘干 〕。
(5)蒸發皿中留下的白色粉末就是〔 食鹽 〕
3.別離后的水到哪去了?
變成水蒸氣蒸發到空氣中了。
〔二〕探究攪拌與溶解快慢的關系
誰跟誰比 | 攪拌 — 不攪拌 |
改變的條件 〔在□內畫√〕 | □溫度 √攪拌 |
一樣條件 〔在□內畫√〕 | √同等的水 √同等的食鹽 √同樣溫度 √同時參加 □攪拌速度 |
猜想:誰溶解得快? | 攪拌溶解得更快 |
〔三〕測量出水結冰的溫度。
需要的材料: 清水、碎冰、試管、食鹽、燒杯、溫度計
實驗過程:1.在試管里參加一半的清水,用 溫度計 測量并記錄試管里的溫度。
2.拿一只燒杯,在燒杯內裝滿 碎冰 ,把試管插入碎冰中,用溫度計測量觀察試管
里的水溫。
3.在碎冰里參加較多的 食鹽 〔制造更低的溫度〕。保持幾分鐘持續觀察測試試管
里的溫度。
4.觀察到試管里的水開場 結冰 時,讀出溫度計的度數。
實驗結論:水在 0℃ 時開場結冰,是因為 溫度 的變化,水才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