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跨學科的博士后
——從生物化工轉為管理科科學研究的經驗
我國的博士后制度,是希望能促進不同學科高端人才的交流。因此,博士后制度會鼓勵博士跨專業從事博士后的工作。如果博士和博士后期間的學科變化不大,則博士后本人會更容易適應新的工作,而如果博士期間和博士后期間的學科差異太大,則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我在獲得生物化工專業的工科博士學位之后,放棄了本行的研究,轉為做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博士后,從事管理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這過程中,積累了一些轉行的經驗,希望能和讀者分享。在轉行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以下三點:
1、要認識到轉行前后兩個學科思維的差異性域
不同學科在研究過程中,一方面,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方法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學科思維也具有很多不同之處。專業知識和技術方法的學習是簡單的,博士期間的科研鍛煉培養了我們快速學習能力,只要多下功夫去學習新學科的知識和方法,新學科的知識和方法還是比較容易被掌握的。轉行最大的障礙是不同學科思維的差異性,有很多轉行的人,可能很多年都沒辦法擺脫原來學科思維的限制。
我本科是生物科學專業,純理科的研究,碩博期間轉為生物化工的研究,屬于工科。這算是一個很小的跨行,前后兩個學科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術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的。然而,前后兩個學科在思維上還是有不少差異性的:
(1)生物科學領域的研究往往有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儀器,例如基因克隆、蛋白質純化等,只要合理地設計好實驗,就可以利用成熟的方法和儀器進行研究。而生物化工領域的研究中,很多時候沒有成熟的方法,甚至是沒有可用的儀器,很多時候,需要我們自己發明一些方法,設計和定制一些儀器。例如,我們提出了一種先進的微生物發酵理念,需要自己去探索發酵的方法,也需要自己去研制相應的發酵罐。這些都是本科專業所不需要的。
(2)生物化工的研究,更需要一種融會貫通的能力,就是把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結合起來,提高創造力。知識面越寬泛,越有利于思維的開拓,對研究更有利。生物科學領域的研究,往往只需要關注自己本專業的知識和研究,而生物化工的研究,則關注面要寬泛一些,除了需要關注生物和化學、化工類知識,甚至還需要去學習和了解一些土壤學、農學、地質學、氣候學、工程制造等多方面的知識。
當時研究生期間,老師在培養我們的思維模式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這對于我碩博期間的研究以及現在的研究,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當我博士后期間轉為管理科學研究時,逐漸發現了管理學科和其他理工科研究的思維差異性:
(1)管理學科更是一種“無定法”的學科,其他很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都可以被借鑒到管理學科中。因此,管理學方面的研究是否出色,在一部分取決于對這些知識和方法的融會貫通能力。這就需要不斷地閱讀大量的不同學科的書籍和文獻,還需要不斷地關注社會中的各種信息。通過大量知識的獲取,可以讓自己對問題的洞察力和見解力不斷增強,更有利于在學術中提出創新的理念。
(2)管理學科需要宏觀地、系統地分析問題。其他理工科的研究,往往是深入研究某個點,只要把這個點的研究做得更深入,就有很大的貢獻。而管理學科則是需要從不同的“點”組成的“面”上去分析問題,與針對一個點的研究相比,更具有宏觀性和系統性,需要全面地去分析問題。這就要求做管理學科研究的人思維不能局限在某個點上。
(3)管理學科在研究的嚴謹性方面與其他理工科有所差異。
其他理工科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較強,這就使得這些學科的研究嚴謹性較高。例如,我博士期間的一部分工作是從玉米中提取某種組分,可以進行大量的實驗,精確地得出某種條件下的提取率是多少。得出的這個結論是具有可重復性的。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往往是社會、群體和個人以及其從事的事務,管理學科的一些原理或定律,往往都是基于“大數法則”的,意思是說具有統計意義上的規律,但是對于某個特定個體,未必就適用。例如,人們往往具有從眾的心理和行為,依據這種原理,就可以分析一些管理學中的現象。然而,即使大多數人都有從眾心理,但并不代表著每一個人都一定有從眾心理。也就是說,管理學中幾乎每一個規律或定律,總是能夠找到反例來。此外,管理學對于規律的研究,往往不能像其他理工科那樣重復大量的實驗來研究,往往只能依賴于現有的現象和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其他理工科的非常嚴謹的思維來做管理學研究,可能就發現什么也研究不下去。管理學科的這種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管理學有其自己特定的研究方式,在嚴謹性方面,也有別于其他理工科。
在這種情況下,轉行過程中就要逐漸擺脫原來學科的思維定勢,去不斷嘗試用新的思維方法去看待問題。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之前培養出來的思維定勢,是難以輕易改變的。
2、嘗試把原來研究領域的部分思維和知識借鑒到新的研究領域
盡管不同學科的學科知識、研究方法和思維模式有所不同,但各個學科的研究的思維也總有相通之處,其他學科的知識也總有可能被借鑒到另外一個學科。
在思維方式方面,雖然上述闡述了不同學科思維的一些不同之處,但思維方式也是有很多相通之處的。相通之處來自于人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邏輯思維能力是科研的基礎。讀博士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在轉行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讀博士期間導師對我們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我博士后期間的研究中受益匪淺。
在學科知識方面,現在從事的管理方面的研究,也會經常用到以前學科的一些知識,例如,對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研究,不免會涉及到一些傳染病學方面的知識,大學時學的微生物學的知識就可以用上了。此外,以前學科的一些模型和方法,也可以被借鑒到現在的研究中。現在管理學科中專門有一些人從事把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方面的方法和模型借鑒到管理學的研究,用于分析管理學中的一些現象。我們學到的任何知識,都可能不是白學的。因此,在轉行之后,也要善于挖掘出新學科中哪些方面可以利用或借鑒原有學科。
3、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當轉行前后研究領域跨度比較大的時候,為了適應新學科的研究,需要花大量時間掌握新學科的知識和培養新的思維方式。相當于轉行之后站在了一個較低的起跑線上,與那些在這個學科從事了很多年的人站在較高起跑線上較量。因此,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趕超別人。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的努力也總會有收獲的。
經過兩年的博士后工作,現在的我已經很適應管理學科的研究。經歷了這個過程才發現,其實轉行沒有自己原來想象中難度那么大。只要你對某個學科很感興趣,又肯花更多時間去學習和琢磨,還是比較容易的。人生中最難得的就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因此,如果一個人對現在的工作很不感興趣,則可以拿出勇氣和努力來,去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努力的付出,再加上興趣和熱情,總會有有所回報的。
(注:該文是為《中國科學院博士后通訊(201301)》寫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