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2 20:23:22
養老金制度不會崩潰
何亞福
以前,我在《社保存廢與生育政策》一文中說過:現在中國仍處于“人口紅利期”,養老基金尚且入不敷出,將來隨著老齡化日益嚴重,進入“人口負債期”,一方面老人逐年增多,高峰時達到4億多老人,另一方面年輕勞動人口逐年減少,這種養老金制度總有一天會崩潰。
最近,有一位網友發郵件給我說:“老齡化社會導致經濟停滯不前或減退,繼而引發養老金體系的崩潰,繼而引發社會動蕩。您在很多篇幅中都有這種觀點。以前,我也是深信不疑的,但隨著思考的加深,感覺‘中國特色’就是不一樣,(悲哀)它幾乎不遵循任何規律,真正的科學與知識近不了它的身。以房價為例,十年來一直瘋長到世界第一,目前也沒有下降的趨勢,恐怕十年前任何人都不敢預測與想象的,但卻是事實。房地產沒有雪崩,養老金體系也不一定會崩潰。景天魁等磚家們現已大有歡迎老年社會早點到來的姿勢,幾年后再次與國際接軌延長退休年齡至65或68歲,百姓只有發牢騷提些小意見的份,由不得你。”
我認為這位網友說得有道理。所謂“養老金制度會崩潰”,那是在退休年齡基本不變的前提下來說的;然而,只要延長退休年齡,養老金制度就不會崩潰。例如,如果人均壽命是73歲,那么,只要把退休年齡延長到68歲,養老金制度就不會崩潰;如果人均壽命是80歲,那么,只要把退休年齡延長到75歲,養老金制度就不會崩潰……依此類推。
除了延長退休年齡之外,要使養老金制度不崩潰,還有一個辦法是:提高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降低養老金發放金額。當然,這樣一來,很多人都不愿意參保了。然而,社保是強制的,由不得你不愿意參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2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當然,社保除了養老保險之外,還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統稱為“五險”,其中最大頭的還是養老保險。在這“五險”之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由企業承擔。然而,即使是由企業承擔,其實也是間接由員工個人承擔了,因為企業要為員工繳納社保費,所以企業就會相應地壓低員工的工資。
中國特色就是與眾不同的。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對老齡化問題極為重視,認為老齡化將給社會帶來很多消極影響,因此,這些國家在進入低生育水平后,都大力采取各種措施以提高生育率;但中國卻要“穩定低生育水平”(實際上是超低生育水平),中國的專家們也對老齡化問題持樂觀態度甚至歡迎老齡化。例如,中國社科院人口所研究員李小平(網名“半個詩人”)認為:“人口老齡化是中國和世界的福音”。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景天魁認為:進入老齡社會以后將會出現三個難以估量的新的貢獻,或者是新的氣象:一是擴大內需;二是增強社會穩定性;三是傳承人類文明。
下面再舉兩個與眾不同的中國特色:
其一,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無論是鼓勵少生還是鼓勵多生,都需要財政支出。但中國特色是,無論是鼓勵少生還是鼓勵多生,都可以獲得財政收入:現在鼓勵少生,是以懲罰多生為主;將來鼓勵多生時,同樣可以做到以懲罰少生為主。
其二,在世界上其他國家,發生災難是壞事;但中國特色的新聞報道是,可以把壞事變好事:少報道災難本身以及災難發生的原因,多報道救災事跡,把一個本來是災難的壞事,變成一個表揚救災先進事跡、歌頌救災英雄和領導人指揮搶險救災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