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是國內最牛的大學,能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可謂鳳毛麟角,據說一萬個里面只有三個人可能考上清華。雖然名額少,但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有許多考上清華的,他們依靠的,是父母良好的教育。
田老師是一名普通老師,堅守在教育崗位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了,對學生們總是很盡職盡責,學生家長對她都很滿意。更厲害的是,田老師的一兒一女,都考上了清華大學。
很多家長都想知道田老師的育兒經驗。她并不隱瞞,和家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田老師告訴家長,孩子6歲之前是一段關鍵時期,在這段時間一定要嚴格教育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心態。
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點。
我們每天的生活都不一樣,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可能今天孩子做了什么好事值得鼓勵,可能今天孩子犯了什么錯誤需要改正,或者父母自己犯了什么錯,會對孩子有什么影響,這些都是不可預料的。
所以,家長可以每天固定選取一個時間,來開一個家庭的會議,父母和孩子都總結自己一天的生活,哪里做得好,以后要繼續,哪里做得不好,以后要改正。如果孩子有要提出表揚的地方,父母要及時嘉獎孩子;如果孩子做錯了什么,也要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要改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的,努力的父母,孩子也努力;懦弱的父母,孩子也懦弱。父母一定要規范好自己的行為舉止,讓孩子從自己身上學到好習慣,也讓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環境里成長。
久而久之,孩子會自然而然的主動學習好的思想,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才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這時,父母要鼓勵孩子,吸取經驗教訓,在錯誤中獲得成長。一次失敗,不代表你完了,只要學習的腳步沒有停下來,只要你肯繼續努力,終究會獲得成功。
只要父母堅持用“成長型思維”來教育孩子,孩子就會有一種不斷挑戰自我的心態,遇到困難時,他們會自信地認為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因此越戰越勇,最終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