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風水師對于能夠聚集“生氣”的山脈,有一定標準和要求,對背依的“龍脈”要求有氣勢,要群峰起伏的狀態(tài),并且要郁郁蔥蔥、生機昂然。古時對于“龍脈”有“千尺為勢,百尺為形”的理念,千尺約三百米,意思是說,山勢要綿遠起伏,有根有系為佳。
從科學角度而言,
1、山勢高,一般有地面水流途徑,可免洪澇災(zāi)害,同時具有擋風聚氣的作用;
2、郁郁蔥蔥、生機昂然的山脈必有上好土質(zhì),適宜人類居住;
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滿眼望去綠色的山脈,空氣清晰,有益身心健康,做起事來有望事半功倍。
“來龍”是指主山脈的延伸段,為所選地形的后倚。“砂山”統(tǒng)指所選地形的前、后、左、右環(huán)抱的群山,處于玄武方的“砂山”,通常是“來龍”最后一座聳起的山峰,在風水術(shù)語中也稱為“父母山”或者“主山”。
“砂山”與“來龍”屬“隸從”關(guān)系《青囊海角經(jīng)》中云:“龍為君道,砂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伏乎下;垂頭俯伏,行行無乖戾之心;布秀呈奇,列列有呈祥之象;遠則為城為廓,近則為案為幾;八風以之而衛(wèi),水口以之而關(guān)。”
根據(jù)上述風水理論,風水師認為房屋孤立山巔,整天受疾風吹襲,不吉。好房屋應(yīng)該建在山坳里,左青龍、右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包圍著,又有視野又有依靠的藏風處,是最佳風水地!
玄空風水更多內(nèi)容關(guān)注公眾號:王偉玄空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