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兮
今天是我的生日,記錄一些未盡之言。
夫妻之道
在這初秋的天,白天還有些炎熱,夜里,有點涼了。很溫婉的季節,很安靜的小鎮,很安靜的我,在悄悄幸福著。
也曾有過哀愁,也曾痛哭流涕,也曾欣喜滿懷,酸甜苦辣都經歷過,到了這個年紀,都看淡了,看開了。
從前我一直避諱談痛苦,其實呢,痛,才是人生常態。一直喜笑顏開的人,是反常的,是有違人性的。我從來不羨慕那些每天曬幸福的人,因為真正的幸福,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與淡泊。
從前年少無知,總覺得人生可以重來很多次,現在才明白,人生根本無法重來,無論是愛情,友情,還是工作,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沒有得到,就是命里沒有。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從前多么倔強啊,好像能上天入地的樣子,不服輸,也不認命。以為只要年輕,就還有機會。后來才明白,很多事,不是有機會,就可以重來的。不對的時間,不對的地點,即使有心,也無力重做。
人生很多事,只能有一次。所以在做的時候,就要全力以赴,心無旁騖,一次做好,不要以為還有重來的機會。
十年前,我還是一個在困境中掙扎的小姑娘,遇見了他。他不嫌我內向,也不嫌棄我的小缺點,對我一見鐘情,不顧家里人反對和我在一起。
于我,人與人相處,最怕人心隔肚皮,互相算計。他讓我感覺很踏實,對我一心一意,不會有兩種想法,也不會腳踏兩只船,讓我覺得很溫暖。
和他在一起,我沒有患得患失,不用花很多心思去猜測他喜歡不喜歡我,因為他的眼里只有我,把我當成寶。
他帶我去他家,見他的父母,見他的親戚,見他的鄰居,一一給村里人介紹我。
還帶我去他學校,帶我去鎮上給我買衣服,騎著摩托車帶我去別的鎮玩。
第一次跟他回老家時,晚上他給我端洗腳水。婆婆看到了,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
第二天,他帶我去池塘挖藕。我坐在岸邊,他穿著膠鞋,和他舅舅一起挖。他把挖好的藕帶回家,洗干凈,讓婆婆炒菜給我吃。
我不吃藕,他說吃藕對皮膚好。后來扭不過我,就不勉強我。
在做飯的時候,他給婆婆說我愛吃什么,會讓婆婆做我喜歡吃的菜。
……
去我們家,他熱情招呼,對我的親戚也很好。
相識幾年后,我太爺爺太奶奶先后去世。我當時上班,抽不開身。他跟父親一起回老家奔喪。看著他積極的樣子,我不以為然地說,我家的事你比我還積極,你總是在我們村人的面前刷臉,好讓別人都記住你,知道你是我的人。
他笑著說,怎么了,不可以嗎。
回家后,他事無巨細地給我講家里的事,還時不時評價幾句。我總是不以為然地說,我們家的事,你比我還上心。
此后多年,我老家的很多事,他都參與。我是個懶人,不通人情世故,都是他幫我打點。
逢年過節,還沒等我開口,他會提前問我,今年過節,給叔叔嬸嬸買些什么?有時我會買些東西,有時會直接讓他給錢。
父母有什么事,他都是沖在前面。
妹妹有什么事,都是他幫忙。
在剛認識的時候,我和小妹工作不穩定,沒有錢花,都是他給錢。
太多太多的回憶。之前一直沒有回憶過,今天想起來,才發現他為我做了很多事。
結婚這么多年,他一直賺錢養家。對我,不曾有過任何挑剔和不滿。反倒是我,被慣得不成樣子,脾氣越來越大,又任性,在家作威作福。
他一直忍著我。
結婚十年,他不止一次地對我說:這么多年,我竟然一點也不厭倦你,怎么也看不夠。別人都說夫妻有七年之癢,為什么我沒有?
他有時會故意損我,因為覺得我太傲氣了,如果再夸我,我將會飄上天。所以要時不時拽拽我,讓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物種”。
在別人看來,他很普通,但對我,卻是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從小到大,除了父母,他是唯一一個對我掏心掏肺,把我當成寶貝的人。義無反顧對我好,照顧我的家人,不計成本。
一個男生,倘若心中不是十分愛你,斷然不會心甘情愿為你做這些事。
少女時代心比天高,總想找人中翹楚,接觸后發現,若無一顆愛你的心,即使長成天仙,都跟你沒關系。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再好看,穿上不舒服,就一定不會走遠。
十年夫妻,十年風雨,相愛相殺,滿滿回憶。這份回憶,就是寶藏,獨一無二。
中間也有過爭吵,也有人挑撥離間。傷心時,也曾想過離婚,但終究不是割舍不下。
我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尤其重感情,每次想要離婚時,總是陷進回憶里不能自拔。他對我的好,我都記在心里。他的一切,早就融進了我的血液,分不開了。
這也許就是夫妻的意義。
所謂夫妻,就是同甘共苦,生兒育女,一粥一飯,噓寒問暖。最開始是愛情,后來,就變成了友情,親情。是親人,是情人,也是戰友。
雖然我很感性,但面對愛情,我很理性,我知道什么樣的人適合我,什么樣的人能讓我心安。所以從來不會在無謂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今生你和誰在一起,都是月老牽好的線,現在的先生,就是前世埋我的人,是正緣。
所幸此生,沒遇到過渣男,也沒渣過誰,不欠任何人情。
婆媳之道
他們家人對我特別好。無論是公公婆婆,還是小姑子,他的鄰居,對我都很好。特別是婆婆。
婆婆很溫柔,不像別的農村老太太那樣尖酸刻薄,到處說人閑話。她做事慢,但很細致,一絲不茍。
公公早些年在外開車拉貨,她一個人帶著幾個孩子辛苦種田,操持家務,從未有過抱怨。
她在坐月子時,她的婆婆虐待她,不給飯吃,她還要在寒冬砸開冰塊自己洗衣服。但她從未在公公面前說她的壞話。這么多年,一個人熬過來了。
婆婆在老家養雞養鴨,每次我們回老家,她都會燉雞湯給我喝,她說這是吃糧食長大的雞,肉香。
還會把攢了很久的土雞蛋給我,讓我帶到昆山吃。我說留下來你們吃,她說,雞還會再下蛋的,每天下很多蛋,是吃不完的。
她辛苦持家,所賺的錢全部花給了我們。
我和先生吵架,她總是批評他,讓他讓著我,說我是遠嫁的媳婦,投奔他們來的,所以要對我好。
婆婆不僅對我好,對我的寵物狗也好。
前年,我心血來潮領養了一只薩摩耶,才養一周就不耐煩了,送回老家給婆婆養。
婆婆特別喜歡狗,從超市買了很多雞架,豬骨頭囤著,每天煮一鍋喂它。
我說這樣太浪費了,狗吃的這么好。婆婆說,再浪費也得喂,小狗小時候不吃肉,身體容易出毛病,容易缺鈣,走路站不穩。
她就一直喂大。
長大后,狗狗懷孕了,她無微不至地照顧,算好它的生產時間,半夜守在狗身邊。
那年中秋我在老家,半夜被一陣叫聲吵醒,起床一看,是我們家的狗狗要生了,公公扯了電燈,婆婆在旁邊撥弄,兩個人給狗狗接生。
看著他們忙碌的樣子,頓時感覺父輩那代人的婚姻也挺好的,相扶相守,不離不棄,一起做一些看似無聊的事。
互相陪伴,就是最好的愛。
后來,他們又給狗狗打疫苗。
我們一日三餐,狗狗也是一日三餐,從來沒有餓著過。
嫁入他們家,婆婆從未批評過我,也沒有對我小氣過。公婆花錢大方,在吃穿上從不計較,任由我心。
懷孕時,我說想喝鮮奶,這樣孩子生出來皮膚白。剛好大姑子的鄰居養了幾頭奶牛,于是,她就讓大姑子每天去擠鮮奶給我喝。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她家的牛沒奶了,這才改成喝純奶。
每天吃完早飯,她開始洗,切,張羅午飯。吃完午飯,她又開始熬粥,給我準備晚飯。我晚上怕胖,不敢多吃,她就炒清淡的菜給我吃。
我喜歡喝面筋湯,她就隔三差五給我熬雞湯,洗面筋。每次都把雞腿和肉最多的雞塊給我,挑了滿滿一碗。
給我燉魚湯、雞湯……變著花樣做各種好吃的。
她怕我寂寞,每天吃完飯,就跑到我面前給我說話,講從前的事,講家里的一些事。等我困的時候,她轉身掩門,讓我睡覺,自己跑到集市上給我買水果,和一些當地的特色小吃。
家里的老宅陰冷,晚上我睡覺害怕,婆婆便和我同床睡,陪著我。
我生孩子,她日夜照顧我和兒子,讓我安安穩穩坐月子。生孩子時年輕,不愿意面對孩子的啼哭和繁瑣,她便一手包攬。
那天我突然很想吃鹽水雞,家里做不出那樣的味道,婆婆就打電話給小姑子,讓她去買。小姑子走不開,就讓她先生跑到鎮上買給我。
在我做月子的時候,婆婆為了給我買水果,一個人騎著老年電動車,在過火車道的時候,不小心翻車,砸傷了腿,養了好一陣子。
婆婆除了對我好,還讓小姑子們對我好。我兒子換下來的尿布,都是她們包攬。她們幫我抱孩子,沖奶粉,拖地,給我兒子買衣服,買玩具……為我做了很多很多的事。
結婚這么多年,他們家的人,從來沒有對我有過冷言冷語,從來沒有一句批評,凡事都讓著我。反倒是我,自己年少無知,曾傷了他們的心。好在他們身體很好,也不計較,我也放心了。
很多人說我看起來顯小,可能是因為我不曾操過太多的心。婆婆先生一家把我寵上天,雖非鐘鳴鼎食之家,但安穩而幸福,我很知足。
寫作之道
寫作,是我宿命的緣。
認識第一個字,第一次讀詩詞,第一次學語文,就莫名地喜歡。那種喜歡,是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對它有著強烈的好感。
一個人,對喜歡的東西,總是樂此不疲,在別人看來的枯燥,到自己這里就成了享受。這就和喜歡一個人是一樣的,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喜歡,怎么看,怎么都能入自己的眼,寫作就是如此。與生俱來,身不由己。
從前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到后來有目的寫作。幾年里,把天翻地覆的心情抒發了一遍,也讀了一些從前沒有讀過的書,梳理了思緒,消除了疑惑。
如果說丈夫是自己的正緣,那寫作就是我的情人,我所有的情緒都可以過渡給它,而它反饋給我的,都是好的。
這幾年里,通過閱讀寫作,漸漸明白了一些人和事,對萬事看得通透,活得也豁達了,更明白了生命的意義。
那個在靜夜里伏案的人,有明月和星辰為伴,有堆積的書山,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學生時代,沒有浸染太多世俗,只有單純的快樂。
明朝張岱說:“人無癖不可交也。”
是的呢,人活著,總得愛著點什么,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
作者:柳兮
期刊作者。蘇州市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南省網絡作協會員。已出版散文集《陽光暖暖,流年珊珊》。第二本書《愿你所得,皆為所期》即將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