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薦語:目前很多學生物理學習中不進行實驗操作,只是在機械性“刷題”,這一現象在畢業年級顯得尤為突出,這種“假實驗”的惡果直接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差。學習物理就必須要多動手,多思考,而不僅僅是做幾道物理習題,那只會是“紙上談兵”。近幾年中考物理試題評價的導向就是在引領我們的課堂教學從“知識傳遞”走向“思維培養”的真正轉型。“刷題”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必須引領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做中學”已經成為信息時代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必然選擇,也是教師進行深度實踐教學的最佳選擇。
為此,微信公眾號特推出《做中學》專欄,給大家推薦的是編者和學生這幾年物理課改的一些典型案例,提供的實驗素材可以作為一線教師很好的借鑒資料,也可以作為學生自主性探究式學習的參考資料。
《做中學》專欄主要有以下幾個欄目:原創試題、創新實驗、現象解析、參考答案、中考鏈接。由于編者能力和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難免存在一些紕漏,還望給予建設性的建議與幫助,謝謝您的不吝賜教。
【做中學】第71期:探究“近、遠視眼的成因及其矯正”
參考答案:前;太厚;太強;太長;前;近視鏡(凹透鏡);凹透鏡;凹透鏡;遠處。后;太薄;太弱;太短;遠視鏡(凸透鏡);凸透鏡;凸透鏡;近處。
【中考鏈接】(2015·煙臺)7.在模擬近視眼的實驗中,將蠟燭放在離凸透鏡較遠的位置,如圖9所示,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此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該將光屏( )
參考答案:
在這里,聆聽一線草根教師的教育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