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輩子的學生
——《致教師》讀后感
最近一段時間自己開始拜讀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老師的全新力作——《致教師》,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這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以求讓自己和孩子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題記
第一輯﹒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
先生首先是學生
——如何應對自己不如學生的困境
【佳句摘抄】
1.學生知道的我們不知道,對我們來說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真正可怕的是,作為老師,我們失去了學習的激情,失去了學習的習慣。
2.一個理想的教師,一個要成為大家的教師,一個想成為教育家的教師,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扎扎實實地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同事學,向學生學。
3.學習,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
4.看來,要把“老師”這個稱呼改為“老學”了。“老學”才能成為“老師”。
5.成人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孩子們的世界有獨特的色彩、旋律和內涵。教師要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要和他們共同成長,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
6.教師需要有一顆非常年輕的心,才能與他們溝通,才能理解他們,才能夠得到他們的愛。
7.與學生一起成長,會讓你找到職業的尊嚴和樂趣。因為,只有成長,才能夠幸福。
【感悟反思】
今天朱老師談到的話題其實是目前很多一線教師面臨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很多教育工作者有時會感慨:為何今天的孩子越來越難教了。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的確如此,今天的孩子正處于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他們所接觸的新鮮事物是我們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那么是選擇逃避,還是勇敢地接受挑戰呢?既然選擇了要在這三尺講臺找到職業的幸福感,那就應該虛心地不斷向孩子們學習,走進孩子們的世界,走進那些純潔的心靈,得到孩子們的真愛,就會獲得無比的幸福感。
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成長,這是一名優秀教師最幸福、快樂的選擇!
在這里,聆聽一線草根教師的教育心聲!
作者簡介:潘書朋,中學物理教師,在《當代教育家》、《光明日報》、《中國教師報》、《中學物理》、《新課程評論》等國家、省級報刊、雜志刊物、教育網站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50余篇。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讓物理教學回歸實驗室”的課題研究,所申報的教育部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子課題榮獲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微信ID:shupengcha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