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是中亞細亞的簡稱,意思是亞洲中部內陸地區。
德國地理學家洪堡1843年最早提出中亞概念,在洪堡眼中,中亞東達興安嶺,南自喜馬拉雅山,北至阿爾泰山,西到里海。
包括中國新疆西藏、印度旁遮普邦、俄羅斯南部等很大一片區域。
后來,前蘇聯學者認為中亞一詞應該專指亞洲中部五個加盟共和國所在地區 ,也就是今天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這五個斯坦國。
這一界定目前在世界上廣泛使用,總面積大概400萬平方公里。
其中有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三國還是中國的鄰居,中國與三國擁有近 3500 公里的邊境線。
作為世界最大大陸的中心地帶,從古至今,位置都非常搶手。
古代,中亞連接著中國黃河流域、西亞兩河流域、南亞印度河流域、波斯高原,傳播文明與宗教。
到了近現代,中亞位于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等地區大國的中間地帶,是貫通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也是大國博弈的終極舞臺。
帕米爾高原
中亞整體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東南部是天山山系和帕米爾高原,與東北邊界的阿爾泰山相連。
山區地區地勢陡峭,塔吉克斯坦境內的索莫尼峰是中亞最高峰,海拔7495米,曾經也是蘇聯最高峰,也被叫做共產主義峰。
塔吉克斯坦的M41帕米爾公路在世界最高聳的山峰間穿行,被譽為是世界最狂野的公路。
吉爾吉斯斯坦三分之一的國土海拔3000米以上,山間的伊塞克湖,僅次于南美洲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高山湖泊。
同時,這里是中亞造山帶的一部分,構造運動很活躍,天山還在以每年10毫米的速度長高。
地震也是中亞各國的主旋律,1948年和1966年分別發生過把發生過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和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夷為平地的大地震。
圖蘭低地
中亞西部地勢平坦,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三國西部圍繞里海的地方被叫做圖蘭低地。
這里曾經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抬升成為陸地,今天的咸海和里海就是古地中海的遺留部分。
中亞的平原地帶海拔不到300米,其中,土庫曼斯坦的平均海拔只有100-200米。
最低點位于哈薩克斯坦西部里海附近卡拉吉耶洼地,海平面以下132米。
大陸性氣候
中亞東部的高大山脈構成一道高度巨大的屏障,阻擋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濕潤氣流,導致大部分地區被溫帶大陸型氣候深深籠罩。
除了山區迎風坡降水充沛之外,大部分地區降水少得可憐。
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里海沿岸的年降水量只有75毫米。
因此,整個中亞地區廣布沙漠,土庫曼斯坦80%的國土沙漠覆蓋。(什么是荒漠點這里)
土庫曼斯坦境內的卡拉庫姆沙漠和地跨烏茲別克斯坦與哈薩克斯坦兩國的克孜勒庫姆沙漠共同組成了全球第四大沙漠。
因為降水稀少,中亞有很多鹽湖。(什么是鹽湖點這里)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鹽湖。
哈薩克與烏茲別克兩國交界處的咸海,曾經是世界最大的鹽湖,近些年因為人為原因,湖面下降,已經成為世界級生態災難了。
中亞草原
在中亞廣袤的沙漠周圍分布了草原,中亞草原也是8000公里歐亞大草原的一部分。(什么是草原點這里)
考古學家認為人類在這片中亞草原上馴化了馬。
土庫曼斯坦的阿哈爾捷金馬就是中國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汗血寶馬。
今天阿哈爾捷金馬因為顏值優雅高貴,野外實戰能力驚人,依舊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馬之一,隨便一匹馬的價格夠買好幾輛法拉利。
因為畜牧業發達,中亞美食和中國新疆有點像,喜歡擼串、烤包子、抓飯和大囊。
哈薩克人還喜歡吃馬肉,土庫曼人喜歡喝駱駝奶。
抓飯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國飯,首都塔什干還有個中亞抓飯中心,這是每個游客都要到訪的網紅餐廳。
河中地帶
身處內陸,中亞大部分河流都是內流河。(什么是河流點這里)
河流都沒有通向大洋的出口,有的河流注入內陸湖泊,有的干脆消失在荒漠里。
帕米爾高原發源的中亞第一大河——阿姆河從南部沿著烏茲別克斯坦與土庫曼斯坦邊界一帶流淌,最終注入咸海。
中亞最長的大河——錫爾河,發源于天山,流經費爾干納盆地,從烏茲別克斯坦北部注入咸海。
天山發源的伊犁河流經哈薩克斯坦東部,注入巴爾喀什湖。
幾條大河在高大山脈之間灌溉出豐饒盆地,在沙漠灌溉出綠洲。
例如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三國邊界處的費爾干納盆地、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南部的七河流域,烏茲別克的塔什干綠洲都是整個中亞農業條件最好的地區。
今天,這些河谷綠洲一帶盛產葡萄、瓜果、番茄等高品質的蔬菜水果。
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都是世界棉花生產大國,烏國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國,也被叫做白金之國,棉花種植業曾占農業產值的 40%左右。 (什么是棉花點這里)
動蕩之源
在漫長的古代史上,中亞北部一直是草原游牧地區,人們以部落為單位過著策馬奔騰的生活。
農業文明出現在南部綠洲地區,但因為經常遭到游牧民族搶劫,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穩定的國家組織,也沒有能夠成為獨立的文明中心。
中亞地區有記錄的歷史出現在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強大的時候,中亞地區出現花剌子模、巴克特里亞等附屬小國。
千年以來,希臘、大月氏(dà yuè zhī)、匈奴、突厥、阿拉伯人、蒙古大軍、蘇俄這些亞歐大陸上的強大民族或者國家開始輪番統治這里,自古一直都是動蕩之源。
中亞也像一塊畫布,被各路民族不斷涂抹,形成一種馬賽克式文明。
混血民族
千年大混血導致中亞地區民族成分非常復雜,保守估計,中亞生活著130多個民族。
蒙古人的統治直接導致現代中亞人的父系基因有30%左右來自蒙古。
有至今覺得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的哈薩克人,還有祖上是蒙古軍隊高官的吉爾吉斯人。
還有帶著小花帽的烏茲別克人,帶著羊皮大帽子的圖庫曼人,還有說著波斯語的塔吉克人。
今天,除了塔吉克人之外,大部分民族都屬于突厥語民族,互相之間交流通婚都很普遍。
烏孜別克族是中亞最大民族,也是全世界第一大突厥語民族,還有很多人生活在中國新疆。
絲綢之路
因為連接著波斯、印度和中國,今天中亞一帶成為古絲綢之路主干道。
絲綢之路上的職業買手——粟特人在貿易線路上打造繁華城市與聚居地網絡,一直延續到中國新疆。
今天在塔吉克斯坦的古老山區村落里,還有人講著古老的粟特語言。
塔吉克斯坦的苦盞、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和比什凱克,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和撒馬爾罕都是絲綢之路重鎮。
中國的絲綢、印度的棉布、中亞的汗血寶馬、歐洲的玻璃制品都在這里交易。
在很長一段時間,拜火教、佛教、摩尼教與基督教等宗教在絲綢之路上傳播,人們的信仰也五花八門。
今天,受到古絲綢之路的影響,中亞地區手工業發達,土庫曼的地毯暢銷全球,烏茲別克還是世界重要的桑蠶養殖基地。
伊斯蘭教
公元7世紀,隨著雄心勃勃的阿拉伯人軍事擴張,中亞很快被征服。
雖然開始有點不情愿,但一個世紀之后,伊斯蘭教開始逐步被中亞當地居民所接受。
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還有伊斯蘭教創建人穆罕默德的堂弟的陵墓,塔什干還存放著世界最古老的《古蘭經》。
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成為中亞宗教中心、伊斯蘭教徒研究神學的中心,“布哈拉”一詞在梵文中有“修道院”之意。
今天,中亞地區80%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大部分都是遜尼派。
但因為前蘇聯時期“無神論”思想的壓制,和目前中亞各國政府反對宗教影響政治,大部分中亞人雖然精神內核是虔誠穆斯林,但形式上并沒有很嚴格。
人們在穿著服飾上沒有過多限制,對各國游客的多元文化非常寬容,喝酒喝得比俄羅斯人都來勁。
資源寶藏
中亞地區是世界資源寶藏地帶,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王牌產品。
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這兩個山地國家水電資源豐富,吉爾吉斯斯坦還有中亞最大的水電站——卡姆巴爾阿塔水電站。
里海沿岸的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總量的五分之一,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三國都是油氣大國。
土庫曼斯坦因為世界第四的天然氣儲量,被叫做中亞科威特,那個燒了50年的天然氣坑——地獄之門就在土庫曼斯坦。
金屬礦藏也驚人,哈薩克斯坦鈾礦儲量居世界第二位,烏茲別克斯坦的黃金儲量世界第四。
發展困境
然而,豐富的資源并沒有給中亞國家帶來財富,反而在蘇聯解體之后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經濟衰退,5個國家政府清廉指數在全世界墊底。
更糟糕的是,有的國家爆發內戰,有些國家因為邊界問題至今還在爆發沖突。
塔吉克斯坦90年代的內戰,奪走了15萬人生命,100萬人淪為難民。
2010年,吉爾吉斯斯坦爆發種族沖突,50萬人淪為難民,至今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民族矛盾并沒有和解。
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三國交界的費爾干納地區,地形復雜、交通不便、成為恐怖分子的老巢,這些恐怖分子的破壞活動甚至影響到中國新疆的安全穩定。
至今,因為戰爭動蕩,塔吉克和吉爾吉斯都是世界最貧困、最不發達的國家。
幸福之地
兩千多年前,中國探險家張騫克服千難萬險,九死一生探索這片未知之地,漫漫黃沙駝鈴陣陣勾勒了絲綢之路的迷人曲線。
今天的中亞是我們遙遠神秘的西部鄰居,是中國通往歐洲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通道。
縱使有諸多問題,壯闊旖旎的高山大漠,瓜果飄香的綠洲農田,熱情好客的燦爛笑臉依舊是中亞最本真的面貌。
近些年來,中國在反恐、經貿、能源等很多領域與中亞牽手,建成中哈石油管道,舉行聯合反恐演習,打造一帶一路經濟帶相約一起搞錢。
希望這片飽經風霜戰火,寫滿歷史煙云,塑造彼此文明的土地,成為經濟繁榮,人民幸福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