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勺美文
多年前,我很不理解身邊的那些中年人,他們要么沉默寡言,被人欺負到頭上了也不反抗,要么乍乍乎乎一副無所不能的樣子,可遇到事時,跑得比誰都快。那時候完全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變得像他們一樣。
那時候的我們,覺得五十歲該是多老的年紀呀,完全沒去想過,自己的五十歲來得這么悄然又突然。我們年輕時立下的宏偉志愿,好像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有個同學姓張,半輩子過去了,如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過著很普通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說要買輛高檔賽車,逢周末就去騎行。我們從來沒相信過他能實現這愿望,只當是聽個笑話,事實上,他真的沒成,妻子十分利落地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為沒有這個開支預算。
他向我們哭訴,說半生平凡,現在就想做件不一樣的事,結果還被扼殺在搖籃里。確實,他很平凡,工作了這么多年,仍然是個普通工人。工資不僅沒漲,反而因為各種原因降了,他根本不敢去鬧,因為老板已經炒掉好幾個提這樣問題的人了。他不能失業,因為自己的房貸雖然剛剛還完,但兒子的房貸又開始,而他,已經五十歲了。
一個半輩子循規蹈矩的人,一個在眾人眼里混得不好的男人,只希望能做一點不一樣的事,哪怕這件事在別人看起來仍是很普通,卻偏偏做不了。這才是中年人真正的悲哀。
事實上,這并不僅僅是個例,我們身邊這樣的人不在少數,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肩膀上挑著一副已經達到頂點的擔子,雙腿早已抖成篩糠一般,似乎再加一點重量就要崩潰了。可事實上呢,生活才不管你的感受,只顧一股腦里往你肩上加重擔,你越疲憊,它似乎就越高興。
按理來說,五十歲該是事業有成的年齡,我們身邊確實有不少這樣的人,或為一方主官,或者腰纏萬貫,生活愜意自在。但更多的人,還過得很不如意,就像我年輕時認為的那兩種中年人一樣,沉默寡言或者夸夸其談。
沉默,往往是因為見得多了,內心里很明白,有些事僅憑個人力量是很難去改變的,所以與其掙扎,不如逆來順受。而夸夸其談者,同樣也是因為見得多了,膽怯了,所以需要給自己增加勇氣,說到底,是敬畏生活的另一個表現。無論我們屬于哪一種,其實都是一種領悟,雖然這種領悟未必正確,但絕對真實。
很多人都認為人到五十了還沒混好,肯定是因為自身的原因,懶或者饞,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一部分人是如此,但也有很多人是因為別的原因。就如同那位張同學,不僅不懶,還比一般人勤勞,只是欠缺一點運氣而已。而運氣這種東西是求之不來的,有的人天生就得上天眷顧,不管做什么都一帆風順,而有的人,做什么也不順,再怎么努力終究也會功虧一簣。
所以,人到五十,這個年齡還混得不如意的人,很少是因為單一的原因造成的。成功的人生,需要自努力、家世、機遇這些因素,少了努力,或者可行,少了后兩者,很難。而五十歲還沒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少了家世和機遇,當然,也有人連努力也少了。
人到五十,生活還不如意的話,會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輩子基本已經定型,不大可能有大的改變了,比如,大富大貴,大紅大紫,如果認不清這一點,可能會讓你陷入更悲哀的現狀。
但是,小改變是可以的,第一、開始鍛煉身體。人到五十歲,身體才是唯一的根本,不要讓任何原因打擾你鍛煉的計劃,這一點非常重要。第二、去找找有什么合適的副業。有了身體后,金錢就重要了,有一天你會發現,什么人都是靠不住的,只有積蓄才是你的靠山。第三,培養一個不怎么費錢的愛好,來打發漫長而無趣的時間。
人到五十,還過得不順?是時候做出這三種改變了,有了身體,有了積蓄,還需要一個好的心態。
五十歲,在少年人眼里已經老了,但在真正的老人眼里,還是年輕人。即便只能活到七十歲,我們也還有二十年時間,今日讓生活發生一些小改變,是為了給明天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