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歷史上,固山格格的地位也比較重要,她是固山貝子的女兒。固山貝子,屬于宗室封爵的第六等,位于多羅貝勒之下,鎮國公之上。同時,在滿語中,“固山”還是一種美稱,一般加在爵位的前面,如固山貝子。本文就來敘述清代固山格格的禮儀制度和相關的事跡。
早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他就陸續規定了宗室成員和后宮的等級和封號,“汗之女稱固倫格格,婿稱固倫額駙“,那個時候努爾哈赤還不是皇帝,因此只能是汗王,他的女兒也只能被封為固倫格格,這可以說是王室家族地位最高的公主。但是在順治以后,固倫格格這個封號就被取消了,由公主來代替。而固山貝子的女兒,“稱固山格格,婿稱固山額駙“,在清代早期就已經有了這個封號,地位在多羅貝勒格格之下。清代初年,汗的妻妾被稱呼為福晉,以清寧宮正宮大福晉的地位最高,她被稱呼為國君福晉。在重要節日期間,王室的親王和大臣的妻子都要朝見汗的妻子大福晉,固山貝子的妻子福晉可以帶著侍女一人去。在當時還允許親王到貝子的宗室成員可以娶兩個妻子,都屬于嫡妻,這應該是少數民族特有的習俗。宗室女子還可以參加各類聚會,如和碩格格、多羅格格和固山格格能夠經常的去宮廷朝見福晉。至于固山格格的婚禮,在那個時候比較崇尚節儉,在出嫁的那一天,格格可以帶走五名侍女,在嫁妝方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陪送,還有牛、馬和羊。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滿族名稱的封號已經不能適應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有個對應的漢族封號。在順治時期,固山格格被稱呼為縣君。
根據《欽定八旗通志》第八十卷記載,“固山格格轎車藍頂藍幔,紅垂簷“,這就是說固山格格的轎車是藍顏色的頂,裝飾有藍色的帷幔,簾子是紅顏色的布。簾子可以起到擋灰塵和風雨,同時還能夠拉開簾布觀看外面的風景。實際上,這種風格的設計比較適應比較傳統的時代,轎子也只是在中上層社會中比較流行。固山格格的頭飾是要佩戴特有的冠帽,在帽頂、大簪、金佛和項圈上分別用五顆東珠來裝飾。固山格格的服飾與多羅貝勒的女兒多羅格格的差不多,只不過所用的顏色和花紋更加簡單,但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的緞。
據說,有個名叫多爾濟喇錫的人,原來與和碩親王的女兒和碩格格結婚,被授予和碩額駙的封號。在雍正十三年,多爾濟喇錫又與固山格格結婚,在之前,和碩格格應該是病逝了。但是,多爾濟錫喇錫請求,“賞給和碩額駙的職銜“,還是希望保留以前的職務。后來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同意,多爾濟喇錫,仍被授予和碩額駙的頭銜。按照當時的制度,假如額駙所娶的公主,或者格格病逝,額駙再婚就不能享受以前的待遇。在一次乾隆時期的朝會中,記錄多爾濟喇錫以和碩額駙的身份出席在宴會之中,他與固山格格結婚后回到了京城,他應該是蒙古部落的一個王子,或者親王。據說,乾隆皇帝還親自賜酒給多爾濟喇錫。這位固山格格就是弘昉的妹妹,也是康熙皇帝玄燁的孫女。弘昉也是康熙皇帝的長子允禔的兒子,在雍正十二年被封為鎮國公,那時候允禔剛剛去世,但是以貝子的身份安葬。從中可以看出,身為皇帝的孫子為什么弘昉只能被封為鎮國公的原因了。有一次,弘昉在景運門連續上了兩天的班,但是因為人手少無人換班,他提出了換班的請求。聽后,乾隆皇帝就很不舒服,指責弘昉,“即多值數班,有何不可“,他還說,即使終年居住在軍營里面,有什么不行的。不管怎樣,弘昉還是得到了很好的禮遇和優待。